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木
德國如今是食品安全做得最好國家之一。許多人不知道,真正推動了德國食品安全的是德國的一道叫“蘇爾澤”的名菜。這是一種用把各種豬頭肉、小牛蹄及動物的舌頭等下腳料做成的透明肉凍。它在100年前的漢堡還引發了一場騷亂,并催生了德國食品安全立法。
1919年6月的漢堡,第一次世界大戰已經結束,但政治和社會緊張局勢仍在繼續,食物短缺,許多老百姓幾乎買不起食物。一些肉類加工廠于是開始用家畜家禽的下腳料制作替代品。6月一名卡車司機裝著幾個大桶從小帝國街的一家工廠出來,其中一個桶不慎從車上掉落下來,一種“發臭的、糊糊的,無法定義質量”的東西流了出來。桶上寫著“營養美味的肉凍”“海勒公司出品”。這家工廠生產的肉凍由于在艱難時期不需憑卡供應,廣受歡迎。不一會兒,看熱鬧的人就聚集了兩百多,他們議論紛紛,難道這家肉類工廠用這種腐臭東西制作肉凍給大家吃?
群眾于是來到街上的海勒肉類工廠,發現成堆的動物皮,這些皮“被一層厚厚的霉菌覆蓋”。怒不可遏的人們將工廠老板拖離辦公室毆打,并帶其去市政廳,最后把他扔進湖里。
第二天,憤怒的民眾還沖擊了其他的肉類食品加工廠,在那里發現了腐臭的動物尸體。于是他們將斯達爾克工廠的員工押到市政廳廣場,讓員工舉起寫著“工人肉凍,一磅3馬克”的標牌。羅斯坎普工廠的廠長則被掛上一塊牌子,上面寫著“我是肉凍師傅”,并被迫當眾吞下本廠生產的肉凍。群情激憤的群眾還來到當地的戰爭食品供給局,強行搶走食品供給卡。同時,關于這些肉類工廠發現用動物尸體或老鼠內臟生產肉凍的傳聞四處流傳。漢堡的報紙也“火上澆油”,刊登報道稱在對多家肉凍廠的檢查中,發現了狗頭、貓頭、狗毛和貓毛等。憤怒的人們試圖沖擊市政廳,警方用催淚瓦斯等應對。
為了平息騷亂,柏林當局調集漢堡的志愿軍增援。這些志愿軍由退役軍人組成。6月24日晚上,戴著鋼盔的150名志愿軍向被近萬名群眾占領的市政廳進發。他們到達后向市政廳開槍射擊、投擲手榴彈等,造成許多人傷亡。抗議群眾把志愿軍卡車燒毀,并沖擊政府部門和監獄。25日,漢堡徹底失控。抗議人群扣押了志愿軍。當天,漢堡不得不請求柏林當局援助。數萬名軍人攜帶大炮、重機槍等武器來到漢堡。
7月1日,當局重新控制了漢堡,150名志愿軍軍人也被解救。軍隊還在漢堡實行戒嚴,抗議者被威脅“格殺勿論”。許多人被捕,但由于缺乏證據,大多數嫌疑人后被釋放。
歷史學家們普遍認為,當時的民眾將暴動工具化,并不是政治抗議,而是面對糧食供應短缺的起義。騷亂導致近百人喪生。不過,這次騷亂也推動德國食品安全法規的出臺。當年9月,漢堡參議院通過了一項新的食品法,該法強制食品制造商提供有關其成分的信息。食品企業的衛生檢查也得到了大大加強。肉凍廠老板也因其工廠不符合食品衛生要求,被法院判決三個月監禁,罰款1000馬克。
漢堡的食品法規還被推行到德國各地。騷亂過去了100年,至今德國涉及食品立法及相關條例已多達200多個,比如《食品和飼料法典》《添加劑許可法規》《食品可追溯條例》等。漢堡消費者保護中心的外墻上,至今仍掛著反映肉凍騷亂事件的大幅圖片,屋內則有食品安全歷史的展覽,時刻敲響著食品安全的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