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冬萌 張金霞 (吉林藝術學院,吉林 長春 130000)
“圖式”一詞最早由康德提出,在其認知學說中占有重要作用。所謂“圖式”,是在人的意識中形成的對于“我”與“物”的認知結構,是人在腦海中儲存的知識內容與經驗方式,是在各種場境下影響人的認知與行為的關聯模塊。2018年末,美國DC公司出品的《海王》在中國獲得了許多觀者的青睞與好評,這部電影體現出具有典型意義的美式個人英雄主義美學圖式,直觀呈現給觀眾美國精神概念與美學理想,刨除在感官層面借助數字特效與視覺奇觀給觀者以震撼的觀影體驗外,影片中所體現出的個人英雄主義美學特質也將觀者代入到美國精神所特有的經典美學圖式中,觸發其文化認同與價值認同。對于《海王》這部影片,可以視作窺見其美學圖式構建的一扇窗口。
綜觀近些年由漫威公司與DC公司所構建的美國漫畫英雄電影世界,其影響力已波及全球,作為美漫巨頭之一的DC公司,出品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超人》系列、《蝙蝠俠》系列、《神奇女俠》,以及2018年末上映的電影《海王》,這些作品都蘊含著鮮明的具有典型性的美國個人英雄主義精神與影像風格,形成了具有典型美國精神特質的經典美學圖式,這種圖式顯現著其特有的美學理想。美學理想是體現影片主旨理念與思考維度的重要標簽,如果說東方電影中的美學理想大多是含蓄,避免直露的柔和美,或是體現著曲中求直的儒道哲學,又或者是幽靜、隱晦、壓抑的冷色調美學,那么在美國精神主導下的電影美學理想則更傾向于樂觀與直接,弘揚自我所認同的正義,勇于面對,洋溢著奮斗與熱血,追求自由,崇尚勇敢與命運的抗爭,是積極與果敢的暖色調美學。在影片《海王》中,這種具有特性的美學理想是與其他英雄主義電影一脈相承的,海王亞瑟作為影片中的主人公,從一出生就注定了其需要去經歷艱難險阻,靠自己不斷的努力與冒險去實現自我價值。在海王亞瑟的角色設定上,有著與超人等美漫其他超級英雄等同樣的身份符碼,即作為美國個人英雄主義的代入符號,這一符號涵蓋了美式個人英雄主義的典型特質,是“美國夢”寄予在個體英雄身上的精神象征。
主動直面人生,勇于追求與探索,努力實現個體價值的精神,正是美式個人英雄主義美學理想的直觀映照,也是奠定在美國人心中的精神基調。在本影片中,個人英雄主義的自我實現與美漫的其他影片一樣,需要主角在非凡的人生經歷中成長,在冒險中歷練,然而其實現價值的根本因素卻是“信念”。在海王亞瑟的成長軌跡中,幼年同樣是不幸的,母親不得已的離去使他童年就生活在心靈的缺失中,在亞瑟長大后,母親被獻祭給海溝族已離世的信息使他更加自責,這種內心的困厄并沒有讓他消沉,反而成為其強大的動力,是“信念”驅使他與湄拉進入深海亞特蘭蒂斯國,與已是亞特蘭蒂斯王的奧姆決斗。為了得到統御海洋的神器“海皇波塞冬的三叉戟”,也是信念驅使他趕往陰森恐怖的海溝國,當其獲知要獲得三叉戟必須要戰勝守護的惡魔卡拉森時,其非凡的勇氣與堅定的信念使其最終被三叉戟和卡拉森所認可,成為名副其實的海洋之王。這種“信念”具有典型性的美國文化的特征,符合美國民眾的主流審美意趣。可以看到電影中雜糅勇敢與信念,以能力伸張正義,以樂觀積極的態度面對困境等元素,這些積極元素正是影片所要傳遞的美學理想,也是建構其美學圖式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美國超英系列電影中,具有美式個人英雄主義典型特征的英雄往往被刻畫成能夠依靠個人能力拯救世界的“救世主”,他們通過自己的天賦與超能力,肩負起保護民眾的責任,雖然會面臨困境,但最終會戰勝困境,實現圓滿結局。