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對于中學生而言,此處的“器”就是語言運用的能力。作為中學生必須學會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語言運用的能力的養成、提高是特別長久的一個過程,我認為,中學生必須從聽、說、讀、寫等各方面學習提高語言運用的能力的各種有效方法。
關鍵詞:中學生;語言運用;方法
一、 語言運用的能力的含義
眾所周知,漢語有著悠久的歷史,漢文化如今仍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然而,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其他語種教學的快速火爆,中國人特別是中學生對漢文化的了解特別的少,舉一個例子:現在的中學生竟然會說國慶節是傳統節日,甚至到了學習語言苦難的地步。現今,過分重視外語輕視母語的現象日益嚴重,不規范的網絡語言也在干擾著中學生規范的語言運用。提筆忘字、寫錯別字、書面語與口頭語的不規范的使用等問題也特別的突出。因此,我們只有通過不斷學習關于語言方面的知識和技能來提高語言的應用能力。
語言運用的能力它是個人生存發展的重要技能和基本素質。如今我們在語言應用方面面臨巨大的問題,這就反映出了我國語言教育的缺失。語言教學不再是一項技能的培養,更成了一種素質的培養。面對國民語言運用的能力下降的現實問題,必須大力提升語言教育的地位,重視語言的學習和應用,通過切實可行的語言教育,使得學生掌握語言方面的知識,具備基本的語言運用的能力。
到底何為語言運用的能力呢,實際上,語言運用的能力就是通過對語言的正確應用來完成交際任務的這樣一種能力。其中包括:建立和維持社會關系;表達個人情緒、感情、思想、觀點;描述真實或想象的世界;完成具體的任務等。語言應用往往涉及多種知識和技能,而不只是單一的知識或技能,它包括使用語言和非語言手段,往往是接近真實的語言使用情況。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都是語言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關系。平時只有加強自身的語言知識積累,擴大自身的閱讀量,注重閱讀技能、技巧的訓練,努力在語言實踐當中不斷提高自身的語言運用的能力,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提高聽、說、讀、寫方面的能力,最終實現語言運用的能力的提高。
二、 提高語言運用的能力的重要性
隨著經濟的高速增長,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一日比一日密切也更加的頻繁,語言運用的能力的重要性也漸漸顯現出來,它被很多人認為是生活應該具備的能力。語言是人類用來表情達意,進行各種交往的最基礎的途徑。對于中學生來說較好的語言運用的能力是應具備的最基本的能力。因此,提高中學生的語言運用的能力很有必要。
語言是人們進行交際的最重要的工具,我們需要提高自身的語言運用的能力,學會正確地使用語言,以便更好地發揮語言在社會交際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中學生,不僅需要新穎的思想和獨到的見解,還要學會在別人面前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用自己的話去感染別人,讓別人了解自己。
語言運用的能力是個體的漢文化素養最直接的體現,它對人的全方位發展具有指引性作用。總之,提高語言運用的能力是提高中學生自身文化素質的重要方法,是幫助中學生成才的關鍵之處。
三、 中學生提高語言運用的能力的方法
(一) 從自身出發,自我努力提高語言運用的能力
一個人的語言能力并不全是天生的,通過后天學習所獲得的技能大于先天的條件。雖然也有因遺傳基因或腦部構造異常而突顯的語言能力超強的人。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因為每個人的個人追求、生活需求的不同,我們語言運用的能力的高低也就不一樣。這就說明了一個人語言運用的能力好還是要依靠后天的語言訓練和語言交流得到鞏固提升。
語言運用的能力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種能力,中學生更應該努力提高自己的語言運用的能力。那么,怎樣才能提高自身的語言運用的能力呢?我認為,中學生要通過不斷地聽、說、讀、寫去實現語言運用的能力的提高。我們要通過對這四個能力合理的訓練,提高中學生的語言運用的能力。
