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魯民
“黨和政府帶頭過緊日子,目的是為老百姓過好日子,這是我們黨的宗旨和性質所決定的?!苯衲? 月5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談起了“好日子”與“緊日子”的辯證法。
這句話既是對歷史經驗的總結,也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習近平指出:“過去我們黨靠艱苦奮斗、勤儉節約不斷成就偉業,現在我們仍然要用這樣的思想來指導工作?!睆木畬降募t米飯南瓜湯,到延安的黑豆飯窩窩頭,再到解放戰爭的小米加步槍,朝鮮戰場的一把炒面一把雪,都沒有擋住我們前進的步伐,反而是“艱難困苦玉汝于成”。今天,我們的條件比過去要好得多,但仍要發揚艱苦奮斗精神,黨和政府要帶頭過“緊日子”。
畢竟,國民收入這個大“蛋糕”在一定時期是個定數,不會發生明顯變化,有顯著增長,關鍵就看蛋糕怎么個切法,往哪邊傾斜。如果蛋糕還不夠大,大家不能都同時過上好日子,那就得有人暫且去過緊日子,該誰過呢?人民政府為人民,政府存在的全部意義,就是為了讓百姓過好日子。倘若需要一部分人過一段緊日子的話,毫無疑問當是政府官員。這是我們這個政府的宗旨和性質決定的——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平心而論,今天我們國富民強,物阜民豐,就是“緊日子”也差不到哪里去。對政府官員來說,“緊日子”無非是錢不能大手大腳地花了,而政府過“緊日子”省出來的經費,拿去支援經濟建設,將會產生積極作用,讓更多百姓過上好日子。而且,這種功德無量的大好事,會使政府威信更高,凝聚力更強,群眾就愿意自覺團結在黨和政府周圍,勠力同心,和衷共濟,向著“天天都是好日子”的目標奮力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