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秀姝 董浩
摘要:針對目前超標準降雨引起的抽水蓄能電站局部區域的專項水淹突發事件應急預案較少,且水淹事件一旦發生影響巨大等問題,以系統理論為基礎,對應急預案體系內的各個要素的內涵進行分析,梳理出水淹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的編制要點,從預案的分類分級、響應指揮、聯動組織和保障措施等方面對應急預案體系進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結果對抽水蓄能電站水淹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的編制及應急事件的處理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fact that there are few emergency plans for special flooding emergencies in the local area of pumped storage power stations caused by super-standard rainfall and the impact of flooding events is huge, based on system theory, the connotation of each element in within the emergency plan system is analyzed, and the main points of the emergency plan for flooding emergencies are sorted out. The contingency plan system is analyzed and researched from the classification and grading of the plan, response command, linkage organization and safeguard measures. The research results have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preparation of emergency plan for flooding emergency of pumped storage power station and the handling of emergency events.
關鍵詞:抽水蓄能;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Key words: pumped storage;emergency;emergency plan
中圖分類號:TV737;TV743?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19)29-0138-03
0? 引言
抽水蓄能電站以獨特運行特性,在用電低谷期利用多余電能將水抽到上水庫,用電高峰期放水發電,有利于保障電網的高效、安全運行,有利于帶動經濟社會的發展,還可作為事故備用電源,已經在人民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汛期,易出現極端天氣,對電站廠區有水淹風險,一旦風險事件發生,損失巨大[1]。目前對應急風險的研究較多,但專門對抽水蓄能電站在極端天氣條件下局部發生水淹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的研究很少。針對這個問題,在系統理論的指導下,從基本概念出發,對應急預案體系的各個要素進行分析,明確要素間的關系,為抽水蓄能電站水淹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的制定提供理論指導。
1? 水淹突發事件應急
