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漢嬋
【摘 要】 目的:探討全程無縫隙護理模式對外科護理工作質量的影響。方法:選取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本院130例外科患者,根據就診順序將受試者分為對照組(65例)和研究組(65例),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管理模式,研究組患者接受全程無縫隙護理模式,對比兩組患者干預后的護理工作質量評分及護理滿意度。結果:干預后,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的責任意識、專業技能、主動服務、應急能力等護理工作質量評分較高,且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研究組護理滿意度為93.85%(61/65),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6.92%(50/65),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結論:全程無縫隙護理模式可有效提高外科護理工作質量及護理滿意度,在外科護理中具有較高的推廣價值。
【關鍵詞】 全程無縫隙護理模式;外科;護理工作質量;滿意度
外科臨床疾病復雜多樣,且病情進展快,手術類型繁多,護理工作任務繁重,一旦出現護理差錯不僅會增加患者的痛苦,延長治療周期,還可能導致醫療糾紛,影響醫院醫療服務水平,因此不斷提高外科護理工作質量一直是護理管理工作中的重點內容[1]。無縫隙護理的核心為“以患者為中心”,通過在護理中不斷查找護理漏洞、持續質量改進來保證護理措施更加完整、全面,充分體現整體護理理念,從而促進患者病情康復[2]。本研究選取本院130例外科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全程無縫隙護理模式對外科護理工作質量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對本院在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診治的外科患者130例進行分析,已排除精神異常、意識障礙、視聽及溝通障礙及無法配合完成本次研究者。其中男68例,女62例,年齡19~75歲,平均年齡(46.22±3.37)歲,病程3~14d,平均病程(7.75±2.13)d,疾病類型:急性闌尾炎28例,膽系結石33例,腸梗阻12例,腹部創傷20例,胃穿孔9例,胰腺炎8例,腹股溝疝20例。根據就診順序將受試者分為對照組(65例)和研究組(65例),兩組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對比研究。
1.2 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管理模式,包括指導患者完成相關檢查、執行各項護理規章制度、常規交接班、機械性執行醫囑等。
研究組接受全程無縫隙護理模式,為患者創造優質的住院環境,對于要檢查的患者護士應先行預約,在由專人陪同患者完成檢查,且在患者治療期間將個體化的心理干預及健康教育貫穿全程。1)無縫隙護理模式的建立:由護士長與科室護士共同參與理論知識學習,全面掌握無縫隙護理的核心理念及知識內涵。制定并完善外科護理規范、獎懲制度、應急事件處理流程及措施,完善無縫隙護理干預措施。2)無縫隙排班:根據患者的護理需求實行排班制度,分為三班彈性排班制,以白天集中護理、夜間護理工作遞減為原則,具體根據科室護理工作量進行人力的增減,以老帶新為原則,保證患者護理的連續性及完整性,護士長每日檢查護理工作質量,及時發現護理中存在的問題并落實到人,督促其改進。3)無縫隙護理學習:定期組織護理人員學習無縫隙護理相關知識,提高自身專業技能及溝通技巧,增強外科護理人員主動服務意識及責任意識,每次培訓結束后進行護理技能考核,且將考核結果納入績效指標[3]。4)無縫隙護理過程:制定標準化護理流程,護理中融入人文關懷,與患者溝通時進行情感交流,通過健康教育幫助患者掌握身心健康知識,全面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給予針對性的心理疏導,重視患者的參與權及知情權,將獎懲制度落實到位,激發護理人員工作積極性,為患者提供人性化、個性化的護理服務,從而保證治療效果及護理質量。
1.3 觀察指標
采用本院自制的護理質量調查表從護理人員責任意識、溝通技巧、專業技能、應急能力、主動服務及書寫規范6個維度評價其護理質量,滿分均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護理工作質量越好[4];在患者出院當日以滿意度調查問卷評價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用t進行檢驗;計數資料以率進行描述,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分析兩組護理工作質量評分
干預后,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的責任意識、專業技能、主動服務、應急能力等護理工作質量評分較高,且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 分析兩組護理滿意度
研究組護理滿意度為93.85%(61/65),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6.92%(50/65),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表2。
3 討論
無縫隙護理模式是近年來新型的一種護理理念,主要是將職能管理、護理運作及工作分配相結合,以先進的管理理論為指導,通過創新機制、優化職能等手段減少并消除縫隙因素,使各護理環節緊密相連,為患者提供全方位、系統化、精細化的無縫隙護理服務。其內容主要包括為患者提供優質的人性化醫療服務,保證護理操作的流暢性、靈活性及完整性,避免部分分工專業化給患者帶來護理缺憾,從而有效保證護理質量的提升。本研究結果表明,干預后,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的責任意識、專業技能、主動服務、應急能力等護理工作質量評分較高,且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研究組護理滿意度為93.85%(61/65),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6.92%(50/65),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
總之,全程無縫隙護理模式可有效提高外科護理工作質量及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王靜,郭樹領.無縫隙護理管理對泌尿外科護理質量的影響分析[J].臨床研究,2018,26(11):193-194.
[2] 許蔚.全程無縫隙護理模式在普外科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河北醫藥,2014,36(19):3024-3026.
[3] 賈健美,初遠萍.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對普外科護理質量的影響[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29(04):216-217.
[4] 楊洪彬,楊越,劉婷婷,等.全程無縫隙護理模式在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院管理,2015,35(02):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