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第五十八回散論"/>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回目聚焦 真情揆理
——《紅樓夢》第五十八回散論

2019-11-12 09:23:56
紅樓夢學(xué)刊 2019年1期

內(nèi)容提要:《紅樓夢》第五十八回的敘事轉(zhuǎn)向和回目聚焦同性戀愛,是實現(xiàn)“大旨談情”總體構(gòu)思的重要布局。賈寶玉由此完成了對“情”的超越性精神本體的認識。程本對脂本的刪改,導(dǎo)致寫實表意功能的弱化。

一、敘事轉(zhuǎn)向

《紅樓夢》第五十八回的情節(jié)轉(zhuǎn)向,創(chuàng)造了小說新的廣闊藝術(shù)空間。

《紅樓夢》繼承章回小說傳統(tǒng),各回情節(jié)之間大多緊相銜接。第五十八回卻比較特別,開頭接過上回,三言兩語收束,隨即以一大段概述文字,為轉(zhuǎn)向作鋪墊。主要內(nèi)容,一是老太妃去世(第五十六回開頭有老太妃病的預(yù)敘),賈母等命婦皆須入朝隨祭,只得留下尤氏李紈管理家務(wù);二是因國喪禁筵宴音樂,賈府家庭戲班解散。這兩件事又內(nèi)在關(guān)聯(lián)。前者暗示國事與家事的牽聯(lián),實際上是后來元妃病逝與賈府衰敗關(guān)聯(lián)的預(yù)伏;后者則是家事與情事的內(nèi)在關(guān)聯(lián),管理松弛、家政混亂、女伶為婢,眾多小人物走到前臺,大觀園里種種矛盾錯綜交織。由此,小說敘事方向發(fā)生了重要轉(zhuǎn)變,從上層貴族轉(zhuǎn)到下層奴仆,特別是進入大觀園的童奴女伶,成為敘事焦點。從五十八回到六十一回,是《紅樓夢》寫小人物最多最出色的篇章。而芳官藕官等主要女伶命運描寫,一直延續(xù)到前八十回的七十七回。把上層敘事和下層敘事連接起來的貫串性人物,則是身處上層卻對下層深懷同情的貴族公子賈寶玉。

女伶是《紅樓夢》中一個特殊奴婢群體。她們年齡幼小,進入賈府前,生活于比較開放自由的平民社會,在昆曲戲班里,長期接觸和表演流行的才子佳人戲劇。耳濡目染,使得她們中一些人更容易早熟,萌發(fā)情愫。來到賈府后,她們以技藝為家主提供特殊服務(wù)。雖然身份卑微,然而特殊技藝尚能使其養(yǎng)尊處優(yōu),有的還發(fā)展出獨立人格個性(如齡官)。戲班解散成為女伶命運的轉(zhuǎn)折點。微弱的優(yōu)勢完全喪失,能走的走了,多數(shù)不能走的分到各處成為丫鬟,“也有說父母雖有,他只以賣我們?yōu)槭拢@一去還被他賣了;也有父母已亡,或被叔伯兄弟所賣的;也有說無人可投的;也有說戀恩不舍的”。外面的世界更加悲慘,但留下的日子也并不好過。一方面,她們處于比一般小丫頭更受人歧視的地位。連趙姨娘都如此辱罵:“你是我銀子錢買來學(xué)戲的,不過娼婦粉頭之流,我家里下三等奴才也比你高貴些的!”這不能不激起她們的本能反抗。在失去家庭溫暖和外在關(guān)愛的情況下,更加珍惜情誼,抱團取暖。另一方面,她們來自市井,生性活潑好動,擅長唱曲表演,卻缺少貴族家庭需要的家務(wù)技能和習(xí)慣教養(yǎng),而多一些散漫野性。特點和弱點都很突出。從保守觀念看來,“大概不安分守理者多。”引起其他奴仆,尤其是園內(nèi)承包利益守護者婆子們不滿。可以說,她們進入大觀園,成為丫鬟群體中的另類,沖擊原來的規(guī)矩秩序,激蕩出新的生活浪花。這樣一個身份至卑、年齡至幼、個性突出的弱勢群體受欺壓的現(xiàn)實,更加激起了主張“世法平等”的賈寶玉“物不平則鳴”的仁愛情懷,由此演出了一系列有聲有色意蘊無窮的動人故事。

就具體情節(jié)而言,五十八回主要寫了幾件事:寶玉病后出門;藕官燒紙風波;芳官洗頭風波;寶玉向芳官詢問藕官故事。這里兩條線索:一條是女伶與婆子的關(guān)系;一條是女伶之間及其與賈寶玉的關(guān)系,都向后延伸出一系列事件。

前一條線揭露底層的噬利與欺壓。欺負藕官芳官的婆子竟然都是自己的干媽。藕官燒紙痛哭,要把她拉去見“奶奶”的是夏婆子,克扣芳官的是春燕的母親何媽。其實,姐妹倆都是賈府的世代家奴,但她們對無家可歸的女伶沒有絲毫同情憐憫,反而借干媽的身份肆行欺辱。遇到反抗,又動用倫理權(quán)威壓迫。這就難怪盡力保護她們的寶玉會恨恨地說:“這些老婆子都是些鐵心石頭腸子!”春燕說:“只說我媽和姨媽,他老姊妹兩個,如今越老了越把錢看的真了。”作者在家族盛衰即家事主題的描寫中,在批判上層“安富尊榮”的同時,對下層邊緣群體以利相噬導(dǎo)致良知淪喪極其痛心,以此為起點在以下幾回中給以深刻的暴露,這是一種包含人性關(guān)懷的藝術(shù)匠心安排。