影片《海王》中,海王亞瑟被同樣賦予了一個“救世主”形象,在亞特蘭蒂斯王奧姆決定聯合海洋七大國攻打陸地時,湄拉的告知使亞瑟決意來到海底亞特蘭蒂斯國,其主要目的是要改變即將發生的海洋亞特蘭蒂斯國與陸地的戰爭,再到故事后面亞瑟奪取波塞冬的三叉戟戰勝奧姆,也與奧姆意欲發動戰爭,意圖進攻陸地有直接關系。而海王亞瑟這一“救世主”形象,從根本上來說就是美國個人英雄主義審美文化的標志性符號,將民眾對自我實現、追求理想、化身正義、懲惡揚善、依靠個人能力扭轉局勢等代入到影片角色的冒險與救世之旅上,從而實現民眾的自我認同與價值認同,形成其美學理想的經典觀念圖式。
美漫超級英雄電影依托于美國文化與其孕育的美學土壤,在其逐步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比較模式化的建構方式,美國的比較神話學研究專家約瑟夫·坎貝爾在榮格的原型心理學基礎上,通過對英雄的冒險模式進行總結,提出“分離—啟蒙—回歸”這一敘事核心公式,這一公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勾勒出美式英雄主義的美學理想與概念美學圖式。“分離”是導引出英雄冒險歷程的語境鋪設,使作為英雄的主人公的一系列活動更具合理性。“分離”也將觀者情感代入到影片語境中,觸發觀者的對主人公的身份與行動認同。在影片《海王》中,這種“分離”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親情的分離,影片一開始就在渲染海王的童年身世,海王的母親具有亞特蘭蒂斯王族血統的身份,為了亞瑟的安全而不得已回到亞特蘭蒂斯國,海王亞瑟的童年是沒有母親陪伴的,這種缺失是“分離”的一種直觀體現。二是與群體的分離,海王亞瑟與古希臘神話英雄赫拉克勒斯一樣,具有一半的神族血統,這一血統在海洋亞特蘭蒂斯人看來既是同類,卻又存在著異類的特質,所以海王的冒險行動也包含由“群體分離”所導致的身份認同動機。“分離”是美國漫畫超級英雄敘事模式的先導觀念圖式,將超級英雄坎坷經歷作為觀者內心體驗的映射,從而形成對其行動肯定與價值觀認同。
“啟蒙”是超級英雄成長的必經之路,也是影片敘事的主體與精華,這種“啟蒙”是主人公在經歷了童年的艱難困厄之后成長的人生階段,在這一階段中,有突如其來的遭遇,也有峰回路轉的命運,伴隨著精美絕倫魔幻瑰麗的視覺奇觀,主人公的跌宕起伏的人生際遇也在此展開。啟蒙階段使英雄發生了質變,或者是建立了堅定的信念,或者是學會了超能力的技能,又或者是實現了心智的成熟等。在影片《海王》中,海王亞瑟的“啟蒙”之路也盡是奇幻異景與艱難險阻,從與維科學習武藝開始,他就已經正式踏上了這條超級英雄成長之路,維科的出現使他獲得了戰斗的技能,也對自己的信念重新得到確認,而真正改變其人生軌跡的是海后湄拉的出現,她引領著亞瑟實現其個人身份與人生價值的轉變,湄拉將奧姆欲聯合海洋七大國攻打內陸的消息告知亞瑟,并鼓勵亞瑟去爭奪亞特蘭蒂斯的王權,二人在光怪陸離的海洋世界中歷經艱險,這一過程正是“啟蒙”中的人生成長與身份轉變階段,亞瑟正在由一個具備超能力的英雄轉變為海洋之王,唯一缺少的只是能夠成為王者的幾個必要條件,一是海洋權力象征的波塞冬三叉戟對擁有者的認定,二是能夠戰勝影片中的現任亞特蘭蒂斯王奧姆,三是化身為正義與注定的王者統御天下,順帶以光輝的形象招攬一眾追隨者。影片中在二人的協作下,他們成功戰勝了奧姆的追擊,為了取得海王權力象征的三叉戟穿過陰森恐怖、妖獸橫行的海溝國來到傳說中的地心藏海,并最終拿到了三叉戟,海王亞瑟的王者之身最終被喚醒,成功戰勝了奧姆,奪取了海洋之權。
