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冬莉
摘 ?要:在現階段的建筑領域中,安全監督管理還停留在突擊檢查等形式上,對于日常工作的重視力度不足,再加上監管體系及監管機制的不健全,嚴重影響了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的開展。基于此,文章就對建筑工程各方主體安全監督管理體系的構建進行分析和研究,希望對完善我國建筑安全監督管理有所幫助。
關鍵詞:安全監督管理;建筑工程;體系構建
中圖分類號:TU712.3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5-2945(2019)28-0185-02
Abstract: In the construction field at the present stage, safe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is still in the form of surprise inspection, and insufficient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daily work, coupled with the imperfection of the supervision system and supervision mechanism. It has seriously affected the development of safe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tudi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ain body safe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in the hope of providing helpful reference to the improvement of construction safe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in our country.
Keywords: safe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ystem construction
本文針對建筑工程各方主體安全監督管理體系的構建做了簡單的論述。從當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實際情況來說,體系構建的過程中還存在著管理責任劃分不明確和安全管理混亂等問題,而這明顯不利于建筑行業的發展。基于此,加強此課題的研究,提出安全監督管理體系構建建議具有重要意義。
1 建筑工程的相關特征
1.1 投資主體的多樣性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影響下,建筑行業的投資主體也逐漸向著多樣化的方向發展,如個體投資主體、外商投資主體、股份制投資主體等。這一變化雖然為建筑行業的擴展帶來了幫助,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建筑施工管理的難度。尤其是一些思維意識不成熟的投資主體,其在工程建設中,為了獲取更大利潤,經常會利用非法手段躲過監管部門的審查,雖然節省了部門施工成本,但卻增加了施工中的安全隱患。另外,投資主體的多樣性對安全監督管理體系帶來了一定影響,管理體系眾多,管理混亂成為目前的普遍現象,也很大程度的阻礙了建筑行業的良好發展。
1.2 密集性
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建筑規模也在不斷增大,所需的勞動力、材料、資金也在不斷增加,這使得工程建設具有較大的密集性特征。在現場施工中,涉及的部門人員相對較多,尤其是在交叉作業中,很容易因為人員素質不高、管理不到位而導致現場施工混亂,干擾了施工作業安全。另外,在工程建設中涉及的專業內容較多,如水電、通信等,不僅增加了資金成本的投入,也提升了工程建設的密集性。
1.3 危險系數高、難度大
建筑工程具有施工周期長、規模大、涵蓋內容繁雜的特征,一個環節處理不到位,就有可能影響后續整個施工作業的質量,增加施工的危險系數。再加上工程建設均是以露天施工為主的,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如暴雨、大風等,這就會增大危險隱患,降低施工安全。此外,高層、超高層建筑的出現也為施工安全監管帶來了阻礙,威脅了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有必要加強安全監督管理體系的構建和落實,從而加強工程建設的安全性、可靠性。
2 建筑安全生產管理的要求
按照現有的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的要求,在開展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時,需要加大主體責任的落實,加強監督管理,確保國家相關政策措施的全面落實,從而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另外,在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中,還應建立健全的安全監督管理體系,完善制度及責任體系內容,并通過與獎懲制度的融合,加大違規違法事件的查處力度,保證安全生產的有效落實。比如,在起重機作業及深基坑施工作業中,需要通過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的落實,在保證施工質量的基礎上,做好相應的防護措施,維護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
3 建筑工程中各方主體安全監督管理體系的構建
3.1 企業自身的安全監督管理體系
工程項目建設中涉及的參與主體相對較多,各主體對于安全監督管理均有著較大影響,其中建設方作為項目投資建設的主體,對于安全生產管理的有效落實有著決定性作用。因此,建設方有必要明確自身的安全管理職責,提高管理意識水平,加強內部管控,從而促進安全生產的順利進行。
首先,建設方在施工企業選擇上,要對其資質、能力及資金情況進行詳細調查,通過對比分析選出能力強、水平高的企業完成施工合作;其次建設方要按照合同條款規定的時間,向施工方支付工程建設款項;再次,建設方要參與到施工方安全監督管理機構的建立中,并行使監督權力;最后,確保施工企業中人員使用的合理性、專業性,保證施工作業滿足具體建設要求。
