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區塊鏈”成為輿論熱詞。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黨中央的前瞻判斷,讓“區塊鏈”走進大眾視野,成為金融資本、實體經濟和社會輿論共同關注點。
什么是區塊鏈?從科技層面來看,區塊鏈涉及數學、密碼學、互聯網和計算機編程等很多科學技術問題。從應用視角來看,簡單來說,區塊鏈是一個分布式的共享賬本和數據庫,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體維護、公開透明等特點。這些特點保證了區塊鏈的“誠實”與“透明”,為區塊鏈創造信任奠定基礎。
區塊鏈“未來已來”,但也要保持理性。區塊鏈技術與加密貨幣相伴而生,但區塊鏈技術創新不等于炒作虛擬貨幣,應防止那種利用區塊鏈炒作空氣幣等行為。同時還要看到,區塊鏈目前尚處于早期發展階段,在安全、標準、監管等方面都需要進一步發展完善。對于利用區塊鏈存儲、傳播違法違規信息,運用區塊鏈進行非法交易、洗錢等行為,也應該予以嚴厲整治。通過包容審慎監管,既包容試錯又嚴禁越界,才能更好推動區塊鏈創新發展。
從更大視野來看,人類能夠發展出現代文明,是因為實現了大規模人群之間的有效合作。市場經濟“看不見的手”,也是通過市場機制實現了人類社會的分工協作。在此基礎上,區塊鏈技術將極大拓展人類協作的廣度和深度。也許,區塊鏈不只是下一代互聯網技術,更是下一代合作機制和組織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