1. 學會“聽”
人能直接的從外部獲取信息是因為有先天的生理器官耳朵,用通俗點的話來說就是聽。聽人說話是人類生活的需要,人們交流思想感情、獲取信息都離不開聽,它也是中學生提高語言運用能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一般人理解和運用語言能力的發展規律基本上是聽然后說,聽然后讀,聽然后寫。因此,我們必須強化自身在“聽”這一方面的能力,養成愛聽、多聽、會聽的好習慣。
首先,要學會用心去聆聽。我們可以在聽的時候及時的捕捉寶貴的信息,獲取重要的知識和見解。我們把耳朵的功能充分利用起來,使其為大腦服務,而達到更多地更廣泛地接受信息,使感情充實、滿足我們大腦的思維。
其次,要學會邊聽邊記。只是聽卻不記錄,不做好筆記,任你聽再多優美的語言,到最后也只是“耳旁風”,不能將好的語言納為己用。因此,在聽的同時我們要學會將稍縱即逝的信息記錄下來。
最后,要學會邊聽邊想。在聽的過程中總是有時間空著等待,利用這些時間空隙暗自思考,將聽到的內容進行分析,把當中的思想、觀點同自己的思想觀點進行對照比較,并想想自己闡述時應該如何正確地表達。
2. 學會“說”
“說”是語言表達能力的最高一級的體現。能讀得很好后,也就能說得好了。有話想說、有話可說是人們進行交際的基礎和動力。特別是處于工作節奏快、生活內容光、科技發展快的時代,具備較高的語言運用的能力有助于適應現代生活。
第一,我們可以通過多看電視、電影特別是訪談類電視節目,如《面對面》《魯豫有約》等,多看書、報,這些都能為“說”提供素材和示范,才能做到厚積薄發。
第二,多和他人交流。何不試著擴大個人的交際圈子,多方尋求說話的機會,這樣對語言的駕馭能力的提高更有幫助。另外要多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社會也是學習的地方,學生可以在寒暑假參加社會實踐,在社會實踐中訓練和積累語言,以達到提高自己的語言運用的能力和理解能力的目的,如到博物館當一當講解員,到醫院做一做導醫等都是絕好的鍛煉“說”的機會,通過接觸不同的群體,了解面對不同的受眾說不同的話。
第三,做到有目標的訓練。說話要有方向性,如同走路一樣,我們要有方向性地去前進,這樣可以讓你在說話中避免話語和意圖南轅北轍。在日常的學習中,經常學習一些新詞新語,這樣就能更進一步擴大語言詞匯量。
卡耐基說過:“一個人獲得事業的成功的機會,取決于15%的技術知識,85%的人類工程——人格和領導能力。而后者主要表現在自己思想的能力和激發他人熱忱的能力。”這說明了語言表達能力是提高素質、開發潛能、成為開拓型人才的法寶。如今的社會,利用語言來實現信息的交換和表達思想的量也越來越大,這就意味著要適應社會的發展,就必要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3. 學會“讀”
“閱讀”是一種智力活動,也是人類特有的一種復雜的、高級的心理活動,是人們學習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手段。閱讀是強化語感、積累知識、培養和提高語言運用的能力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有效的閱讀訓練,對說話和寫作都有很大的幫助。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讀是感知書本內容的必要手段,有助于獲得書本信息。對某一美文進行多次的閱讀和反復思考,我們就可以牢牢地記住文章的內容和呈現的知識點,內化成我們自己的語言感悟能力。
“讀”是中學生獲得大量信息的主要方法,同時也是初步感知內容,在頭腦中形成自己獨特見解的過程。因此,“閱讀”是一項重要的語言基本功,通過閱讀可以學習語言的應用以達到提高自身語言運用的能力的目的。但是很多中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都是浮光掠影地讀,只獵其表層上的新奇怪異與荒誕離奇,沒有深入書中去,因此,讀的書雖多,但是吸收的思想營養極少。尤其是現在的網絡小說內容大多是鬼怪、仙俠,空洞無實物,缺少思想營養。中學生閱讀這樣的作品好比吸食精神毒品,容易上癮,荒廢學業的同時,也荒廢了心田。這樣的書讀得再多,語言能力也得不到很好地培養。因此,我們在閱讀作品時要有選擇地去讀。選取的閱讀材料可以是中外經典著作,可以是歷久彌新的詩歌,也可以是言辭優美的大家作品,即便是文章中某個富有哲理的或者語言優美的句子都行,并通過朗讀,注意抑揚頓挫,注意節奏,來提高感悟能力。搜集整理自己感興趣的書籍材料,培養自身的閱讀愛好。對閱讀產生興趣后,堅持閱讀并養成好的閱讀習慣。
