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華林
(內江職業技術學院,四川內江 641100)
高職人才培養的最終目標是培養“服務社會的高技能人才”。工學交替實習是培養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徑,也是高職教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使學生全面了解校企合作企業生產運作,加深對職業崗位工作的認識,提高實際操作能力,并通過工學交替實習來逐漸明確自己未來的就業方向,為畢業后走向工作崗位奠定良好的基礎。筆者多次擔任學生工學交替實習的帶隊教師,親自參與了學生到企業工學交替實習全過程的管理,對學生在工學交替實習階段出現的問題進行了梳理,對問題的解決提出了有自己的建議。
實習期間學生的心態是很重要的,它決定著學生實習任務能否完成。很大部分同學參加工學交替實習時,角色轉變不徹底就進入了企業,實習身份自我定位不準確,被安排工作時吃苦的思想準備不充分,加之在實習期間,因實習環境枯燥,實習工作勞動強度較大,每天實習時間長,企業規章制度和紀律嚴格,同時還要加班或延長加班時間等各種因素,部分學生又因身體原因,作息調整不及時,疲于應付,心態就開始逐漸變化,實習工作就不能持續下去,打退堂鼓,產生離職現象。特別是實習的第一個月,離職人員占離職人數的90%以上。
工學交替實習是按照專業教學計劃設置,由學校統一安排。為了便于管理,學校就集中安排學生在校企結合的企業進行工學交替實習。先由學校同用人企業統一協商實習的相關事宜,包括實習時間、學生實習崗位、實習待遇等,然后形成企業、學校和學生三方實習協議。因為是實習,學生無企業所需崗位工作經歷、經驗和相應的技術技能,企業在學生上崗前要進行培訓,在崗位工作時管理方面的投入要大一些,甚至可能還要影響企業的正常動作,因此企業給實習學生的待遇就偏低,與企業熟練工人的待遇相差甚遠。部分學生就感覺實習期間是廉價勞動力,與自己的學歷不對等,付出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因此在實習中積極性不高。還有少部分學生,實習的目的就是掙大錢,待遇低了,瞧不起,不想干,走人。
學生進入實習企業,先由企業人力部門接待,馬不停蹄地完成住宿安排,填寫各種手續。手續辦完后,企業人力部門根據學生專業,企業不同的車間和工段、班組需求,隨機分配學生的實習崗位。學生滿懷憧憬來到車間、工段、班組,經過培訓后才意識到沒有滿足自己的意愿和要求。又因是集中工學交替實習,不同專業的學生在同一企業實習,滿足不了專業對口,實習學生感覺學非所用。實習時積極性不高還鬧情緒。
實習期間,因學生對自己的實習崗位不滿意,工作一段時間后,部分能適應,但還有部分學生就提出換崗位,他們有的自己找班組長、車間管理人員,有的就找帶隊實習教師。這樣的問題,帶隊實習教師是沒有權力安排的,只有與企業人力部門協調,往往是得不到解決的。找車間班組長或管理人員的多數也是得不到解決。在企業,學生只知道自己崗位的班組長,上一級部門一概不知,溝通非常困難。企業越大,部門眾多,各司其職,溝通越困難。在實習期間,有的學生可能已經離開實習單位或者不參加實習了,只有到帶隊教師清點人員的時候才發現。
在工交替實習過程中,時間一般是半年,多數學生能圓滿完成實習任務。但有一部分學生除上述原因外,還因家庭原因,基本是完成不了實習任務。從進廠實習開始,大約一周后,就有學生離職了。在離職學生中,多數是按規定辦理離職手續,然后自己再聯系一個工學交替實習單位。而有少部分學生則是私自離職,離職前無一點征兆,往往是學生已經到家打電話后帶隊教師才知曉。
工學交替實習既是學生了解企業的時期,也是學生明確自己未來的就業方向的一個準備期。為搞好學生工學交替實習,我的建議如下:
(1)學校重視學生職業規劃意識的養成,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職業精神和終身學習的理念。在學校的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職業規劃意識的養成,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職業精神,才能保證學生在各種各樣的場合立于不敗之地。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急于求成,在實際工作崗位的磨練是日后競爭的良好積累。首先在專業計劃的制定中,不光是專業知識的確定,還要充分融入勞動課的建設,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品德。其次是在教學過程中,不只是講專業的前景、優點,還要貫徹專業知識的形成、積累過程。要讓學生知道“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2)實習前明確指導思想,做好工學交替實習前的思想準備。學生在工學交替實習前,學校應召開實習動員大會,實習學生應全員參加,有條件的也可以與學生家長取得聯系。做好學生和家長的思想及心理指導工作,并對學生提出明確要求,幫助學生預見實習中的各種困難,引導他們轉變觀念,轉變心態,調整角色定位,并給一個足夠的調整時間來適應企業。使他們能夠自覺融入和支持學校的實習制度,把實習作為一門課程來學習,而不是來企業掙大錢,是來開眼界,學知識、學技能。
(3)做好校企合作,慎重選擇工學交替實習單位。在高職教育中,每個學校都諸多專業,與之合作的企業也是諸多。在安排學生工學交替前,首先學校要深入企業,充分了解其用人需求和人才培養要求,合理地調整和設置專業課程。其次安排學生實習,應根據學生所學專業,選擇相應對口的企業,一次實習任務,可以安排多個實習企業,使學生通過實習,能有利于加深對專業的認同感,確定自己畢業后的就業取向。同時工學交替實習,對培養學生技能的意義非同凡向,因此,學校必須慎重選擇實習單位。
(4)合理安排學生實習崗位,突出工學交替實習階段的重心。學生工學交替實習的崗位,應根據專業,盡量做到人盡其才,有條件的可定期輪崗。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企業的崗位結構和不同崗位的職責要求,使學生從中可鑒定自己畢業后的崗位選擇,提高實習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學校在前期與企業協商時,就要把學生實習的崗位及輪換,階段實習重心作為重點,在實習三方協議中寫明確,做到有的放矢,有章可循。
(5)做好校、企、學生和學生家庭之間的溝通,確保聯系暢通。學生工學交替實習,責任重大。它涉及學校、企業、學生及學生家庭四方面,要環環相扣,才能確保實習任務的順利完成。首先,要做好學校與企業的之間溝通,及時了解學生實習進度、學生實習表現和心態變化。其次做好企業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學生進企業時,其崗位對應的車間、班組的縱向管理關系、班組成員橫向工作關系等,要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使學生有意見能上傳,學生的工作任務能下達,同事之間能互助。第三做好學校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建立家校聯系,共同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