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佳
摘要:錳是我國重要的金屬材料,在鋼鐵加工、合金制造中被廣泛應用,能夠提高鋼材的質量、硬度、耐腐蝕度等。錳元素也是人體所必須具備的微量元素,每天需要從食物中攝取錳6mg左右。我國擁有豐富的錳礦產資源,地區分布較廣,文章通過數據分析、實地考察,對我國的錳產品、礦石的情況進行論,主要對我國的錳產品產量以及礦石的消費情況進行了調研,闡述了錳礦石的采選現狀以及利用情況。
關鍵詞:錳產品;錳礦石消費;礦產資源;礦產開發
中圖分類號:F416.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5922(2019)09-0137-03
錳是發展鋼鐵產業的重要戰略性資源,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錳在鋼鐵行業中的應用量達到了90%以上,是煉鋼過程中的重要脫氧劑、脫硫劑。在錳產品加工中,利用錳的化學性質、物理性質,能夠在有色金屬、電池、玻璃、陶瓷等行業中發揮獨特的價值。我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也是錳產品產量及礦石消費的大國。
1錳礦產資源分布情況分析
錳是自然界內廣泛分布的化合物,在各類巖石、礦石之中均含有錳元素,但只有含錳量十分豐富的礦石才具有提取價值。最常見的錳礦石分為兩種,分別為氧化錳以及碳酸錳,可供開采的錳礦石僅僅有5種左右,軟錳礦以及硬錳礦種的錳含量達到50以上,最具有開采價值。全國的錳礦產資源分布分散,但總量十分豐富,陸地上的錳礦產資源量達到60億噸以上,在中國、南非等地廣泛分布。
國土資源局對我國錳礦資源的分布進行了調查統計,錳礦區現今已經查明的數量已經接近500個,資源儲存量達到近6億噸,主要分布在廣西、云南等地,占據全國錳礦總量的7成以上。結合我國錳礦資源類型分析,碳酸錳礦石作為我國主要開采的資源類型,占據錳礦總量的72%,其次鐵錳礦以及氧化錳。我國雖然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但優質錳礦比較少,隨著資源開發程度的不斷加深,錳礦石品味以及降至約10%,商品級的錳礦石約為40%。受地質情況、礦產規模等因素影響,錳礦產開發規模比較小,資源分布較為分散,大多數為群采、民采,礦產資源開發比較困難,每年能夠開發的礦石數量能夠達到近4000萬噸。我國每年開采的錳礦石無法滿足具體的實際需求,需要從南非等國進口一定數量的錳礦,進口數量均在1000萬噸以上,出口量在10萬噸左右,消費量在4000萬噸上下。對上述數據進行分析,我國錳礦產開發進口大于出口,開采能力無法滿足日常消費的需要,礦產品味較差,但基礎資源豐富。
2錳產品開發類型及產量調研
我國開發的大部分錳礦資源均應用到鋼鐵合金以及金屬錳電解之中。截止2017年,錳的消耗量按照總體重量進行統計,錳系合金應用約為60%、金屬錳約為20%,大部分的錳礦資源應用于鋼鐵加工以及生產之中,錳礦開發與鋼鐵加工存在密切的聯系。在“一帶一路”戰略經濟下,錳產品的總需求量呈現出下降的趨勢,但錳資源在其他行業中應用量會逐漸增多,未來的市場供需會趨于穩定。
2.1錳合金加工
高碳錳鐵在煉鋼工業中承擔著脫氧劑、添加劑的作用,在特殊鋼中應用比較廣泛,是鋼材工業生產的重要原料。不同錳鐵合金中的碳含量從0.7%-8%不等,在煉鋼中應用承擔氧化劑、還原劑的作用。通過調研發展,我國鋼鐵產量達到近8.5億噸,龐大的市場鋼材需求量,使得錳的應用量急劇增加。2017年,我國利用錳生產合金材料近6000萬噸,其中包括高碳錳鐵合金286萬噸,錳硅合金1245萬噸,鐵合金近4000萬噸。近些年看來,我國錳鐵合金的生產總量逐漸增加,產量增加,錳合金產品消費主要應用與建筑市場、工程建設之中,具有龐大的市場需求量。但受產業結構調整政策影響,高產量必然與低效益相對應,錳硅合金的價格與高碳錳鐵的價格下降,對產品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
2.2電解金屬錳
電解金屬錳的產品純度較高,是比較特殊的鋼鐵行業,產品外觀形狀呈不規則分布,極易氧化以及分解,該產品主要用于增加材料的硬度,在不銹鋼生產中被廣泛應用,可提高材料的韌性、硬度,是生產四氧化三錳的主要原料。我國在2017年電解錳的產能達到150萬噸,產品出口數量在40萬左右,進口數量幾乎為0,市場表現出的消費量達到近100萬噸。每年的產量均維持在140萬噸左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產電解金屬錳的數量從2014年的97家住家下降至70多家,部分大型企業的錳產品生產能力比較強,可以達到60-70萬噸。冶金工業的發展對特殊錳金屬產品的生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產品價格降低,產能過剩,市場競爭激烈。
2.3其他錳產品