但本回的故事主體是后一條線,是緊承五十七回“木石情緣”并與其相互輝映的女伶間的“假鳳虛凰”故事。主旨是對同性情愛的肯定和理解。從“假鳳泣虛凰”到“真情揆癡理”,賈寶玉完成了對“情”的精神本體的認識。這是作者“大旨談情”整體構(gòu)思的又一重要布局。關(guān)于這一點,還很少有人關(guān)注。本文擬重點論述。

二、回目聚焦

第五十八回的情節(jié)轉(zhuǎn)向,在“情事”主題上呈現(xiàn)與五十七回藕斷絲連的特點。

第五十七回“慧紫鵑情辭試忙玉慈姨媽愛語慰癡顰”以極為動人的筆墨描寫了寶黛的生死之戀,第五十八回卻峰回路轉(zhuǎn),別開天地。這回敘事內(nèi)容比較繁雜,但回目“杏子陰假鳳泣虛凰茜紗窗真情揆癡理”卻只聚焦一件事,即以藕官燒錢紙為線索和懸念引出的女伶童奴的同性之戀,以及此事在寶玉心中的回響。這是與寶黛異性戀相對應(yīng)的另類戀愛。“假鳳泣虛凰”是因,“真情揆癡理”是果。“假鳳虛凰”是故事主體,“真情癡理”為內(nèi)在思理。由因及果,一脈相連。一般回目皆以對句寫兩事,概括本回內(nèi)容。全書中唯獨此回目以對句總一事,這種著意聚焦顯示了作者的高度重視和精心布局。

查各版本此回回目,大同小異。庚辰本、己卯本、蒙府本(補配)、俄藏本、夢稿本均作“杏子陰假鳳泣虛凰 茜紗窗真情揆癡理”;甲辰本作“杏子陰假鳳泣虛鵉茜紗窗真情揆癡理”;戚序本作“杏子陰假鳳泣虛凰 茜紅紗真情揆癡理”。這說明在作者修改和作品傳抄過程中,這種剪除枝蔓突出主體的回目藝術(shù)構(gòu)思是穩(wěn)定未變并得到認同的。

“真假”二字,是《紅樓夢》的基本語詞符號。“將真事隱去,用假語村言”,“假作真時真亦假”,假賈真甄,內(nèi)涵異常豐富。但在回目中,用“真假”二字,全書僅第五十八回一次,且含義獨特。

“杏子陰假鳳泣虛凰 茜紗窗真情揆癡理”,這一回目揭示了一種為世俗否定的感情形態(tài)與作者肯定的價值內(nèi)容之間的深刻聯(lián)系。

紅研所校注本釋“假鳳虛凰”云:“——因藕官和菂官在戲中扮演夫妻,在生活中也儼若夫妻,但她們都是女孩子,故稱‘假鳳虛凰’。”

正確無誤。但可以看出對實質(zhì)性概念“同性戀愛”的有意回避。這是一個敏感話題。

本來,同性戀和異性戀都是出自人性本能的感情形態(tài)。古代雖無同性戀概念,但性取向不同是人性的客觀存在。只是由于同性戀取向另類和性觀念混亂,長期被歧視誤解甚至污名化色情化,所謂“龍陽之興”就是污名化色情化的典型例子。

曹雪芹是人類精神命運的關(guān)懷者和思考者。他以同樣的仁愛情懷關(guān)注異性和同性的各種情感關(guān)系。《紅樓夢》的第一個愛情婚姻悲劇的男主角,就是具有明顯同性戀傾向的馮淵(諧音“逢冤”)。他“酷愛男風,最厭女子”,卻對被拐賣的英蓮一見鐘情,并發(fā)誓再不交接男子,也不再娶。然而,這樣一位能“定情于一人”的好男人卻被既霸占女性,又玩弄男性的豪富紈绔薛蟠打死。很明顯,“薄命女偏逢薄命郎”的故事,不只是為了寫英蓮(香菱)的不幸,也包含著對同性戀者命運的關(guān)懷。

曹雪芹在第五回借警幻仙姑之口闡述“淫雖一理,意則有別”,劃分“意淫”(癡情)與“皮膚濫淫”的界限,作為其“情觀”的基本綱領(lǐng)。

以此統(tǒng)領(lǐng),他描寫了寶玉與秦鐘、蔣玉菡、柳湘蓮、北靜王等的同性情誼,如與秦鐘“戀風流情友入家塾”,秦鐘病重時置元春封妃于不顧,前往臨終訣別;與蔣玉菡初見便交換汗巾,挨打不悔等;也寫到這些俊俏男子之間“惺惺惜惺惺”的相互愛慕(如北靜王與蔣玉菡、柳湘蓮與秦鐘之交)等等。同時,他也描寫了薛蟠借上書塾玩弄金榮香憐玉愛等男童的“龍陽之興”;描寫了賈珍,璉,蓉等包括同性在內(nèi)的淫亂不堪;甚至描寫了兩類人的沖突,如薛蟠調(diào)情遭柳湘蓮?fù)创颍纬擅莱篚r明映照。所有這些,都是為了劃清“意淫”(癡情、真情)與“皮膚濫淫”的界限。其實質(zhì),乃是為同性情誼和同性戀正名。

應(yīng)該說,這才是曹雪芹“假鳳虛凰”意象和故事的心理動因,并成為作者“大旨談情”總體構(gòu)思的重要組件。鳳凰是古代傳說中象征祥瑞的神鳥,從《詩經(jīng)·卷阿》“鳳凰于飛,翙翙其羽”,《尚書·益稷》“簫韶九成,鳳凰來儀”以及《楚辭》《莊子》的高貴意象,到《左傳》以“鳳凰于飛,和鳴鏘鏘”喻美好婚姻,再到傳說司馬相如借彈琴曲《鳳求凰》表達熱烈愛情,鳳凰意象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淀。曹雪芹繼承這份珍貴遺產(chǎn),創(chuàng)造“假鳳虛凰”為同性戀張目,并把這一優(yōu)美深閎而又帶有悲劇性的意象獻給身份卑賤的童伶女奴。這是一種詩意化的構(gòu)想。

