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金嘯 鄭鵬嘉 杜旭清
(華北理工大學,河北唐山 063200)
國家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持,而管理國家日常事務的公務員群體,是我黨和各民主黨派事業以及我國國力向前發展的中堅力量,通過與國情相適應的法律管理和約束公務員群體,是一個國家保障良好市政環境的必然選擇。現行有效的《公務員法》是由全國人大常委會于2018 年12 月29 日修訂通過,于2019年6 月1 日正式實施的。新的公務員法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公務員的管理,保障公務員的合法權益,加強對公務員的監督,促進公務員正確履職盡責,建設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高素質專業化公務員隊伍,根據憲法,制定本法。”表明了本法的目的即是依據憲法賦權對公務員隊伍加以管理、保障權益,加強監督。新法與舊法相比,不僅新在條文,更是新在理念,新在價值取向,新在對待不良現象的態度,著重表達了國家頂層對于政治生態和程序正義的態度。通過對法條地慎重改動,使得總則和分則均體現了更完善的法律管理體系,較之舊法有了明顯的進步。
首先,在新的公務員法總則中,首次提出“建設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高素質專業化公務員隊伍”這一思想要求。將信念和工作態度寫入法律,體現了黨和國家從法律上踐行了新時代的指導思想,對新的國情進行總體把控。在基本原則中,首次加入“公務員制度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這是強化公務員政治意識的一個重要標志,是黨領導“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的具體體現。
其次,首次加入了“監察官”這一語詞,明確了監察在保障法律正常執行中的地位。面對十八大以來雷霆萬鈞的反腐形勢,若想控制腐敗和懶政現象的滋生,“正本清源”是極為有必要的。在新法中對于公務員的任用,也提出了更高的品行要求和政治要求,與舊法相比,新法強調了品德操行的重要性,對于候選者的理想信念更為重視,從源頭上對公務員群體進行教育。十八大以來,“依法治國”成為我黨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之一,作為國家的根本大法,憲法擁有至高無上的法律權威,新法要求公務員在就職時進行憲法宣誓,以宣誓的方式激發新入職公務員的愛國守法情感,達到敬畏憲法和法律的實際效果。為了更好地選人用人,公務員的選拔任用、教育培訓等等多方面產生的費用,也從法律層面要求國家機關做出財政保障。
在分則中,最大的變化在于對公務員日常管理和監督懲戒的規定。
首先是新《公務員法》明確了職務和職級的相互關系以及對應層次,對領導職務和非領導職務所對應的職級做出了劃分,消防和海關等部分新設了對應的銜級,實行職務、職級并行的制度。多種制度并行為公務員的選人調動,增加了更多的選擇性,通暢了公務員內部的流動空間。在公務員的錄用方面,設置更高的準入門檻,優中選優,一是依據機關行政級別的不同,設置不同崗位和選用條件,從學歷和政治面貌等方面進行對參選者的初步篩選,以提高國家執政隊伍的知識素質水平。二是對曾開除黨籍人員和失信人員的一票否決,體現了國家公務員群體對于違法違紀、失德失信人員的“零容忍”態度。在任用制度上,聘任制的加入給予了公務員群體更多豐富充實自身的手段,打破了以往“鐵飯碗”的固有認知,增強了公務員的工作活力。總體上說,新公務員法“任人唯賢”的價值取向,與更加公平透明的考試制度相結合,更利于提升未來公務員群體的整體能力。
其次是細化了公務員的日常管理規則和監督懲戒措施。一是日常管理和升降更具有靈活性和公平性,針對我國公務員群體中所出現的懶政怠政等不良現象,新法更改了對于領導職務的調整制度,新法規定要在調整時“能上能下”,既保證對政績優秀,品行良好的干部的正常晉升,又能夠在必要時對不稱職的領導干部適當調整降級,這是從法律層面對某些尸位素餐,懶政怠政干部的嚴正警告和約束。在加強對不良現象的約束的同時,對于工作成績優秀的獎勵措施,也在新的條文中予以明確;二是在監督和懲戒方面,加強了政紀和法紀的結合并行,明確了公務員應當時刻注意的法律“高壓線”,同時,通過對調查和處分程序更加細致的規定,也更加保障了公務員的合法權益。新法明確了日常考核的重要性,從定期到日常,對于執政過程的考核要求公務員必須時刻謹記保證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和正當性。對于在實際中所體現出來的各種違紀違法手段,法律也做出了更加明確的規定,舊法中列舉了十六種禁止性行為,而新法中則增加到了十八種。在之前的執政歷史中,黨內和政府內部的交流一直是黨員干部增強自身能力,以期晉升的常見形式,新法增添了許多對公務員交流、任職等方面的細致規定,以保障原單位重大事項的正常進行,在轉任方式中,新增了對上級機關應當注重從基層“遴選”的要求,這一點在現在的公務員考試中體現非常明顯,中央機關面向基層或社會公開遴選公務員已經成為一種公務員提升自己職業高度的新渠道,也體現了黨和國家對于基層公務員的關懷信任。在分則最后,法律責任成為《公務員法》了新的最后一章,對法律責任的明晰,是我國在多年的法學研究中,權責相適應理論在公務員法中的首次集中體現,以警示廣大公務員有權必有責,要忠實履行黨和國家交付的使命,從法律上約束公務員的公權力和自身行為,突出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震懾了潛在的違法分子。
法律的目的在于明確權利義務關系,對社會加以平衡和約束,針對公權力的法律更是明確地指向了控權的目的,依照法律對公務員群體進行從進到退的全面管理,既對不良現象有了較好的遏制,又更多地強調了監督執法中程序正義的重要性,保障了公務員的合法權利。
新公務員法規定,公務員收入有較為持續穩定的增長制度,且加班不再是強制或情懷,而是實實在在保證了金錢的補貼,這對于大多數人來說,無疑是一份非常環境穩定且收入條件相對舒適的工作。總的來說,在步入新時代的今天,門檻高起點低的公務員,雖然已不再是很多人的第一選擇,但今年新公務員法正式施行后,公務員的職務的吸引力將會大大提高。國家所釋放出的對高層次人才的重視這一信號,也激勵了社會廣大群眾更加努力地奮斗,在兩個一百年即將到來的今天,法律也會響應新時代的呼喚,對當前的政治形勢提供更好的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