應急響應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時間緊、問題復雜,需要統籌兼顧,需要動用多種資源,需要在對事件及處置規律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制定科學、有效的應急處置方案。因此,應急預案是在相關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的要求下,針對一些突發性的應急事件,預先制定的工作方案;該方案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對突發應急事件能夠快速合理的應對,減少損失[2][3]。抽水蓄能電站應急預案的主要內容應包括:①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組織指揮體系;②突發事件分級原則;③突發事件應急響應與聯動機制;④突發事件應急機構的職責;⑤突發事件應急保障體系;⑥突發事件信息報告。
2? 水淹突發事件的分類、分析及分級
2.1 水淹事件分類
抽水蓄能電站水淹突發事件是一個復雜的大系統,突發事件的影響因素眾多,事件類別和事發載體不同,其造成的工程及社會經濟影響程度也不同。一般來說,突發事件可分為: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四類,這一分類方式,有利于將工程內部的應急機制與國家各級政府及其部門、國家專項應急管理等對接和聯動相應[4][5]。
抽水蓄能電站水淹突發事件為自然災害類突發事件。可分為進場交通洞水淹事件、營區水淹事件、上下庫啟閉機房水淹事件、下庫開關站水淹事件、上下庫管理用房水淹事件等。
2.2 水淹事件分析
一般來說,抽水蓄能電站廠區區域地勢低洼,在超標準降雨情況下發生水淹風險是客觀存在的,超標準降雨事件發生后,大量的雨水迅速的匯集到地勢低洼區域,如果排水不暢通或者來水量大于排水能力,此時水淹就會發生。
2.3 水淹事件分級
對水淹事件的分級是為了根據突發事件的影響程度不同,啟動不同級別的預警以及應急處置措施,保證在節約資源的基礎上解決應急突發事件。在應急處置過程中,首先應考慮到應急事件對人的生命安全及財產損失方面的影響,其次應考慮到減少事件的影響范圍,特別是對社會環境、企業、人民正常生活的影響等。
3? 水淹突發事件應急響應指揮、聯動組織體系
3.1 水淹突發事件應急響應指揮組織體系與工作職責
抽水蓄能電站應結合電站的實際情況,設置水淹突發事件應急響應機構。具體如下:
3.1.1 防汛領導小組
應當成立由公司負責人擔任應急響應總指揮長、公司其他主要負責人擔任副指揮長、其他職能部門主要負責人擔任成員的防汛領導小組,負責水淹應急響應規章制度的制定,應急響應規章的指導、監督和考核等。
3.1.2 其他部門的水淹應急響應職責
在防汛領導小組統一領導下,貫徹落實防汛領導小組制定的有關水淹突發事件應急響應的規章制度,負責本部門的水淹突發事件應急響應工作。
3.2 水淹突發事件的應急救援職責
3.2.1 人員和財產應急撤離與保護工作
當超標準降雨發生并導致水淹事件時,抽水蓄能電站首先應全面了解水淹事件的實際情況,然后按照應急預案,保護人員生命安全,減少財產損失;與此同時,密切關注社會輿論,防止謠言等人為惡性事件的發生。
3.2.2 排水及設施保護
當水淹應急事件發生時,應采取控制措施,導流排水,并對附近生產生活設施及交通等公共設施進行保護,最大程度的減少水淹事件的破壞程度。
3.2.3 應急響應保障工作
當發生水淹事故時,按照事件的級別,啟動響應應急預案,迅速組織有關人員趕赴現場,采取措施保證人員和財產的安全、交通和救援物資供應、維護社會秩序等。
3.2.4 醫療衛生緊急救助工作
當發生水淹事故,應及時組織醫療救援隊伍,保證衛生與防疫。若有人員受傷,及時進行救治,最大程度減小因救治不及時產生的人員傷亡情況。保證廠區的食品及住宿安全。
3.3 水淹突發事件應急響應指揮
水淹突發事件應急響應組織指揮與聯動程序包括超標準降雨預報、應急事件預警、應急預案啟動管理、組織指揮和聯動響應、事后恢復等環節組成。
4? 水淹突發事件應急響應保障措施
4.1 制度保障
抽水蓄能電站具有社會公益服務屬性和企業經營屬性。抽水蓄能電站的水淹突發事件應急響應,首先需要遵守國家有關公共突發事件應急響應的有關法律、法規和規定以及上級單位的有關規章制度;其次通過建立完善的應急響應機制,通過制度建設,促進抽水蓄能電站水淹突發事件應急響應的規范化、制度化、法制化[6]。
4.2 組織保障
組織是保障工作有序、順利完成的基礎。水淹突發應急事件的處置都是通過組織進行的,包括應急預案的制定、應急事件的預警和處置等。抽水蓄能電站應從建立健全組織機構保障體系,通過宣傳貫徹、應急演練等方式,保證組織間的聯動協同關系,以此保證應急事件的快速、有效處理。
4.3 信息保障
信息保障的重要性在于:①及時、準確地向有關機構報告突發事件情況,向社會和有關部門通報突發事件情況;②快捷通知、通告突發事件預警啟動和應急響應啟動;③應急指揮與聯動協同中聯絡便利,實現信息資源共享;④及時觀察、報告、通報突發事件進展情況。
