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惠 胡翠娥
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有一對名老中醫—— 84歲的肝病專家諶寧生教授和81歲的婦科專家楊秉秀教授。兩位教授相濡以沫幾十個春秋,生活幸福,而且在各自的專業領域都做出了卓越成績。現在他們仍然每天上班,工作強度之大常令后輩自愧弗如。
二老現在每周出5個半天門診,每次門診要看三十多名病人,從診療到開處方,時間非常緊張,常常要到下午1點40分才下班回家。
“我們的工作都集中在上午,要耗費大量的腦力和體力,因此早餐一定要吃好、吃飽,午飯后一定要午睡。”楊秉秀教授說。他倆生活上非常有規律,每天午睡1~2個小時恢復體力,雷打不動,晚上11點前入睡,早上定時起床。他倆每天早上都會吃一個土雞蛋、一個饅頭或包子,此外還吃一小碗用紅棗、蓮子、桂圓、枸杞熬的羹湯。
“有時會在里面放一點葛根粉,有時會煮點甜酒,有時還吃一個糍粑。”楊秉秀教授說他們平時吃飯一般是一葷一素一湯,“我以前身體不好,但我懂得保養,吃東西很節制。比如自從查出尿酸有點高后,最喜歡吃豆腐的我再也不吃豆腐了。”
有時精神不佳或口干,楊秉秀教授會用3~5克西洋參泡茶,但從不吃偏燥的紅參。諶寧生教授偏愛粗茶淡飯,比較喜歡喝葉片大的粗茶,有時會放一兩克鐵皮石斛在杯中泡著喝,以提高免疫力。
午休之后,諶寧生教授就出門和年輕人打乒乓球去了。“我的愛好是打乒乓球,從大學時代就開始,至今堅持六十多年,幾乎沒有間斷過。我今年84歲,耳聰目明,身體矯健,行走輕松如燕,看書寫字均不需要戴老花鏡,可謂得益于堅持每天打乒乓球。”打乒乓球是最適合老年人的活動之一,對場地要求不高,一年四季都可進行,活動強度可以自己適當掌握,有利于活動四肢、增強體質、預防疾病,還可以增強聽力和視力。在他的影響下,兒子和孫子都愛打乒乓球,并獲得不少獎牌。
與諶寧生教授的好動不同,楊秉秀教授好靜:“我平常喜歡養花、養魚。”在周末,他們會一起種種菜。楊秉秀教授說:“澆水、施肥,摸摸嫩嫩的菜葉,看著它們長大,就會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