“假鳳虛凰”的同性戀愛故事,是本回的故事主體,但在小說中并未有正面描寫。它是通過清明節(jié)藕官燒紙祭奠引出懸念,直到回末芳官敘說側(cè)面介紹完成的:

這里寶玉和他只二人,寶玉便將方才從火光發(fā)起,如何見了藕官,又如何謊言庇護,又如何藕官叫我問你,從頭至尾,細細的告訴他一遍,又問他祭的果系何人。芳官聽了,滿面含笑,又嘆一口氣,說道:“這事說來可笑又可嘆。”寶玉聽了,忙問如何。芳官笑道:“你說他祭的是誰?祭的是死了的菂官。”寶玉說道:“這是友誼,也應(yīng)當?shù)摹!?/p>

芳官笑道“那里是友誼?他竟是瘋傻的想頭。說他自己是小生,菂官是小旦,常作夫妻。每日里那些曲文排場,皆是真正溫存體貼之事,故此二人就瘋了。雖不做戲,尋常飲食起坐,兩個人竟是你恩我愛。菂官一死,她哭的死去活來。至今不忘,所以每節(jié)燒紙。后來補了蕊官,我們見他一般的溫柔體貼,也曾問他得新棄舊的。他說,這又有個大道理。比如男子喪了妻,或有必當續(xù)弦者,也必要續(xù)弦為是。便只要不把死的丟過不提,便是情深意重了。若一味只是因死的不續(xù),固守一世,妨了大節(jié),也不是理,死者反不安了。你說可是又瘋又呆?說來可是可笑?”

芳官沒有想到,這番“可笑又可嘆”的話,卻引起寶玉的強烈共鳴和極大震撼:

寶玉聽說了這篇呆話,獨合了他的呆意,不覺又是歡喜,又是悲嘆,又稱奇道絕,說:“天既生這樣人,又何用我這須眉濁物玷辱世界。”

接著,他囑咐芳官轉(zhuǎn)告藕官:“以后斷不可燒紙錢。”

芳官是藕官的朋友,也是唯一了解藕官故事的局外人,卻譏笑她們“又瘋又呆”,“可笑”。因為她無法理解,同性之間有超越友誼的“你恩我愛”,而且所愛者故去后,有新歡而又不忘舊情。這反映世俗眼光對“假鳳虛凰”的否定和“真情”追求者的孤立。

然而寶玉不但在不知內(nèi)情時出自本能地保護藕官,而且在知情后,對芳官對藕官的非議,他做出完全不同的反應(yīng)。這表明寶玉與世俗觀念的對立,對“假鳳虛凰”的完全理解和接受。藕官的“呆話”,合了寶玉的“呆意”,意味著“木石情緣”和“假鳳虛凰”的不同情感形態(tài)實現(xiàn)了“真情癡理”的完全溝通。

沒有俗筆和穢筆,同“木石情緣”一樣,“假鳳虛凰”也是一種純真圣潔的感情,“你恩我愛”,“溫柔體貼”。然而,它們都為世俗所不解、不容,同樣孤獨無助。

比較起貴族子女的“木石情緣”,“假鳳虛凰”因為是卑賤者的“無果之花”,要承受外在奴役和世俗觀念雙重惡的壓迫,更有絕望之痛。

在這個冰冷無情的世界里,理解就是最大的溫暖和支持。這就是賈寶玉與藕官隔空對話的意義。

這是賈寶玉的聲音,也是曹雪芹對同性戀者發(fā)出的聲音,也就是本回回目嵌入“真假”二字的意義。

當然,寶玉的同情和作者的詩性用筆,并不能改變“假鳳虛凰”的命運。和“木石情緣”的主角賈寶玉一樣,藕官和蕊官最終也都遁入空門。

只是,人們在思考《紅樓夢》“情”的悲劇意義時,總是有意無意地放過了“假鳳虛凰”這個閃光點。

三、內(nèi)省自否

賈寶玉對“假鳳虛凰”的反應(yīng)方式和強度耐人尋味。

賈寶玉對他所傾慕的美,對他所服膺的真理的崇拜是極為強烈而無條件的。這突出表現(xiàn)在具有其情感和思維特質(zhì)的內(nèi)省自否態(tài)度上。在小說中,我們多次聽到這種聲音,那是女性美(包括具有女性氣質(zhì)的男性)使他傾倒的強烈反應(yīng):

第七回第一次見到秦鐘“粉面朱唇,身材俊俏,怯怯羞羞,有女兒之態(tài)”時:

(寶玉)心中似有所失,癡了半日,自己心中又起了呆意,乃自思道:“天下竟有這等人物,如今看來,我竟成了泥豬癩狗了!”

第十九回第一次到襲人家,看到她的姨妹,不由贊嘆,回家后向襲人說道:

我不過是贊他好,正配生在這深堂大院里,沒的我們這種濁物倒生在這里。

第四十九回寶琴等來到賈府,一批新人進入大觀園,寶玉不勝贊嘆:

老天老天,你有多少精華靈秀,生出這些人上之人來!可知我井底之蛙……

鮮明的平等觀念和人本位意識,必然導(dǎo)致對貴族等級制度和貴族身份的自我否定。

這次聽了芳官所述藕官故事,寶玉竟“又是歡喜,又是悲嘆,又是稱奇道絕”,反應(yīng)更為強烈。又說此話:

天既生這樣人,又何用我這須眉濁物玷辱世界。

但仔細讀來,這些描寫并非簡單的重復(fù)。如果說,前面幾次自否,是一種對美的偶像崇拜,那么,這次反應(yīng)卻表現(xiàn)為對真理(“真情癡理”)的崇拜,令他折服的,是“這樣人”的所作所為所言語的真理性認識的力量。

賈寶玉話語中的“這樣人”是指什么人?

