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 爾
1919 年5 月4 日,北京高校的3000 多名學生代表沖破軍警阻撓,涌上街頭,云集天安門,他們高呼“誓死力爭,還我青島”、“收回山東權利”、“拒絕在巴黎和約上簽字”、“廢除二十一條”、“外爭國權,內懲國賊”等口號,要求懲辦北洋政府段褀瑞內閣交通總長曹汝霖、幣制局總裁陸宗輿、駐日公使章宗祥。學生們痛打了正在曹汝霖家的章宗祥,火燒曹汝霖住宅。隨后,北洋軍閥政府頒布嚴禁抗議活動的公告,下令鎮壓學生運動。軍警出動并逮捕了學生代表32人。
1919 年1 月,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勝國在法國巴黎召開所謂的“和平會議”,中國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協約國之一,參加了會議。中國代表在和會上提出廢除外國在中國的勢力范圍、撤退外國在中國的軍隊和取消“二十一條”等正義要求,但巴黎和會不顧中國也是戰勝國之一,拒絕了中國代表提出的要求,竟然決定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德國在山東的權益源于1898年3月德國迫使清政府簽訂屈辱的不平等的《膠澳租借條約》,內容包括強租膠州灣及灣內各島,租期99 年等。日本以戰勝國的名義要求將德國在膠州灣的特權轉讓給它。和會的主持者法、英等代表竟然同意。此消息傳到國內,學生、工商業者、教育界和許多愛國團體紛紛通電,斥責日本的無理行徑,要求中國政府堅持國家主權。在這種情況下,參加和會的中國代表提交了關于山東問題的說帖,要求歸還中國在山東的德租界和膠濟鐵路主權,以及要求廢除“二十一條”等不平等條約。5月1日,北京大學的一些學生獲悉巴黎和會拒絕中國要求的消息,決定5月3日在北大法科大禮堂舉行全體學生臨時大會。臨時大會上學生代表發言,情緒激昂,號召大家奮起救國。最后定出四條辦法,包括5 月4 日齊集天安門示威的計劃,五四運動在這種情況下轟轟烈烈地爆發了。由此掀起了廣泛的全國性群眾斗爭。
繼5 月4 日的北京學生舉行示威游行,7 日,長沙各學校學生舉行“五七”國恥紀念游行,游行隊伍被湖南省督軍張敬堯派軍警強行解散。11 日,上海成立學生聯合會。14 日,天津學生聯合會成立。廣州、南京、杭州、武漢、濟南的學生和工人也給予支持。19 日,北京各校學生同時宣告罷課。天津、上海、南京、杭州、重慶、南昌、武漢、長沙、廈門、濟南、開封、太原等地學生,在北京各校學生罷課以后,先后宣告罷課,支持北京學生的斗爭。6 月,由于學生影響不斷擴大,學生抗議不斷遭到鎮壓。6 月3 日,北京數以千計的學生涌向街道,開展大規模的宣傳活動,被軍警逮捕170 多人。學校附近駐扎大批軍警,戒備森嚴。湖南長沙的第一師范、湘雅醫學校等二十個學校學生舉行總罷課。4 日,學生800余人被捕。為響應學生斗爭,3日以后,五四運動的中心由北京轉移到上海。5 日,上海工人開始大規模罷工。上海日商的紗廠、上海紗廠和商務印書館的工人全體罷工,參加罷工的有兩萬人以上。6日、7日、9日,上海的電車工人、船塢工人、清潔工人、輪船水手,也相繼罷工,總數前后約有六、七萬人。上海工人罷工波及各地,京漢鐵路長辛店工人、京奉鐵路工人及九江工人都舉行罷工和示威游行。6 日,上海各界聯合會成立,反對開課、開市。至此,五四運動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成為以工人階級為主力軍,包括有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參加的全國范圍的革命運動。運動中心也由北京移到上海。11 日,陳獨秀等人到北京前門外散發《北京市民宣言》,聲明如政府不接受市民要求,“我等學生商人勞工軍人等,惟有直接行動以圖根本之改造”,陳獨秀因此被捕。各地學生團體和社會知名人士紛紛通電,抗議政府的這一暴行。面對強大社會輿論壓力,曹、陸、章相繼被免職,總統徐世昌提出辭職。6 月12 日以后,工人相繼復工,學生停止罷課。1919 年6 月28 日,英美法日意等國簽訂了無視中國主權的《凡爾賽和約》,在國內民眾的強大壓力下,中國代表拒絕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
100 年前爆發的五四運動是以一批先進青年知識分子為先鋒、廣大人民群眾共同參與的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這種歷久彌新的偉大愛國主義精神,是我國幾千年來發展和進步的重要力量源泉。它孕育了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偉大精神。在五四運動中,革命青年為救亡圖存、振興中華奔走呼號,奮不顧身,表現出了高尚的愛國情操和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是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生動寫照,是中國人民前赴后繼斗爭的繼續和新的發展。在這場斗爭中,中國工人階級第一次以聲勢浩大的政治大罷工顯示出嶄新的戰斗姿態。
這次運動是中國革命由舊民主主義轉變為新民主主義的轉折點,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作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