此外,建設方還應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技術保障體系、安全生產責任制的相關內容,為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依據和支持,合理約束施工方的操作行為,進而加強施工作業的標準性、規范性。與此同時,應做好內部培訓教育工作,加大安全監督管理重要性的宣傳力度,避免或是減少施工中危險的產生。
3.2 企業外部的安全監督管理體系
企業外部安全監督管理體系的構建對于企業經濟效益的發展、安全生產目標的實現也有著顯著效果。在企業外部監督管理體系構建中,建設單位可評定第三方監管部門對施工單位的行為實行監督和管理,并及時反饋施工情況;再者,按照監理合同的相關內容,對施工、設計單位及材料供應商實行嚴格的監督和管理。確保合同落實的有效性。設計部門應按照圖紙設計內容對施工項目進行監督和管理,確保實際施工與設計內容相符,避免工程變更;同樣重要的是,勘查單位需及時將勘查結果反映給設計單位,設計單位在設計內容調整和優化后,將其下發給施工單位,并做好技術交底工作,以促進施工作業的安全進行。只有通過各單位的協作運行,才能保證安全監督管理的高效落實,提高工程建設質量。
3.3 行政、行業組織、建設及施工單位的四方協調體系
在目前工程項目的建設主體中,建設和施工單位對于項目安全管理有著決定性作用。且兩方主體在工作開展中,為了維護自身利益,勢必會存在著很多的矛盾。就施工單位而言,施工企業的最終追求目標是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就建設單位而言,建設單位的最終追求目標是用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最優的質量,確保建筑實體各功能的充分發揮。建筑施工中的參與方往往會為了自身經濟效益而忽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這不僅無法保證安全生產質量,也會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所以在工程建設中,有必要對各參與方之間的利益關系予以協調,確保項目完成的合理性。
在工程建設中,為了避免危險事故的發生,保證安全生產效率,政府部門應加入到安全監督管理工作中來,建立行政、行業組織、建設及施工單位的四方協調體系,加強各主體之間利益的均衡性,確保安全監督管理的有效落實,以此強化工程建設的整體效果。基于此,建設和施工方需要在自我安全監管體系構建基礎上,加入政府建設的安全行政部門與行業組織,形成新的四方協調體系,這樣不僅會維護工程建設參與各方的利益,而且還會提高建筑項目的整體質量。
3.4 中介機構與保險機構的安全監管體系
3.4.1 中介機構的安全監管體系
對于建筑行業來說,中介機構主要包括安全培訓機構、研究機構、評價機構、咨詢機構、生產監督鑒定機構這五部分。這些中介機構所提供的服務內容不僅為政府的安全監管、企業監管、安全生產決策提供了可靠的數據支持,同時也為各部門之間的良性溝通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通過中介機構的介入,可以根據不同的建設主體采取不同的溝通交流方式,實現信息數據的實時共享,推動各部門工作的順利開展。
再者,隨著我國建筑領域中介機構的不斷發展,其監督管理的職能也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尤其是對建筑施工企業的監督行為、糾紛調解行為,以及市場規范行為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目前,建筑市場規模的逐漸擴大,原有政府干預的方式已經很難將安全監管工作落實到實處。為此,政府部門有必要轉變自身的職能角色,充分發揮中介結構的作用,進而為建筑行業的進一步發展貢獻力量。
3.4.2 保險機構的安全監管體系
建筑行業屬于高危行業的一種,為了維護工作人員的安全,企業開始逐漸為員工購買職業傷害類的保險,希望以此來維護員工自身權益,調動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在工程建設施工企業中,保險政策的有效落實一方面能夠實現風險轉移,確保施工人員在發生意外事故后能夠獲得合理賠償,降低自身的經濟損失;另一方面通過保險制度的落實,能夠促進第三方對施工單位的監督與約束體系的建立。保險機構安全監督管理體系制約作用的發揮,促進了工程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從自身角度重視安全管理工作。
相比于政府及行政部門來說,保險機構在安全監督管理上具有較大的實權。保險企業在開展安全監督管理工作時,是在維護自身權益的基礎上,嚴格按照規定要求對工程建設的整體情況實行監督和審查,對其中存在的問題予以及時提出并上報解決。可以說保險機構的工程安全監督管理,是將管理與自身利益捆綁在一起,一旦在施工中出現安全事故,其自身利益將會受到嚴重影響,所以相比于其他管理部門來說,保險機構更能夠提升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實效率,加大安全監督力度,從而增強工程建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建筑領域多元化投資主體與建設主體的出現,促進了建筑業朝著新的發展趨勢邁進。政府的行政主管部門安全監管職責發生了轉變,行業組織的安全監管行為逐漸深入,各工程建設參與方,以及中介機構與保險機構安全監管形勢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我國建筑行業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的改革,并進一步完善了建筑工程中各方主體的安全監督管理體系。
參考文獻:
[1]李弘.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控制管理體系的幾點建議[J].低碳世界,2019(04).
[2]吳燕琴.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體系創建探索[J].現代物業(中旬刊),2018(11).
[3]李弘.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控制管理體系的幾點建議[J].低碳世界,2019(04).
[4]尤永鋒.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及對策探討[J].建材與裝飾,20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