是敢于沖破世俗偏見追求愛和深悟愛的真諦的人,是“假鳳虛凰”故事主角的童伶女奴。

在這一點上,“這樣人”的所作所為所言語為“木石情緣”所遠不及。寶黛敢愛卻不敢追求愛的實現(xiàn),黛玉甚至害怕愛的表白,忍受著愛的痛苦折磨,更不用說去享受愛的幸福,領(lǐng)悟愛的真諦。

王夫人說她們“裝丑弄鬼”,是“狐貍精”,趙姨娘罵她們“不過娼婦粉頭之流”,連同樣來自蘇州的林黛玉,都為把她“比戲子”而大動肝火——然而,她們卻是封閉的大觀園里真正的春的使者。

這些貧寒之家的孩子,呼吸了晚明以來商品經(jīng)濟市民文化的新鮮空氣,特別接受著優(yōu)秀愛情戲曲及其表演實踐的滋養(yǎng),成為人性覺醒和個性覺醒的先行者。在一定意義上,也是貴族子女寶黛人性覺醒和個性覺醒的引路人。

茗煙弄來的傳奇腳本《西廂記》催開了寶黛內(nèi)心潛伏待萌的愛情之花;梨香院傳出的《牡丹亭》艷曲喚醒了林黛玉的青春芳心;“齡官畫薔”讓賈寶玉感受了異性癡戀,也是齡薔之戀讓賈寶玉懂得了“人生情緣,各有分定”,堅定了在“木石”與“金玉”間的選擇態(tài)度。

現(xiàn)在,又是“假鳳泣虛凰”讓賈寶玉“真情揆癡理”,完成了情觀的認識。

所以,賈寶玉為之傾倒:“天既生這樣人,又何用我這須眉濁物玷辱世界。”這已不是幼稚單純的女性美崇拜,而是帶著成長軌跡的貴族公子自我批判的時代先聲了。

四、真情癡理

現(xiàn)在,我們進一步研討本回的主旨“真情揆癡理”。

細讀文本,可以體會到,所謂“真情癡理”,就是賈寶玉獲得的“情觀”認識,“揆”就是他獲得認識的思考過程。

這種“情觀”認識包含以下內(nèi)容:

“情”的所有形態(tài):友誼、戀愛(包括同性戀愛)、恩愛婚姻(包括再婚),都是值得肯定和應(yīng)該被接受的; “情”的本質(zhì)內(nèi)涵,是“誠心”即自我的真情和對所愛者的感情奉獻,是“敬”即對對方感情和人格的尊重; 反對“情”的物質(zhì)化等級化形式化,回歸和實現(xiàn)“情”的平等精神本體。

這是賈寶玉的情觀,也是曹雪芹借以表達的自己的情觀。其核心,是“情”的精神本體。這種精神本體,就是超越性別、婚姻,超越現(xiàn)實物質(zhì)和等級制度等一切形式的潔凈“誠心”,但它為當時社會所難以接收,反被看作“呆”“傻”,因而是“癡理”。

就賈寶玉而言,他的“情”觀,從警幻仙姑夢中“意淫”之教和性的啟蒙,直到“真情揆癡理”對“情”精神本體認識的完成,經(jīng)歷了從朦朧到成熟的過程。作者對此做了清晰描述。我們可以看到,比較警幻仙姑“好色即淫,知情更淫”的“情”“淫”難分,它更強調(diào)“情”的精神層面和精神本質(zhì)(“你恩我愛”“情深意重”“誠心”“敬”),顯然是一種超越和進步。

由此,我們看到作者的精心布局:第五十七回寫寶黛的生死之戀和第五十八回寫藕官等的同性之戀,是在一個“情”的太陽下的相互輝映,或者說,后者是對前者的重要補充。完整的體現(xiàn)“情”的豐富形態(tài)和作者的博大情懷。

同時,“真情揆癡理”中以“情”揆“理”的觀念,又是對至真純情的一種補充。藕官在菂官死去后,與蕊官的“一般溫柔體貼”,和她對男子續(xù)弦仍可“情深義重”的議論,實際上是對“從一而終”的情感偏執(zhí)和禮教節(jié)烈觀的否定。寶玉的贊許,顯示出作者開明理性的情感態(tài)度。

后文將會論述,藕官和寶玉的議論,則體現(xiàn)了“揆癡理”的“揆”即理性思考的過程。

可以說,“理”即理性的介入和補充,才最后完成了賈寶玉對“情”的認識和態(tài)度,也才完成了曹雪芹在《紅樓夢》中情觀的表述。

這種認識和表述,是對晚明以來主“情”思潮的繼承和發(fā)展。湯顯祖倡“情至”論,《牡丹亭題記》云:“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fù)生者,皆非情之至也。”賈寶玉認可的情觀,反對“分出等例,各式各例”的等級制度,強調(diào)“世法平等”“情深意重”的“真情癡理”,以“情”揆“理”,以“理”融“情”,體現(xiàn)主“情”思潮已經(jīng)從浪漫走向成熟,在廣度和深度上都得到開拓。

曹雪芹刻意把賈寶玉塑造成“情不情”的“今古未見之人”(己卯本第十九回批語),一個重要意圖,就是把“情”從單純狹隘的兩性之愛拓展到人類情感世界(包括異性和同性)的方方面面,進行更深層次的社會反映和哲理思考。賈寶玉的情感歷程和情感世界極為豐富,他有刻骨銘心的戀愛,也有舉案齊眉而不忘舊情的婚姻,有相互傾慕的同性交契,也有疑似“涉性”“涉同”的少時美婦膩友,更有一片癡心體貼的種種情感放射和延伸。但不管是哪種情,也不管其對象存逝,他都能做到“誠心”二字。在同藕官的隔空對話里,他特別提到自己:

你瞧瞧我那案上,只設(shè)一爐,日夜焚香。他們皆不知緣故,我心里卻各有所因。

“他們”(按:指怡紅院諸人)不知寶玉心中秘密,從文本內(nèi)容中,我們卻可以知曉,他“日夜焚香”“各有所因”者,是在此前死去的秦鐘、金釧等人,也許包括秦可卿。總之,他們在寶玉心中,都是不能舍棄不能忘懷之人。

毋須去一一做倫理評判,不是純而又純,但卻真而又真。寶玉確是一位有著佛性善根的“情之圣者”。寶玉的“情”史,就是一位少年的青春史,人性美善的成長史。同時,也是作者的自我心靈史。

這段“真情揆癡理”不只是從“假鳳泣虛凰”就事論事,而且還是“木石情緣”的“草蛇灰線”,具有暗示寶黛釵愛情婚姻結(jié)局處理的意義。根據(jù)《紅樓夢》“懷金悼玉”的意旨,和《紅樓夢曲》“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等曲詞,以及脂硯齋批語提供的線索,我們大底可知作者未完成作“黛死釵嫁”的構(gòu)思,絕不同于今本一百二十回“釵嫁黛死”的描寫。它呈現(xiàn)出另外一種悲劇性,可惜人們已無法看到其完成文本了。

需要補充的是,這既是為“木石情緣”伏筆,也是作者自吐衷曲。脂批早就指出二者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以頑石草木為偶,實歷盡風月波瀾,嘗遍情緣滋味,至無可如何,始結(jié)此木石因果,以泄胸中悒郁。”(甲戌本第一回眉批)作者不但有苦痛的戀愛史,也有難忘舊情的再婚史。敦誠《挽曹雪芹》詩句“新婦飄零目豈瞑”,就透露了其間信息。

可見,曹雪芹不但是“情”的偉大描寫者和思考者,也是“情”的追求者和實踐者。也正因為曹雪芹有勇敢的追求和實踐,他才能成為偉大的描寫者和思考者。

五、“事體情理”:版本評析之一

在《紅樓夢》的流傳過程中,第五十八回不同版本出現(xiàn)了一些異文。其中最重要的是脂本與程本的異文。由于以庚辰本為前八十回主要底本的百二十回本《紅樓夢》是當前的普及本,而程高本是過去近二百年的《紅樓夢》流行本。兩峰并峙,二水分流。而版本選擇事關(guān)閱讀研究,學(xué)界又尚存不同意見,因此,比較這兩個版本是很有意義的。

本回文字,程甲本與程乙本完全一致。脂評本(己卯、庚辰、戚序等)基本一致,略有差異。如果我們把庚辰本(己卯同)作為端點,程乙本(程甲同)作為終點,審視這一演變過程,大體是:

首先,戚序本(簡稱“戚本”)將“菂官”改名為“藥官”。胡文彬先生指出:“菂官與藕官二人的名字均與荷花有關(guān)。荷根曰藕,荷花結(jié)實為蓮房(又作蓮蓬),其子學(xué)名為菂或稱蓮菂。”這種同根同命的關(guān)系,用于二人同性相戀的比喻是極為貼切的。改為“藥官”則意境全無了。但這種改易卻為甲辰本及程本所繼承。

甲辰本開始出現(xiàn)明顯刪改異文。主要是刪改了回末寶玉關(guān)于勿燒紙錢的議論,為夢稿本和程本繼承(見后文)。

夢稿本改文與程本完全一致。“夢稿本的形成,最早出于程偉元之手”,從稿本可以看得出,這一部分的抄本底本屬己卯庚辰本系統(tǒng)。

因此,我們可以認定,就第五十八回而言,異文主要出于程本對脂本(庚辰本)的修改。

本文不擬全面評價程本對脂本修改的是非功過。僅從第五十八回故事主體看,這種修改明顯是不妥當?shù)摹0l(fā)生錯誤的原因:一是由于不明事體情理;二是由于不解作者用意。茲分論之。

“取其事體情理”是曹雪芹《紅樓夢》的創(chuàng)作原則。所謂“事體情理”,應(yīng)指人物性格、情節(jié)和細節(jié)情境等敘事內(nèi)容的內(nèi)在邏輯的合理性。

且看寶玉護庇藕官燒紙擺脫婆子糾纏,婆子離開后的敘事。庚辰本的文字是:

這里寶玉問他:“到底是為誰燒紙?我想來若是為父母兄弟,你們皆煩人外頭燒過了。這里燒這幾張,必有私自的情理。”藕官因方才護庇之情感激于衷,便知他是自己一流(戚本作“派”)的人物,便含淚說道:“我這事,除了你屋里的芳官并寶姑娘的蕊官,并沒有第三個人知道。今日被你遇見,又有這段意思,少不得也告訴了你,只不許再對人言講。”又哭(戚本作“笑”)道:“我也不便和你面說,你只回去背人悄問芳官就知道了。”說畢,佯常而去。寶玉聽了,心下納悶……

在這段文字中,寶玉詢問藕官,有關(guān)切的口吻,有自己的分析推斷,完全合乎賈寶玉慣于關(guān)心體貼女孩的性格。但程本改作“為誰燒紙?恐非父母兄弟,定有私自的情理”,就變成了咄咄逼人的責問語氣和武斷的主觀推論,那里還有“情不情”的意味?明顯不妥。

難點在“佯常而去”四字。藕官哭著說完話,怎么會“佯常而去”呢?《漢語大詞典》釋:佯常,又作“揚長”,“大模大樣地離開的樣子”。也許因為費解,紅學(xué)所校注本在此未作注釋。而程本改為“怏怏而去”,合適嗎?

