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王會聰
一項最新調查顯示,在中國面臨經濟下行壓力和經貿摩擦挑戰下,全球投資者對在華投資的需求仍然強勁,80%的受訪者表示希望在“未來12個月內”(該調查是在8月和9月進行的——編者注)增持中國投資,僅4%的人計劃減少對中國投資。
據英國《金融時報》11日報道,這一調查是英國經濟學人智庫受環球資產管理公司景順委托開展的,景順掌管著1.1萬億美元資金。
英國路透社稱,這份11日發布的報告名為《中國投資定位》,訪問了包括北美、亞太、歐洲、中東、非洲地區在內的411名資產所有人及專業投資者。他們管理的資產規模從5億美元至超過100億美元不等。
景順目前管理大約720億美元與中國有關的基金。該公司首席執行官弗拉納根表示,這一結果“出人預料”的調查是在今年8月和9月進行的,當時貿易戰前景比現在更不明朗,在預想中,人們對中國投資的情緒應該更負面。“坦白地說,他們對中國投資的高昂興趣超出我的預期。”弗拉納根說。
調查顯示,近90%的受訪者對中國有“專門的投資配置”,即只針對中國的、并非是對更廣泛的地區或新興市場等其他類別的投資。投資配置包括通過管理基金、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或者通過其他投資工具對股票、固定收益或另類資產進行具體配置。在其他沒有對中國有專門投資配置的10%受訪者中,約2/3表示仍然會通過全球、亞洲或新興市場貨幣籃子投資中國。
調查顯示,股票是最受機構投資者歡迎的資產類別,超過2/3的投資者直接配置中國A股在岸股票市場(北美高達82%)。
擁有對中國專門投資配置的受訪者為其配置設置了投資組合多元化、為內部團隊獲取經驗、尋求超額回報等多個目標,77%表示目標已經實現,21%表示言之過早。
另外,近3/4受訪者認為,中國經濟在未來一年內會更好,2/3受訪者表示,全球經濟狀況將好于當前。
弗拉納根表示:“中國經濟的蓬勃增長和持續致力于放寬市場準入,對國內及全球投資者而言,是一個重要且愈來愈具吸引力的機會。”《金融時報》稱,景順本身正計劃提升其與長城證券開展的一個合資項目中的股權,從49%增至占據多數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