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淑瑜
【摘 要】 目的:探究分析腎結石患者通過X線下觀察其結石形態和密度來判斷結石成分并預測ESWL臨床療效與價值。方法:對本院收治的280例腎結石患者采用X線觀察密度及形態,判斷結石成分并預測ESWL療效。結果:280例患者中有241例符合術前X線影像結果判定,符合率為86.1%;一水草酸鈣類結石破碎率與除尿酸類結石之外的其他類型結石破碎率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借助X線觀察腎結石形態及密度可有效判斷結石成分,預測ESWL療效,可行性較強,更好規避不恰當治療方案。
【關鍵詞】 腎結石;X線;ESWL
腎臟中鈣、尿酸、草酸以及胱氨酸等晶體物質發生異常聚積的病理稱為腎結石(renal calculi),患者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腰部酸脹、疼痛以及腰腹部陣發性刀割樣疼痛,屬于常見的泌尿系統疾病。體外沖擊波碎石術(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稱ESWL)是指在體外利用特殊設備產生沖擊波將結石瞄準并擊碎,結石可隨尿液經泌尿系統的管腔排出體外。X線是一種波長很短(0.08埃~0.31埃)的電磁波,是一種光子,X線檢查屬于醫學檢查中的輔助檢查方法之一。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本院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診的280例腎結石患者,對其進行回顧性分析,其中男性169例,女性111例,年齡20~59歲,平均(37.4±2.5)歲。所有患者均符合腎結石病理診斷標準,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并自愿簽署同意書,患者常規基礎數據資料無明顯差異,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研究。本次研究已獲醫院倫理委員會同意批準。患者的結石直徑為6~18mm,多發結石64例,其中單腎多發42例(左腎23例、右腎19例)、雙腎多發22例,結石位于中下盞60例、位于腎上盞4例;單發結石216例,左腎98例、右腎118例,結石位于腎上盞30例、腎中盞76例、腎下盞110例。
1.2 方法
對入院患者進行X線檢查,依據X線反饋影像特征大致可將結石類型判斷為以下幾類:1)低密度結石:①尿酸(主類結石)-X線照射下經常無顯影,多為不規則形態,當結石中混有其他成分時可呈毛玻璃樣,難以發現。②六水磷酸鎂銨(主類結石)-X線顯影質地松散、表面粗糙、邊緣有些模糊,多呈現鹿角形態和樹枝狀形態,密度低;主要常見以碳酸磷灰石與六水磷酸鎂銨混合結石[1]。2)中等密度結石:碳酸磷灰石(主類結石)-X線下觀察結石多為不規則形態,并且表面有星狀的尖銳突起、不光滑,斷垣殘壁樣邊緣,碳酸磷灰石常與草酸鈣形成混合結石。3)高密度結石:①草酸鈣(主類結石)-X線下觀察其結石表面光滑并有纖細的紋狀結構,當二水草酸鈣含量越多,其紋狀結構會呈現得越多;單純一水草酸鈣或單純草酸鈣結石為主的結石形態常表現為花瓣樣形狀或桑葚形態,并可以繼發呈現出卵圓形或圓形的形態特征。②二水磷酸氫鈣(主類結石)-X顯影可觀察到其邊緣銳利整齊、結構緊密非常均勻[2]。X線檢查中結石密度判定方法及標準:以同一張X線平片同側的第12肋與鄰近腰椎體密度為標準并結合考慮骨質疏松等因素,將結石密度分成低密度、中等密度以及高密度等三大類。低密度:結石密度≤第12肋密度;中等密度:第12肋密度<結石密度≤臨近腰椎體密度;高密度:結石密度>臨近腰椎體密度[3]。按照6.0~7.5kV的電壓以及300~1800次的沖擊頻率行ESWL治療,預測低密度結石ESWL療效較好,高密度結石ESWL較差。術后將患者排出體外的結石碎屑采集好,并用紅外光譜結石成分分析儀對其內部成分進行分析,并與術前X線影像學結石成分判斷進行比對,治療2周后行KUB復查和泌尿B超復查,進行療效判定。
1.3 評價標準
觀察分析排出體外結石成分并與X線影像反饋分析的結石成分進行比對,統計診斷符合率,對比ESWL療效與腎結石類型的關系。
1.4 統計學分析
利用統計學軟件SPSS 20.0對數據進行統計并加強分析,用(±s)表示計量資料,組間差異用t進行檢驗;用%表示計數資料,組間比較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統計X線腎結石成分影像判定符合情況得出,280例患者經治療后結石排出體外共有265例,其中草酸鈣或碳酸磷灰石與碳酸磷灰石混合有196例,符合178例(90.8%);一水草酸鈣7例,符合7例(100.0%);二水草酸鈣39例,符合32例(82.1%);六水磷酸鎂銨與碳酸磷灰石有23例,符合16例(69.6%);尿酸11例,符合5例(45.5%);二水磷酸氫鈣有7例,符合3例(42.9%)。總計有241例符合術前X線影像結果判定,符合率為86.1%。組間數據進行比較差異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280例患者中術前預測有275例患者行ESWL治療達到滿意結果,接受治療后取得的碎石療效與預測相符265例,相符率達到94.6%。一水草酸鈣類結石破碎率與除尿酸類結石之外的其他類型結石破碎率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術前預測直徑大、密度高的單發性結石行ESWL治療效果不理想,可行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將結石取凈。
3 討論
由于飲食習慣、遺傳、職業性質、環境等諸多因素影響造成尿中晶體物質濃度升高或溶解度降低,呈過飽和狀態析出結晶,在局部生長聚積最終形成腎結石。常見的結石形成原因有高血糖、缺乏維生素B6、缺鎂和尿路感染等,結石最常見的成分為草酸鈣,其他成分的結石如磷酸銨鎂、尿酸、磷酸鈣以及胱胺酸(一種氨基酸)等。腎結石很少是由單純一種晶體組成,大多是兩種或兩種以上成分組成而以其中一種為主體。腎結石患者用X射線對結石類型進行判斷準確度高,并且根據結石脆性與其密度呈負向關聯關系,結石密度較高硬度就增加,采用ESWL治療時就要相應增加沖擊次數,因此就有可能對患者的腎臟造成一定損傷,因此借助X射線顯影結合結石成分綜合分析,能夠施予患者更有效且具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雖然ESWL具有安全、有效、損傷小和恢復快等優點,僅需少量安定鎮痛藥物或不用麻醉即可完成治療,對于結石較小且無其他嚴重全身疾患的患者ESWL,可以作為首選治療方案,但是碎石難度系數大,需進行多次碎石的腎結石患者應選擇其他方案完成治療,因為相關研究指出沖擊次數每增加1000次瘢痕發生率就會提升10%。
綜上所述,借助X線觀察腎結石形態及密度可有效判斷結石成分,預測ESWL療效,可行性較強,更好規避不恰當治療方案。
參考文獻
[1] 張美麗.體外沖擊波碎石術治療泌尿系結石的臨床療效觀察[J]. 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17,34(05):555-556.
[2] 方鐘進.體外震波碎石術治療泌尿系統結石98例臨床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6,27(14):2627-2629.
[3] 王宏.能譜CT結石成分分析技術在腎結石低能量體外沖擊波碎石術中的臨床應用[J].影像技術,2017,29(01):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