筆者嘗試就其“事體情理”做出解釋。

從前文描寫中可以看出,藕官是一個用心縝密而情緒變化很快的女孩子。在燒紙事件中,她從受婆子糾纏,緊張?zhí)淇蓿玫綄氂癖幼o后,“轉(zhuǎn)憂成喜”到反過來“益發(fā)得了主意,反倒拉了婆子要走”,致婆子求饒。這就是藕官性格的“事體情理”。細讀她與寶玉的這段對話,也可以感覺藕官的心理情緒變化,剛才“含淚”說要告訴寶玉,忽然又“哭”著說不便當面告訴,作者沒有直接描寫她的心理狀態(tài)即所思所想,而是間接的通過兩次話語內(nèi)容的變化傳達出來。其原因,究竟是因為情感另類難以啟齒,還是恐怕寶玉難以接受(連芳官都覺得可笑可嘆),作者也沒有明說,留下了敘述空白。可以想象,從準備說到不愿說,當藕官對寶玉表明態(tài)度后,此時她既擺脫了婆子的糾纏可能帶來的可怕后果,又下決心回避了當面自我陳述的難以為情,心情已經(jīng)完全放松,“佯常而去”就是很自然的了。相反,如果改成“怏怏而去”,那才說不過去。《漢語大詞典》釋“怏怏”為“不服氣或悶悶不樂的神情”,藕官有什么不服氣或悶悶不樂的事情呢?而寶玉從期待聽到藕官自述,到突然被拒絕,又眼見藕官“佯常而去”,自然不免“心下納悶”了。這樣,才合乎“事體情理”。

在“真情揆癡理”部分,程本還有兩處錯改。

寶玉向芳官詢問時,庚辰本寫芳官“滿面含笑,又嘆一口氣,道:‘這事說來可笑又可嘆。’”程本改為“眼圈兒一紅,又嘆一口氣,道:‘這事說來,藕官兒也是胡鬧。’”。“滿面含笑,又嘆一口氣”的表情與芳官對此事“可笑又可嘆”的看法完全對應(yīng)。芳官年紀最小,對這種超乎友誼的情感不理解,是合乎其性格情理的。相反“眼圈兒一紅”倒不可解了。因為“假鳳虛凰”故事主體是真情而不是悲哀。況且依其改文,芳官既認為藕官“胡鬧”,又怎么會“眼圈兒一紅”呢?

更大的錯誤是對寶玉強烈反應(yīng)的描寫的修改。庚辰本寫道:“寶玉聽說了這篇呆話,獨合了他的呆意,不覺又是歡喜,又是悲嘆,又稱奇道絕,道:‘天既生這樣人,又何用我這須眉濁物玷辱世界。’”而程本改為:“寶玉聽了這篇呆話,獨合了他的呆性。不覺又喜又悲,又稱奇道絕。”不但把生動描寫寶玉心態(tài)的連續(xù)三個排比短語縮成兩個,大大降低了表達的強度,而且把寶玉后面兩句很重要的話語刪去。這真是點金成鐵了。須知,原文此處的內(nèi)省自否式話語正是最典型的賈寶玉思想性格表現(xiàn)。賈寶玉在受到強烈心靈震撼時,產(chǎn)生內(nèi)省自否,表現(xiàn)出一種十分可貴的平等意識和自我批判精神,而這次,身份卑賤的女伶童奴的“假鳳虛凰”故事所表現(xiàn)的“真情癡理”對怡紅公子心靈的征服,更具有深刻性和震撼力。然而,程本卻對此完全不理解,斷然刪去,曹公九天有靈,當作何感想?

六、“誰解其味”:版本評析之二

程本對脂本第五十八回改易不當?shù)牧硪辉蚴遣焕斫庾髡叩膶懽饔靡猓貌芄约旱脑挘褪遣弧敖馄渲形丁薄?/p>

這在“真情揆癡理”部分表現(xiàn)得十分突出。

客觀地說,就文字而言,程本比較簡潔順暢,便于大眾閱讀。但程本刪去了脂本中的許多重要內(nèi)容,除了把寶玉話中帶有時代色彩的“友誼”一詞改為傳統(tǒng)詞語“朋友”,以及寶玉的內(nèi)省自否之語外,特別大量刪削了藕官和寶玉話語里的議論成分。現(xiàn)錄有關(guān)原文如下,以資比較。

其一,刪去芳官轉(zhuǎn)述藕官話語里的議論成分。庚辰本見前引,程本文字是:

后來補了蕊官,我們見他也是那樣,就問他:“為什么得了新的就把舊的忘了?”他說:“不是忘了,比如人家男人死了女人,也有再娶的,只是不把死的丟過不提就是有情分了。”你說他是傻不是呢?

其二,刪去寶玉話語中的發(fā)揮議論,這一段刪削最多。現(xiàn)分別引出。脂本(庚辰本)文字是:

以后斷不可燒紙錢。這紙錢原是后人異端,不是孔子的遺訓(xùn)。以后逢時按節(jié),只備一個爐,到日隨便焚香,一心誠虔,便可感格了。愚人原不知,無論神佛死人,必要分出等例,各式各例的。殊不知只一“誠心”二字為主。即值倉皇流離之日,雖連香亦無,隨便有土有草,只以潔凈,便可為祭,不獨死者享祭,便是神鬼也來享的。你瞧瞧我那案上,只設(shè)一爐,不論日期,時常焚香。他們皆不知原故,我心里卻各有所因。隨便有清茶便供一鐘茶,有新水就供一盞水,或有鮮花,或有鮮果,甚至葷羹腥菜,只要心誠意潔,便是佛也都可來享,所以說,只在敬不在虛名。以后快命他不可再燒紙。

程本文字是:

以后斷不可燒紙。逢時按節(jié),只備一爐香,一心虔誠,就能感應(yīng)了。我那案上也只設(shè)著一個爐,我有心事,不論日期,隨便新茶新水(程乙本作“新水新茶”),就供一盞。或有鮮花鮮果,甚至葷腥素菜都可。只在敬心,不在虛名。以后快命他不可再燒紙。

從純粹敘事角度看,這種刪節(jié)似乎并沒有影響故事進程。但它卻是對《紅樓夢》話語體系特別是第五十八回話語系統(tǒng)完整性的破壞,因為它造成了“真情揆癡理”意義的懸空。

按照程本的刪改,只剩下“假鳳虛凰”故事敘述和寶玉勿燒紙錢的勸告,讀者能了解所謂“真情揆癡理”的“癡理”是什么嗎?能說出是怎樣“揆癡理”的嗎?

而依據(jù)庚辰本所寫,人們就能體會到,“真情揆癡理”乃是賈寶玉在“假鳳虛凰”故事及藕官議論的啟發(fā)下,對“情”完成的理性思考,是賈寶玉“情觀”的一次認識飛躍。被程本刪除的議論文字,正是實現(xiàn)“揆癡理”的手段。

曹雪芹在這里借藕官的話說“這又有個大道理”,就表明了要從更高的精神層面“揆癡理”的意圖。而藕官與寶玉隔空對話(通過芳官傳言實現(xiàn)),包括令他“稱奇道絕”的藕官的議論,和他自己的思考議論,則是完成“揆癡理”的理性過程。

可見議論成分,乃為實現(xiàn)主旨所必需。然而,刪改者不懂作者深意,“買櫝還珠”,令人不勝噓唏。

在議論部分中,作者的兩種手法特別值得注意。一是對各種思想資源的融合吸收,為我所用;二是通過“溢出”的議論直接表意。

程本的失誤正是由于“不解其味”。

一是不理解作者對思想資料融合吸收為我所用的藝術(shù)手段,任意刪削,導(dǎo)致思想意蘊的喪失。庚辰本文字所包含的思想信息是非常豐富的,從原始儒家、神佛宗教觀到晚明王學(xué)左派。如“友誼”一詞,從現(xiàn)知資料看,是晚明開始流行的。其中異端思想家李贄的《焚書》中《朋友篇》尤其著名。李贄稱道:“去華(潘去華)友朋之義最篤,故是《纂》(指潘著《訚然堂類纂》)首纂篤友誼。”用“友誼”代替朋友之義,有突出朋友在“五倫”中地位的時代新意。“雜學(xué)旁搜”的賈寶玉接受了李贄影響,所以在議論藕官時說“這是友誼,也應(yīng)當?shù)摹!比欢瘫痉炊幕亍芭笥选币辉~。

寶玉厭惡八股科舉,但并不反對儒家學(xué)說,特別是原始儒家,他用“孔子的遺訓(xùn)”為依據(jù)批評燒紙錢陋習(xí),這與他一貫尊孔的態(tài)度是一致的,也加強了批判世俗陋習(xí)的力量。議論中還借用了“誠”“敬”等儒學(xué)倫理修身基本概念,為“情”所用,闡述“心誠意潔”的情觀,其中王陽明的“誠是心之本體”(《傳習(xí)錄》上)尤其有直接影響。在婚姻問題上,作者雖用了包含傳統(tǒng)傳宗接代觀念的“大節(jié)”概念。但反對“孤守一世”,實際包含男女兩性,男子再婚與女子再嫁實為同理,其批判禮教節(jié)操觀的用意就很清楚了。所有這些思想資料,除個別詞語外,幾乎被刪削殆盡。

二是不理解作者寫實與表意相結(jié)合的藝術(shù)手段,片面刪削,導(dǎo)致表意功能的弱化。可以說,“真情揆癡理”一段,既描寫出賈寶玉對“情”的認識的飛躍,同時也寄托著作者自我情觀表達的意圖。前者是藝術(shù)寫實,后者是主觀表意。總的來說,主觀表意是通過藝術(shù)寫實實現(xiàn)的,但也有“溢出”的內(nèi)容。其具體表現(xiàn),就是人物語言中超出其性格情理邏輯的部分。這些“溢出”部分尤其成為作者直接表意的手段。被刪去的藕官議論和寶玉議論都有這種內(nèi)容。表面看,它們與人物年齡、教養(yǎng)、經(jīng)歷等并不完全吻合,而這正說明是作者在借他人酒杯,澆自己塊壘。藕官說“這又有個大道理”,特別是男子“孤守一世,妨了大節(jié)”的話,似非童伶口吻。前文已論,此處有暗示黛玉死后,寶玉與寶釵成婚甚至寶玉再娶之伏筆,且因曹雪芹逝世前有“新婦”,其借以自陳情懷的意思就更易體會了。至于寶玉關(guān)于祭奠形式的議論,其中“即值倉皇流離之日”幾句,絕非寶玉人生經(jīng)歷所能道及,更是作者有所寄托無疑了。寶玉批評燒紙錢是“后人異端”,“無論神佛死人,必要分出等例,各式各例的”,就是因為這種物質(zhì)化、形式化、等級化的儀式嚴重背離了“情”的精神本體,也背離了佛家“世(是)法平等”的要義。要求實現(xiàn)“情”的心靈化、潔凈化,正是作者回歸“情”的精神本體這一重要思考之本義所在。引孔子神佛,說“倉皇流離”,不但融合了各種思想資源,也融入了作者本人的家庭人生經(jīng)歷。雖為當時寶玉所無,卻為作者所有。可以想象,“歷盡風月波瀾”“倉皇流離”之苦的作者一瓣心香所祭奠,該有多少我們至今還不了解的浹髓淪膚之痛。而且寶玉對祭奠物質(zhì)化、形式化、等級化的批評,對心香的倡導(dǎo),還與前面大肆鋪張描寫的秦氏之喪、元春省親、除夕祭祖等遙相對應(yīng),暗含“情”對“禮”的批判,包括對家族衰敗歷史的反思,是一種大的思想布局。然而,所有這些深刻的表意內(nèi)容,在程本不復(fù)可見,只剩下寶玉勿燒紙錢的勸告了。

