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 2018 年6 月創刊于貴州,季刊。 主編趙衛峰, 主要成員西楚、 朱永富、 程一身、 刀刀、 樊子、 方文竹、 霍俊明、 李以亮、 梁雪波、 林馥娜、 楊碧薇、張德明等。 力求搭建質量和品位的詩與思園地, 為中國詩歌文化之林添綠。
◎譚克修
腳下的膠鞋能像注射器嗎
把一個氣喘吁吁的中年人
體內的脂肪和濕氣
一針一針, 壓入山體
你年紀輕輕
就害怕身體里下垂的東西
幾只柳鶯在老樟樹上跳躍
又輕快飛過
無意中亮出一對沉重的
厭倦飛行的翅膀
下山的人, 臉上寫著勝利
腳下像潰散的逃兵
讓那個臉色蒼白的男子
扶著巖石嘔吐吧
他越來越虛弱
讓他在巖石上趴一會兒
沒人能阻止他, 越來越像
一片被巖石嘔吐出來的苔蘚
你一路尋找爬山的動力
并再次求助于夕陽
但, 它不過是
通往黑夜的一個陷阱
它很快會把月亮趕出來
蹲守樹梢, 像沉默的貓頭鷹
◎程一身
飛舞的蝴蝶不知道自身很美
它愛這朵花也愛那朵花
沒有什么道德限制它
花朵不知道自身的倒影很美
也不把喜愛它的蝴蝶叫作戀人
只是隨時接受它的愛撫
更好生活的誘惑
破壞了原本可以平靜享受的日子
此刻我拒絕把貼在暮色枝葉間
厚薄不均的那張圓圓白紙叫作月亮
我叫它遙遠, 不可抵達
◎谷莉
一場大風能吹亂一個女人的頭發
和她認真的一生
一場大風也能折斷一棵自以為粗壯的樹
和它苦苦守衛的愛情
一場大風甚至能使站在山頂的石頭搖晃
使握住石頭的人飛向天空
一只鳥, 艱難地飛翔
一片羽毛落下來
那是風中蘆葦
案例8為重修牌坊,與案例5類似——牌坊刻有多位本族歷史名人,并非與建造時間一致,推斷為第一類——立坊即題(但由于不能判斷重修時更換構建的占比和位置,故門楣提供的時代信息不能作為主要斷代參考);
有多柔順, 就有多堅韌
比一個女人, 比愛情更好看
未完成的畫
你所留下的空白恰是我喜歡的
晨陽如鼓, 無人敲擊, 他內心的動蕩
卻抑制不住。
白云染上橙色的暈
應是初見模樣。 我在你面前氤氳
畫筆在此停頓, 憂傷的草如箭鏃
你要小心。 白鳥撕碎心愛的羽
點點光亮替我飛翔
關于佇望的城樓, 我喜歡你只畫出輪廓
仿佛可以晃動的水波
載著余生
以上選自《端午》 第2 卷
◎湯凌
他漂浮在泥沙語詞的江面
他漂浮在大數據水上
終至與世孤絕, 大江自腋下北去
這個國度曳光彈徹亮, 這座城市的倒影
燈光璀璨, 他通過合同數字計算
經世濟用, 莫如“苔花如米小”
最后終會輪到自己。 秋日已至, 麻雀
在處暑濃蔭里飛停, 急促促
信用卡倒騰每月家庭支出
嗅嗅魚腥味河風
數據線牽引沖天鶴與蝸牛意志
靠天吃飯。 于洄水灣垂釣求一絲安慰
瑣碎。 他說, 他屬于這條河, 奇怪的夢
蓬頭垢面鬼的語詞江上
他的模糊倒影消解于遼闊璀璨燈光
◎王家新
黎明五點鐘, 失眠人重又坐到桌前。
堆滿的煙灰缸。 與幽靈的徹夜交談。 樓道里
永別的腳步聲。 如果我有了視力,
是因為我從一個悲痛之海里漸漸浮出。
第一班電車在一個世紀前就開過了,
鳥巢里仍充滿尚未孵化的幽暗。
在黎明五點鐘, 只有勞改犯出門看到
天際透出的一抹蒼白的藍;
也有人掙扎了一夜(比如我的母親), 并最終
停止呼吸, 在黎明五點鐘, 在這——
如同心電圖一樣抖顫的分界線。
◎翟永明
當我的身體與你一同
抵達高峰
當我攀登穿過肉體的中心
我的聲音與你的如此接近
突然一陣搖晃
吊燈升起來 形成一條波浪
冰箱踮起腳尖
成堆的書向我涌來
三分鐘 成為我的皮膚
我的心搖晃起來
照見我的身體 戰栗如一條曲線
我的身體變冷 也如冰箱
瞬時結滿冰塊
以上選自《端午》 第3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