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剛

“這一切都是咱們中核集團領導心系同心人民,堅持把廠子辦到同心縣,給我帶來了工作機會,讓我通過努力工作脫貧致富,我相信,我能……”前不久,中核(寧夏)同心防護科技有限公司車間主任馬梅給中核集團原董事長王壽君寫了一封感謝信。信中言辭真切、發自肺腑,字里行間充滿了對中核集團扶貧工作的感激之情。
“寫了扯、扯了再寫,反反復復好幾遍,又讓兒子讀了十幾遍,確定沒有錯別字了才寄出去。”馬梅害羞地說。
從那天開始,馬梅就像久旱盼甘霖一樣盼著回信。
沒過多久,一封來自中核集團的回信,跨越千山萬水,寄到了千里之外的中核(寧夏)同心防護科技有限公司。
“馬梅,有你的信。北京寄來的!”那天,車間縫紉工馬曉霞一路小跑將信送到馬梅手里。
那是一封寫自王壽君的回信。馬梅喜出望外,招呼姐妹們圍過來,而后大聲地讀起來信內容:來信中得知你和姐妹們的變化,我為你們感到高興和驕傲。今年,中核集團將繼續履行好央企責任,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不斷健全工作機制、提高扶貧成效,助力同心縣打好脫貧攻堅戰。希望你們再接再厲,靠勤勞的雙手擺脫貧困,過上幸福的生活……
“你怎么想到給王壽君寫感謝信?”記者好奇地問。
“就是想謝謝他們……”馬梅停頓了許久,平復心情后,打開了話匣子。
只是在新聞里見到過王壽君的馬梅,被這位面相慈善的長者所打動。“聽咱負責人說,原本這家公司不是建在同心縣的,就是王壽君等領導的堅持,才讓廠子辦到了咱這里,才有了讓咱走出大山,成為產業工人的機會。”馬梅說。
今年38歲的馬梅,有3個孩子,家里靠種幾畝薄地維持著光陰。結婚后,她一直在家相夫教子,沒有收入的馬梅只能看著公婆和丈夫的臉色過日子。馬梅回憶說:“有一次上街買了一件幾十塊錢的新衣服,回去就被婆婆數落了一頓,嫌棄咱一個伸手要錢的人,沒有把錢花在維持家里的光陰上。”
馬梅低聲下氣的日子在2018年7月25日戛然而止。馬梅鼓起勇氣,走進中核(寧夏)同心防護科技有限公司的大門,填了報名表。隨后,經過崗前培訓的她成為一名產業工人,靠著勤勞的雙手,馬梅第一個月就拿到了近3000元的工資。拿著工資,馬梅帶著公婆到縣城下了館子,買了新衣服。“現如今,咱掙的比咱男人都多,過去家務活丈夫一把手都不搭,現在洗衣做飯都包圓了。”馬梅樂得眼睛瞇成了線:“婆婆現在逢人就說‘咱媳婦在公司上班,都當主任咧!”
同心防護科技有限公司生產工作服、核輻射防護服、勞動安全防護服等多種服裝,年產量達120萬件(套)。在此工作的320名女工與40名男工,大多都有著跟馬梅一樣的家庭境遇與就業渴望。隨著時間推移,他們把感恩之心傾注在這些衣服的每一道工序里,用踏實的工作回饋中核集團的真情幫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