段奇清
秋日的一天,農村老家的二哥給我捎來一袋稻米。米是我最愛吃的那種,只是其中的米糠谷屑太多。
正好是星期天,二哥走后,我和妻子要將米中的雜物除去。我知道在老家,最管用的工具是風箱,我們這兒當然不會有。于是我打開了房前房后的窗戶,我們要借助這“自然風”將糠屑與米粒分離。風倒是不小,大約是受到四周那鱗次櫛比的高樓的影響,那風極不規則,忽兒從后窗進,又忽兒打前窗來。我和妻弄得腰酸背痛,可效果很不理想。
正在我們有些灰心喪氣的時候,讀高中的兒子從學校補習歸來,他明白了我們在做什么。他想了想,說:“爸、媽,看我的?!闭f著,他從貯藏室抱出了我早已封存好的電風扇,接上電源,電風扇便嗡嗡地轉了起來。我和妻子拿搪瓷缸子裝了米,站在風口慢慢往下倒,糠屑被吹出老遠……不一會兒,我們幾乎要放棄的事情竟輕而易舉地就完成了。
不禁想起了另外一則有關風的故事。
一天,一家大型化妝品公司接到用戶的投訴,用戶說她買回去了一套化妝品,回家拆開一看,其中一件只是一個空盒。經過調查,情況屬實。原來是灌裝流水線的機器出了差錯。盡管出這種差錯的概率非常小,但對公司的影響有可能是致命的。
公司領導責成技術部門盡快解決這一問題。技術人員不惜成本,日夜加班,技術攻關成功了。那是一種紅外線掃描儀,可杜絕空盒被送進大包裝工序。這種儀器雖然管用,但操作起來有些麻(下轉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