錳礦在鋼鐵冶煉、金屬加工中被廣泛應用,但在其他產業之中,錳產品仍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電解二氧化錳具有很強的放電性能,該產品在電池原料制作中能夠得到很好的應用,在材料中添加25%左右二氧化錳材料,能夠有效提高電池的的放電量、放電容量。我國電解二氧化錳產品數量逐年上升,產量、產能以及逐漸居于世界第一。我國每年生產電解二氧化錳數量可以達到30萬噸以上,出口量達到3萬噸,表現消費量在20萬噸以上。電子產業的發展使得電池被廣泛應用,電解二氧化錳是電池生產的重要原料,在電池產品中被廣泛應用,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其次,就以四氧化三錳產品而言,我國具有巨大的生產能力,產品產量也居全國首位。我國共計四氧化三錳的生產廠家約為15家,產能在11萬噸以上,實際廠家以及產量均在5萬噸左右,占世界總量的55%左右。我國四氧化三錳產品生產主要應用懸浮氧法,電解金屬錳為主要原料,但存在產能過剩、附加值低等問題,行業經營也比較困難。最后,錳鹽可以分為農用肥與飼級兩種,以硫酸錳為主,年產量可以達到5萬噸左右。錳鹽也是生產鋰離子電池的主要原料,作為一種儲能設備,在電子數碼產品中被廣泛應用。
3錳產品及錳礦產消費調研存在問題
3.1產能過剩
錳產品生產、加工需要以錳礦資源為核心,部分企業具有強大的產能,但生產出的錳產品數量卻遠遠不足,證明其存在極大的產能過剩問題。四氧化三錳產能利用率比較低,約為50%左右,標準利用率應達到80%左右。例如,錳產品加工所應用的合金熱電爐、整流變壓器、電解槽、化合槽等,高能耗的生產設備造成了極大的資源浪費,環境污染嚴重,錳產品生產及礦石消費存在極大問題。
3.2產業分散
錳產品以及錳礦石的生產以及消費過程中,開發、生產均集中在資源比較豐富的地區,很多小企業為了占領市場,以群采為主,應用產能較低的大眾設備。綜合產業體系分析,產業過于分散,大量的礦石開采,但企業鐵合金平均產能不到3萬,電解金屬錳產品不足2萬,資源無法得到有效利用,產業規模不足。
3.3附加值低
信息技術、工業技術的發展使得設備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在錳產品生產以及錳礦石消費中,由于產品的附加值低,高端產品數量較少,品味較高的礦石消費仍需要進口,錳礦石消費能力不足,這是企業創新能力不足所引發的問題。附加值低是錳產品生產中所面臨的問題,錳礦資源品味低嚴重制約了產品附加值的增長。
3.4資源保障
我國擁有地大物博,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但優質錳礦較少,開采規模過小,質量難以滿足生產的需要。我國需要從南非、孟加拉斯等國進口更加優質的礦產資源,國內的錳礦資源供給存在嚴重不足。
4錳產品及錳礦產消費發展定位及解決策略
我國整致力于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積極應對發展中的各項問題。錳礦石消費、錳產品生產存在的產能過剩、資源不足等問題,政府應從戰略角度出發,調整產業結構,優化產業規模。在當前環境下,錳產品產能的嚴重過剩問題將會長期存在,應從戰略上逐漸完善發展思路,整合現有產能,衍生錳產品產業鏈條,保障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針對上述問題,目前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
1)在市場的引導作用下,政府應發揮自身的戰略引導作用,淘汰落后技術,改造現有的設備,優化整體的結構布局,盡可能對現有產業進行重組,在不增加產能的情況下,提高產業的集中度。借助市場的兼并重組功能,嚴格看落實、執行法規政策,應用行政手段對產能過剩的情況進行治理,綜合考慮降低成本,提供資源保障,優化整體的產業布局。因此,政府要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強化對市場的治理以及監督。
2)錳產品產量已經能夠供給市場的需要,甚至在各行業之中均能夠得到廣泛的應用。但在國家戰略轉型升級過程中,應盡可能提高錳產品的質量,保障錳產品供給的穩定性,協調產量與質量之間的關系。大型企業應全力開發純度過高的二氧化錳、四氧化三錳、錳鹽等比較高端的產品,衍生產品的鏈條,盡可能提高產品的技術附加值。
3)資源是促進產品生產,提高產品產量,促進產品消費的重要關鍵。企業應制定完善的原料運輸體系,盡可能規范市場制約,加大對現有資源的管理,重視新礦區的挖掘以及開發,爭取挖掘更多優質的礦產資源,提高礦產的綜合利用效率。例如,政府正致力于錳礦產資源的整合與開放,制定《錳礦開發管理條例》,盡可能規避大礦小開、亂采亂挖的情況。
4)針對調研的結果以及市場的發展現狀,政府在督促企業優化產業結構,降低產業附加值的同時,應盡可能的節約能源,降低資源,減少錳礦產品開發多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例如,政府積極推廣干法除塵技術,應用蓄熱式的節能技術,減少錳產品生產、錳礦石消費過程中所帶來的污染問題,實現對能源的回收利用,使其能夠支持錳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5結語
錳是我國重要的礦產資源,隨著資源數量的逐漸增多,錳產品的加工成為需要高度重視的內容。目前,錳產品消費加工仍面臨著一系列的問題,產能過剩、資源浪費成為產量資源開發的主要困境。結合我國產量及消費情況的調研情況,礦產開發企業、加工企業應高度重視節能減排技術的應用,建立戰略性的發展措施,為錳礦石消費奠定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