抽水蓄能電站運行管理機構,應把握電站在超標準降雨發生時能否正常運行;定時對通訊工具及網絡設施進行檢查維護,確保通訊工具性能完好;完善各個機構聯絡信息;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建設信息共享平臺,保證資源及時供應。
4.4 技術保障
科學技術是提高突發事件應急響應水平的重要途徑。針對水淹突發應急事件,抽水蓄能電站管理人員應加強科學技術手段的應用,不斷提高應急響應水平及應急事件的處置能力。具體可開展以下幾方面工作:
①開發超標準降雨預報、洪水預報預警、災害損失評估系統等,做好對水淹突發事件的預測預警及應急處置技術研究。
②建立水淹突發應急事件分類、分級預案系統,針對不同情況,實施相應的應急預案。
③開發信息共享平臺,保障應急事件發生時信息共享,及時了解事件詳情。
④建立物資共享數據庫,搶險隊伍數據庫,確保緊急情況時搶險隊伍和物資能及時到位。
⑤建立專家庫,做好水淹突發事件的應急響應處理工作。
4.5 隊伍保障
水淹突發事件發生時,應根據突發事件的類別和級別,配備相應的專業隊伍和設備。針對抽水蓄能電站水淹突發事件,所需隊伍有普通作業隊伍、工程技術人員、醫療衛生應急搶險隊伍隊伍、水處理專業人員、專職協調員等。
4.6 物資及設備保障
物資和設備資源是水淹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的重要保障。按照應急預案要求,根據突發事件的具體情況,包括事件的類別、級別、可能造成的后果等,抽水蓄能電站各級管理部門應配備各種應急搶險物資裝備,確保救援工作順利實施。
4.7 社會保障
抽水蓄能電站水淹應急事件發生時,做好電站廠區的治安和穩定工作、保持交通通暢,協助政府做好電站周邊的民政救助及安置工作。抽水蓄能電站管理部門應當與當地政府、醫療、水利、武警等部門做好聯系工作,建立長期穩定的聯動關系,確保災害發生時能夠及時有效的進行處理,增強社會保障能力。
4.8 經濟保障
為確保水淹應急事件的處置工作,抽水蓄能電站提供經濟保障,具體包括以下幾方面:
①正常經費。
抽水蓄能電站水淹應急事件的正常經費包括日常辦公費、物資設備費、安全巡查費、安全檢測費、通訊費等。
②應急響應資金。
建立抽水蓄能電站水淹風險應急響應處置專項資金,用于應急搶險技術方案研究、搶險設備研發等應急響應科研經費,以及搶險處置工作交流研討會、協作費等。
③保險費。
設立專項保險費,通過投保途徑轉移水淹突發事件可能造成的財產損失。
4.9 應急演練
應急預案實施過程復雜,救援隊伍成員不固定,形式多樣化,預案實施熟練度較低,因此經常性的進行應急預案的演練十分必要。
4.10 激勵機制
針對水淹突發應急事件設立相應的激勵機制十分必要,將應急事件相關部門的應急預案演練情況和應急事件的響應情況納入考核體系,進行對部門的績效考核、個人的績效考核,從物質和精神等方面實施獎勵,促進各相關部門積極進行應急預案演練及各個部門間的應急響應聯動工作。
5? 總結
本文開展了應急預案編制的理論分析研究,參照國家公共事件和專項事件應急響應有關法律、法規和規定,提出了抽水蓄能電站突發事件應急響應的分級及其預警;根據抽水蓄能電站運行調度、工程安全檢測、氣象觀測、電站管理與巡查等實際管理與技術情況,并考慮事件的分類和分級、應急響應分級、各級應急響應組織職責等,研究了抽水蓄能電站水淹突發事件應急響應的制度保障、組織保證、信息保障、科學技術保障、隊伍保障、物資保障、經濟保障、社會保障和激勵機制。
參考文獻:
[1]吳曉濤.中國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研究現狀與展望[J].管理學刊,2014,27(1):70-74.
[2]熊曉青,張忠民.突發霧霾事件應急預案的合法性危機與治理[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5,25(9):160-167.
[3]眭源.提高突發事件應急管理能力的對策[J].經濟研究導刊,2014(14):267-268.
[4]王曼麗.應急救援預案編制主要內容的探討[J].建筑安全,2019,34(08):45-48.
[5]肖容.中國應急管理體系發展的初探[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9,22(15):181-182.
[6]賀順德,張志紅,崔鵬,馬蒞茗.水庫大壩安全管理應急預案編制實踐和思考[J].中國水利,2019(12):33-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