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晚霞


【摘 要】 目的:評價健康指導及綜合護理在水痘中的應用及對不良反應發生的影響。方法:選取本院收治的60例水痘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n=30)、觀察組(n=30),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采用健康指導及綜合護理;比較兩組護理效果及并發癥發生率。結果:觀察組癥狀恢復時間短于對照組,健康知識知曉程度高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均未出現感染、肺炎、心肌損害、血小板減少等并發癥。結論:水痘患者護理中應用健康指導及綜合護理,可降低不良反應發生,效果顯著。
【關鍵詞】 健康指導;綜合護理;水痘;不良反應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初次感染誘發的急性傳染病,多見于嬰幼兒及學齡期兒童,成人發病癥狀更為嚴重[1]。水痘傳染性強,其治療效果受限于患者對疾病認識程度及護理干預效果[2]。因此對水痘患者,應加強患者健康宣教,積極開展護理干預,完善消毒隔離措施,降低并發癥發生率。現筆者根據該研究,對水痘患者采取健康指導及綜合護理,旨為臨床護理干預提供參考依據,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參與研究前,患者及家屬對研究相關事宜知情,自愿簽署同意書;納入本研究共計60例水痘患者,在本院就診時間為2014年12月至2018年12月;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齡1~35歲,平均(15.74±2.69)歲;平均體溫(38.31±0.52)℃;觀察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齡1~35歲,平均(15.75±2.71)歲;平均體溫(38.30±0.51)℃。兩組基線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可進行對比。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采用常規護理:患者入院后,強化消毒隔離,注意清潔皮膚,勤換內衣褲、床單,準確用藥,積極預防并發癥。
1.2.2 觀察組 在常規護理基礎上行健康指導及綜合護理:常規護理方法同對照組。1)健康指導:對水痘患兒開展“家長學堂”,利用上墻資料、健康手冊、視頻播放等措施,積極講解水痘發生機制、治療措施及并發癥預防。利用微信平臺,建立“水痘之友”微信群,通過發送圖片、視頻,推送健康信息,講解居家隔離措施?;颊唢嬍骋饲宓?、易消化,少吃辛辣、油膩及高脂肪類食物。2)消毒隔離:患者入院后需立即隔離,置于安靜、舒適、清潔的單人病房,床上用品及衣物需徹底清洗、消毒,紫外線消毒病房;呼吸道分泌物及嘔吐物在徹底消毒后再傾倒;病房每天通風換氣15~20min,醫院人員操作前后需徹底清洗消毒雙手。3)癥狀護理:高熱患者,使用冰敷等物理降溫;多喝水或口服補液鹽,避免電解質紊亂及脫水;避免使用水楊酸類藥物退熱;強化皮疹護理,注意保持口腔、眼部等部位清潔護理,使用0.9%的氯化鈉溶液漱口;眼部或會陰部涂抹紅霉素眼膏,保持皮膚干燥;周身較多皮疹時,需勤換衣服;注意個人衛生,剪短指甲、勤洗手,避免局部皮膚搔抓;瘙癢明顯者涂抹爐甘石劑,選擇抗組胺藥物。水痘皰疹破損者選用2%碘伏溶液擦洗,或外涂抹慶大霉素,預防感染。4)并發癥護理:并發皮膚感染者,使用0.9%的氯化鈉溶液清洗皮膚,患處以百多邦涂抹,每天3次;并發肺炎者,適當延長患者臥床休息時間,注意呼吸節律、頻率、咳嗽情況,痰稠者霧化吸入,指導患者準確咳嗽,協助拍背,積極排痰;注意患者心悸、胸悶等癥狀,注意臥床休息,控制輸液速度。
1.3 觀察指標
1)統計兩組體溫恢復、皮疹結痂、皮損消失時間;2)統計兩組感染、肺炎、心肌損害、血小板減少等并發癥發生情況;3)對比兩組健康知識知曉程度,自行設計水痘發病機制、并發癥預防、臨床癥狀表現、治療措施等調查問卷表,對小兒患者,由家長作答;總計100分,評分越高,健康知識知曉程度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采取SPSS 20.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取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取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癥狀恢復時間比較
觀察組癥狀恢復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對比兩組健康知識知曉程度
護理前兩組健康知識知曉程度比較無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健康知識知曉程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并發癥
兩組患者均未出現感染、肺炎、心肌損害、血小板減少等并發癥。
3 討論
水痘屬于臨床常見自限性疾病,潛伏期為12~21d,起病急,據流行病[3]調查,2010年至2016年水痘發病率為9.15/10萬,呈平穩下降趨勢,每年5~7月出現該病小高峰,10月又迅速上升,至12月達到高峰。目前對水痘患者,消毒隔離、并發癥預防、各癥狀處理等干預十分必要。因患者及家屬對水痘沒有認識,消毒隔離給患者生活帶來不便,影響患者治療依從性。因此在水痘患者護理中,應開展健康指導,通過有計劃、有組織的健康干預,予以患者預防、護理及治療全方位護理服務,提高患者對疾病的健康認知程度,規范自我行為,積極預防及控制疾病進展,促使患者盡快恢復。對水痘患者行綜合護理,規范臨床護理,因水痘通過飛沫或直接接觸傳染,此時應完善患者消毒隔離,置于安靜、衛生的的單人病房;皮疹患者多伴高熱、皮疹等癥狀,根據患者癥狀采取針對性干預,提高患者治療期間恢復效果。本組研究中,觀察組體溫恢復、皮疹結痂、皮損消失時間短于對照組,健康知識知曉程度高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且兩組患者未出現感染、肺炎、心肌損害、血小板減少等并發癥。結果說明,水痘患者經健康指導及綜合護理,可提高患者治療效果,促使患者癥狀盡快恢復。
綜上所述,水痘患者護理中應用健康指導及綜合護理,可避免不良反應發生,提高患者健康知識知曉程度,縮短患者體溫恢復、皮疹結痂、皮損消失時間,臨床價值高,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 徐菊英,羅國良,沈建勇,等.不同護理干預對首針水痘疫苗接種率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16,31(09):805-807.
[2] 尤魯吐孜·烏曼爾,卡麗畢努爾·力提甫,郭靜.微信群健康教育對居家隔離成人水痘患者疾病認知水平及治療效果的影響[J].醫學臨床研究,2017,34(09):1864-1867.
[3] 陳楊偉,賈海梅,鄭芳,等.2010~2016年福州市水痘流行病學特征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17,44(17):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