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爽 由德輝 曹志平 鄭威

【摘 要】 目的:探討在健康體檢隨訪疑似癌癥患者工作中應用無縫隙追訪護理系統的臨床價值。方法:選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來本院接受健康體檢的人群為對照組,對其展開常規體檢追蹤護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受健康體檢的人群為觀察組,對其應用無縫隙追訪護理系統。對兩組的癌癥檢出率進行對比與評價。結果:經追蹤隨訪,觀察組受檢者的癌癥檢出率達到0.40%,相比于對照組的0.20%明顯升高,數據差異顯著(P<0.05)。結論:通過在健康體檢隨訪工作中應用無縫隙追訪護理系統,可積極促進癌癥檢出率的提高,值得重視。
【關鍵詞】 健康體檢;隨訪;無縫隙追訪護理系統;疑似癌癥
作為一種新型護理模式,無縫隙追訪護理系統旨在向患者全程提供更加專業、全面的持續優質護理服務[1]。而在健康體檢中,一項重要目的便是盡早發現惡性腫瘤,并給予確診者及時有效的治療[2]。但是實際上,盡管經體檢發現了惡性腫瘤陽性結果,但由于未能采取規范的追蹤方式,以及體檢者對體檢報告解讀不到位等,導致健康體檢的癌癥檢出率比較低。基于此,本院以2017至2018年來本院接受健康體檢的人群為例,就在其健康體檢隨訪工作中應用無縫隙追訪護理系統的臨床價值展開分析。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來本院接受健康體檢的19043例受檢者為對照組,其中男女各有11045例與7998例;年齡為18~85歲,平均(42.16±5.37)歲。以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受健康體檢的20137例受檢者為觀察組,男女各有12004例與8133例;年齡為18~87歲,平均(42.58±5.42)歲。對檢出的癌癥陽性結果展開進一步的檢查,進行確診。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受檢者接受常規體檢追蹤護理,主要包括:1)設置隨訪追蹤的醫生及護士,當各參檢的醫師發現癌癥陽性結果后,必須在體檢系統建議上詳細注明;2)主檢醫師進行匯總時,應將追蹤單寫出,并交由追蹤護士進行處理;3)追蹤護士借助電話等方式與重大陽性檢出者取得聯系,向其提出復診;4)對于需接受立即治療的患者,需向其隨訪復診的結果。
1.2.2 觀察組 受檢者在上述基礎上應用無縫隙追訪護理系統,除設置常規隨訪追蹤的醫生及護士以外,還需另外設置隨訪護理組,具體操作如下:1)為每1例受檢者建立起有效的聯系方式;2)各參檢醫師一旦發現癌癥陽性結果,除了在體檢系統建議上詳細注明以外,還需立即向追訪組開出兩聯追蹤單;3)追蹤組的護士做好登記工作,并在3d內與當事人取得聯系,讓其按要求接受復診;4)隨訪護理組需對所有追蹤者展開復診,然后進行隨訪,確保所有確診者具有病理結果。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的追蹤人數、隨訪人次以及癌癥檢出率等指標進行統計,并將所有數據準確記錄下來。
1.4 統計學分析
本研究中涉及到的數據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處理,對于采集到的計量數據,用均數±標準差的方式來表示,當P<0.05時,證明結果存在統計學方面的差異。
2 結果
經追蹤隨訪,觀察組受檢者的癌癥檢出率達到0.40%,相比于對照組的0.20%明顯升高,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作為臨床比較常見的一種重癥疾病綜合征,癌癥的發病類型比較多,并且大多無明顯的早期癥狀,再加上體檢屬于一站式服務,后期追蹤很難達到排除或確診惡性腫瘤的目的,這就使得不少疑似癌癥無法得到確診[3]。近些年來,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以及臨床研究的不斷深入,常規的追蹤隨訪已無法滿足臨床診斷的輔助參考需求,尤其是一些疑似重癥疾病的受檢者,其隨訪預后效果通常不夠理想。
無縫隙追訪護理系統最早是由美國佛羅里達州湖地醫療中心于1989年首次提出,是一種從患者角度出發,對其展開全方位的追蹤隨訪護理服務,從而幫助患者盡早得到確診的專業化、全程化的過程[4]。現階段,此種護理系統雖然在國內沒有被全面接納,但也憑借以患者為中心、效率快、反應迅速、個性化、無縫隙的服務等優勢,得到了衛生界的廣泛采納。
在對疑似癌癥患者展開隨訪護理時,除了要日常跟蹤監護患者的病情以外,還需安撫其情緒,幫助其維持平穩的心態[5]。實際上,不少患者由于存在恐懼心理,或是過早認為自己患上癌癥,從而產生自暴自棄的心理,對復診工作以及病情的護理不夠重視,這就使得一些可以預防的癌癥出現惡化的情況,嚴重時還會將患者的身體健康迅速摧殘掉。此時,在健康體檢隨訪工作中應用無縫隙追訪護理系統,可從患者實際健康需求出發,在給予患者足夠尊重及安全感的基礎上,將護理隨訪程序盡量完善,并遵循人性化的原則,對所有隨訪者展開多次隨訪追蹤檢查結果,直到臨床有效確診其病情,在充分促進健康體檢癌癥檢出率提出的基礎上,將誤診率及漏診率充分降低。
本研究結果顯示,通過對觀察組受檢者應用無縫隙追訪護理系統,其追訪比率高達130.78%,癌癥檢出率也達到0.40%,相比于僅接受常規體檢追蹤護理的對照組的44.80%與0.20%顯著升高(P<0.05)。這一結果與相關專家學者的研究結果相吻合,充分說明相比于常規體檢追蹤護理,無縫隙追訪護理系統更加完善,可對疑似癌癥患者的病情進行有效的跟蹤了解,在促進健康體檢癌癥檢出率的同時,大大減少了漏診及失訪現象的發生。深入分析,無縫隙追訪護理系統突破了常規隨訪護理的范疇,真正實現了以患者為中心的人性化、連續化及系統化的隨訪護理理念,有效轉變了以往松散、無秩序的隨訪現狀,并且實現了全程信息化,對任務狀態進行自動監督與提示,進一步完善了受檢者的健康資料,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追蹤了解,充分促進了癌癥檢出率及確診率的提高,有著非常重要的社會價值。
綜上所述,在對疑似癌癥患者展開健康體檢隨訪工作時,通過應用無縫隙追訪護理系統,可積極促進癌癥檢出率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許智越,吳良玉.健康體檢者暈血體驗及服務需求的質性研究分析[J].上海護理,2017,17(03):46-49.
[2] 王海燕.以人為本的護理方式在健康體檢中的應用[J].甘肅科技,2017,33(07):135-136,75.
[3] 邱麗.優質護理服務在健康體檢中的應用[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7,03(04):136-138.
[4] 鄔瑞.護理風險管理在體檢中心的應用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45):244,248.
[5] 楊淑蘭,更登,李清,等.淺談健康體檢中護理工作的重要性[J].青海醫藥雜志,2013,43(02):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