閱讀過程是主動積極的,語言與思維相互作用的,創造性地學習運用語言的過程。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要加強自身閱讀技能的培養,比如略讀、跳讀、精讀等。而閱讀理解的能力實際上是對文章思想的消化和吸收,每次品讀一篇文章的時候,我們應該將其品讀透徹,將文章中所蘊含的思想轉化為自己的思想,這樣逐步累積,我們的思想就會變得博大精深,也就更容易理解和消化別人的思想。經過長期的積淀就會形成自己的思想,表達自己思想態度的欲望也就強烈了,語言運用的能力的形成也就指日可待了。
4. 學會“寫”
寫作不僅能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還能從思想方面訓練中學生思維能力,來加深學生對生活的感悟。只有當一個中學生具備較好的寫作能力時,他才能夠將自己的思想更很準確地表達出來,讓他人能夠在第一時間了解你的意圖,明白你的想法。
寫作是語言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在抒發感情時需要寫作,總結經驗教訓時需要寫作,記錄事件時需要寫作。總之,無論學習還是生活都離不開寫作。然而,并不是每個人都善于寫作,提起寫作就覺得無話可說,無事可寫,盡管東拼西湊,也是不盡人意。導致寫作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寫作基礎沒打好。寫作能力是由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力以及思維能力等多種因素綜合而成的。對于中學生來說,寫作的機會很多,如果沒有具備一定的寫作能力,是難以應對的。因此,我們要通過自學,不斷豐富自己的文化知識和社會知識,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不斷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提高寫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們不斷地更新寫作的意識,以便更好地進行工作。到底應該如何提高寫作能力呢?第一,多積累詞匯、名言佳句、美文范例等并且多動手寫。積累后要及時將那些對自己有用的內容加以梳理,去粗取精,經常翻閱,使自己對其留下深刻印象。第二,仿寫是創新的基礎,勤寫是熟練的前提。要想盡快提高寫作水平,除了廣泛積累外,要學會仿寫,常寫多練,在模仿練習的過程中,熟練掌握寫作技法,進而有所突破、有所創新。例如《安塞腰鼓》就是很好的仿寫的例子。第三,從寫作過程來講,最為重要的是,編列提綱,研究思考。“經過思考的片言只語,勝過冗長的無稽之談。”開口之前要有考慮,動筆之前要有準備。
“聽、說、讀、寫”能力對于每一個人都是必不可少的。我國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提出“聽、說、讀、寫并重,不可偏廢”。它是語言運用的能力的四大支柱,它們是一個有機整體,缺一不可,它們相輔相成。因此,聽、說、讀、寫綜合能力的提高十分重要,我們必須在提高語言運用的能力的實踐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的積極性,不斷提高語言運用的能力。
語言運用的能力的養成、提高是特別長久的一個過程,亦是不斷地學習和使用有機結合的過程。全面的語言運用能力,包含了聽、說、讀、寫,因此,中學生就是要通過不斷地聽、說、讀、寫,反復練習,來實現語言運用的能力的長足提高。
參考文獻:
[1]武萍,等.淺談新課標下如何培養中學生的英語交際能[J].中國陶行知研究會中學教育專委會第十一屆學術年會,2011.
[2]史祥珍.提高學生英語語言應用能力的有效策略[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0.
[3]張福明.談提高學生數學思維質量的教學嘗試[J].讀與寫(上,下旬),2015.
[4]張福明.談提高學生數學思維質量的教學嘗試[J].讀與寫(上,下旬),2015.
[5]黃繼梅.淺談中職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J].南北橋,2013.
作者簡介:
羅元華,四川省攀枝花市,攀枝花市第七高級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