有必要指出,在敘事中摻入議論,是曹雪芹實現(xiàn)寫實與表意相結(jié)合的常用手法,且慣用“溢出”的議論直接表意。從純敘事學(xué),或者說故事的角度,它們?nèi)菀妆灰暈橘樄P,而被忽視,甚至遭到處理。庚辰本被刪削的例子不只第五十八回一個,另一個著名例證是第六十三回賈寶玉為芳官改名及由此所發(fā)議論,一千余字被統(tǒng)統(tǒng)刪去,在庚辰本發(fā)現(xiàn)以前,堙沒二百余年。對此,筆者已另有論述。

筆者不否定程本的優(yōu)點和歷史功績。從程高刻印本取代脂批手抄本,再到今天出現(xiàn)以庚辰本為前八十回底本配以后四十回程本“脂程合一”的完整普及本,以及各種版本影印出版研究的百家爭鳴,是紅學(xué)版本史進步的軌跡,“也是新時期紅學(xué)發(fā)展的標志性成果”。在無法得到曹雪芹手稿本的情況下,比較接近曹雪芹原著面貌且保存又較完整的庚辰本文本的價值是不可低估的。而囿于某種閱讀和思維定式,這種低估確實還嚴重存在。筆者相信,必要的版本辨析比較,將有助于我們走近曹雪芹,走進《紅樓夢》。

注釋

① 本文所引《紅樓夢》內(nèi)容和原文,除特別注明版本外,均據(jù)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紅樓夢研究所校注本《紅樓夢》,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82年版。

② 晚明以來,家班女伶一般由12 歲左右的角色齊全的12 個女孩組成,參見董昕《明清家班的興盛和昆曲的傳承》(《名作欣賞》2014年第14期)。

③ 參見《左傳·莊公二十二年》(《史記·田敬仲完世家》)。

④ 參見《玉臺新詠》卷九《司馬相如琴曲二首》,王實甫《西廂記》中“琴挑”折等。

⑤⑥⑦ 陳慶浩《新編石頭記脂硯齋評語輯校》,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1987年版,第349、18、18頁。

⑦ 敦誠《四松堂集付刻底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年版。

⑧ 參見《白先勇細說紅樓夢》前言《大觀紅樓》,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17年版。

⑨ 《戚蓼生序本石頭記》(影印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75年版。

⑩ 胡文彬《感悟紅樓》,白山出版社2010年版。

? 《甲辰本紅樓夢》第五十八回,沈陽出版社2006年版。

? 《乾隆抄本百廿回紅樓夢稿》杜春耕《夢稿本序》,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10年版。

? 本文所引庚辰本原文,據(jù)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紅樓夢研究所校注本《紅樓夢》,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82年版;程乙本據(jù)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57年版《紅樓夢》(程乙本);程甲本據(jù)北京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1987年版《紅樓夢》(程甲本)。

? 《漢語大詞典》第1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8年版,第1355頁。

? 《漢語大詞典》第7卷,第475頁。

? 李贄《焚書》卷5《讀史·朋友篇》,岳麓書社 1990年版。

? 參見劉上生《賈府早期家奴和包衣曹家之痛》(《曹雪芹研究》2017年4期)。

? 張慶善《讀紅樓,你選哪個本子》,《光明日報》2018年5月2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麻豆| 九九视频免费看| 欧美日韩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专区第19页| 凹凸精品免费精品视频| 在线观看免费黄色网址| 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97青草最新免费精品视频| 三级视频中文字幕| 2020最新国产精品视频| 曰韩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波多野吉衣一区二区三区av| av一区二区无码在线| 狠狠综合久久久久综| 亚洲妓女综合网995久久| 91青青草视频在线观看的|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对白优播| 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无码一级毛片免费| 国产又黄又硬又粗| 国产理论精品| 成人午夜视频网站| 日韩毛片在线播放|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伊人五月丁香综合AⅤ| 小蝌蚪亚洲精品国产| 亚洲V日韩V无码一区二区| 久一在线视频| 2021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 午夜日b视频| 国产后式a一视频| 久久窝窝国产精品午夜看片|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综合影院| 思思热在线视频精品| 欧美国产在线一区| 在线五月婷婷| 91精品人妻一区二区| 国产国产人成免费视频77777|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婷婷色在线视频| 日本久久网站| 香蕉蕉亚亚洲aav综合| 国产精品任我爽爆在线播放6080| 国产大片喷水在线在线视频 | 免费看黄片一区二区三区| 91po国产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成人午夜亚洲影视在线观看| 国内视频精品| 国产99在线| 亚洲成a人在线播放www|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嫩草研究院| 亚洲激情区| 国产精品女人呻吟在线观看| 欧美激情第一区| 香蕉久久国产超碰青草| 日本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一区91在线| 人人看人人鲁狠狠高清| 国产jizz|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 日本午夜三级| 久久国产精品77777| 2021国产精品自拍| 91视频青青草| 欧美成人在线免费| 国产人成乱码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不卡| 欧美福利在线观看| 小说区 亚洲 自拍 另类| 久久性视频| 99re热精品视频国产免费| 在线观看国产精美视频| 日韩 欧美 国产 精品 综合| 免费在线不卡视频| 久久伊人操|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日本不卡网| 国产永久无码观看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专区| 欧美一级黄色影院| 国产小视频a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