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曼婷
2016年美國婦產科醫師學會最新公布的宮頸癌篩查指南提示,對有性生活的女性,進行宮頸癌篩查的初始年齡為21歲。從21歲到29歲,建議每三年做一次液基薄層細胞檢測(TCT)。30歲以上的女性,推薦做TCT聯合HPV篩查,如果TCT和HPV的兩項檢查都為陰性,指南認為“五年之內都相對安全”;如果沒有做HPV,只是單做了TCT,那么每三年做一次篩查“相對安全”。
宮頸癌的治療方法不止一種
不幸得了宮頸癌,一定要手術切除全子宮嗎?事實上,手術主要用于早期宮頸癌患者,術式也是根據不同的分期選擇的。術后根據病檢結果,仍有部分患者需補充放療。中晚期以及全身情況不適合手術的早期患者均首選同步放化療及后裝治療。調強放療技術(IMRT)、成熟的CT引導下三維后裝技術以及3D打印模板輔助腔內組織間插植技術的開展,給廣大宮頸癌患者帶來了福音,使放療更精準、更安全、副作用更小。大部分宮頸癌患者經過正規治療后可以治愈。
宮頸癌放療后的“性”福生活
多數患者放療后,害怕進行性生活會導致腫瘤復發、“傳染”甚至局部感染,從而主動回避性生活。事實上,性生活時宮頸癌本身并不會傳染,只有同時合并HPV病毒感染時才會有傳染的可能,但是對大多數男性而言只是一過性的,對身體也沒有太大的影響,不用過于擔心。相反,適當的性生活有利于陰道的擴張,防止陰道粘連,對家庭和睦、身心健康均有幫助。放療后2~3個月,即身體恢復正常后,可以嘗試過性生活,但需要注意宮頸癌放療后患者陰道較為干澀,性生活過程中應動作輕柔、緩和,適可而止。患者出院后應每日定時進行陰道沖洗,并至少持續到放療后6個月,以便減少陰道感染及預防因放療導致的陰道粘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