“回歸”是美式美學理想中對待結局的審美態度,是其個人英雄主義美學文化的圖式化結局。主人公的“回歸”并不是簡單意義上的回到某個特定的地理位置或者回到某一群體,這種回歸更多的是指主人公從冒險模式的脫離,經過抗爭與歷險從而得到的一個圓滿結局,這種“回歸”早已不是原點,主人公在心理狀態、個人能力、人生價值方面都已經有了質的飛躍,甚至是脫胎換骨。在影片《海王》中,亞瑟取得三叉戟最終戰勝了奧姆,與母親也終得團聚,同時還收獲了與海后湄拉的愛情,更重要的是現在的亞瑟早已不是當年的亞瑟,他是被海皇波塞冬三叉戟認定的主人,是被所有人認定的海洋之主,擁有至高無上的海洋之權,海中萬物皆聽命于他,其地位與影響力早已不可同日而語。其身份的轉變將“回歸”升華,這一結局也是美式個人英雄主義觀念圖式的直觀演繹。美式美學理想下的“回歸”與東方美學文化中注重“殘美”不同,更傾向于描繪出一個樂觀、積極、充滿朝氣、個人價值得以實現的美好結局,從中也不難看出美國精神對美國民眾的影響,他們更欣賞勇敢與內心強大的英雄,渴望自由與獨立,是勇于面對、樂觀與積極的人生態度。
美國漫畫超級英雄系列電影為大眾所鐘愛,其中很多的英雄形象都深入人心,不難看出人們對于超英電影所特有的英雄情結與崇拜,甚至某些美國漫畫中的英雄已經作為一種精神圖騰與國家象征,例如DC的超人與漫威的美國隊長,早已經不僅僅只是一個漫畫中具有超能力的英雄個體,其所代表的更是美國的國家精神與意志,是美國個人英雄主義的標志符號,是美式美學理想所孕育的概念美學圖式。
美國超級英雄系列電影提取美國精神中正義、勇敢、獨立等元素,結合抑惡揚善的傳統主題,將主人公塑造成具備信念與勇氣,擁有非凡能力的人類模范,主人公在人生道路上克服艱難險阻,不斷成長的技能與內心的強大也將觀者納入到影片語境中,隨著英雄主人公經歷跌宕起伏的人生際遇。英雄崇拜來源于人類對英雄的身份認同、價值認同與人生期許,同時作為人類理想寄托的超級英雄對待困境的超然姿態與堅定信念也會喚起人們內心的潛在意志。對于觀者來說,美漫中的超級英雄不僅是擁有特異能力的超級人類,更是具備完美的心智與精神意志、擁有優秀品質與信仰、能夠堅定方向的人格榜樣。在影片《海王》中,海王亞瑟同樣是被賦予了這樣的人物設定,影片中亞瑟作為人與神的孩子雖然有著不平凡的出身,也具有超凡的能力,但是他同樣要面對人生的選擇與看似不可能征服的荊棘道路。亞瑟本無意于亞特蘭蒂斯王位,當時其身份與能力也無法與他的弟弟奧姆相提并論,可以說如果他為了阻止海洋與大陸的戰爭而選擇了對抗,幾乎是沒有生還余地的,但是他依然會為了他所認定的正義鋌而走險,進入強大的海底王國亞特蘭蒂斯對抗奧姆。而在整個行動過程中,雖然險象環生,影片除了視覺上營造出一種驚險態勢外,主人公帶給觀者的更多的是樂觀與無畏,男女主人公的對話也盡是詼諧幽默,笑點不斷。影片所傳遞的樂觀人生態度與勇敢無畏的精神在一定意義上將主人公樹立成英雄典范與人格榜樣。當亞瑟闖入無比驚險的海溝國,終于取得了波塞冬的三叉戟鍍了金身,率領一眾海將戰勝奧姆成為海洋之主時,其英雄形象與人格光環也最終被完整體現出來,這一形象蘊含著美漫超級英雄的共性美學特征,勇于冒險開拓,依靠個人奮斗取得成功,實現人生價值的轉變,同時這一人物形象塑造也是作為美國精神的符號象征,具有典型的美國個人英雄主義美學圖式印記。
綜上所述,影片《海王》依托于美國特有的文化環境,通過先進的數字技術手段營造出精美絕倫的水下世界與宏偉瑰麗的海底奇觀,拋開影片華麗的表層,主人公海王亞瑟身上所體現出來的膽識與勇氣以及超能力所賦予他的天定使命,使這一形象具有了美式個人英雄主義的典型特征,是極具美國精神代表性的文化符號,整部影片建構在美式英雄主義經典美學圖式范疇下,展現出美漫超級英雄類型片所特有的美學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