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200000)
本文研究的目標人群是60-70歲的低齡老年人。實地訪談和調研煙臺市芝罘區某社區300名低齡老年人,其中男性有123人,女性有177人;初中及其以下有167人,占總人數的56%,高中及中專文化水平有109人,大專及以上文化水平者有24人,僅占8%;曾經或當前工作單位為政府部門和事業單位的有29人,普通企業職工有190人,比例為63%,自由職業者有81人。
由于這個階段的老年人具有獨立生活和行動的能力,生理健康狀況較好,300名調查者中有196名的身體狀況可以達到基本健康的狀態。由此可見,他們有精力也有需求去追尋精神文化生活的滿足。
城市社區低齡老年人大都和配偶住在一起,與子女住在一起以及獨居的比例較低,分別為24.7%和12.7%。從下表中我們可以看出,與配偶和子女生活在一起的絕大多數老年人的心情自我評價都良好,但他們自己也承認相處起來摩擦較多。超過半數以上的獨居老人心情自評狀況較差。經了解,他們容易產生孤獨感和焦慮感,情況嚴重的話還會產生抑郁,他們急需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滿足。

表 城市社區低齡老年人居住情況及心情自評狀況
第一,該階段的老年人擁有退休金的人數占比是46%,仍然靠勞動獲得收入的比例為28%,家庭成員支持的比例為26%。可見,退休金是他們的主要經濟來源。近幾年國家養老退休金在不斷提高,足夠滿足他們基本的生活開支。第二,計劃生育使得家庭核心化程度明顯,大多父母只有一個孩子,他們有一定程度的資金積累,有能力在享受物質生活的同時追求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
現階段,用于社區老年人精神文化建設的資金只有政府撥款,社會募集,福利彩票和慈善捐助。政府財政能力有限,無法覆蓋到全國,社會募集和慈善捐助較難籌集。沒有充足的資金支持,精神文化建設的覆蓋率和服務質量都有待提高。
據最新中國綜合社會調查發現,隨著時代的進步和人們觀念的轉變,社區低齡老年人對身體是否健康的重視程度普遍有所提高,具有預防意識。但經調查得知,現階段低齡老年人大都容易忽視精神文化生活對健康的重要作用,疏于對自身精神文化生活的管理。
經調查,社區內80%的服務設施是為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照顧和醫療服務,有助于豐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服務項目和娛樂活動只有棋牌室、圖書室和形式上的心理咨詢室,其設備較簡陋且缺少專門人員定期維護,不能為老年人豐富精神文化生活提供高質量的服務。
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因此我們要加強老年人的精神文化建設,進行多渠道籌資,鼓勵社會團體、國內外企業和個人對社區老年人精神文化建設進行投資,形成基金,投入市場進行保值增值,確保基金的專項專用,同時國家可以對資金的籌集給予一定的稅收減免;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加快發展社區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務產業,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建設社區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務設施的成本。
任何一種文化都為生活所用,精神文化則是一種生活思想文化,它包含著生活的方式、觀念和理解。針對對精神文化忽視的情況,城市社區應借助電視、官網和微信推送等方式,對低齡老年人及其身邊的親人開展豐富精神文化生活的講座和播放視頻等活動,講解豐富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普及豐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方法。例如,鼓勵城市社區低齡老年人走出家庭,多與他人溝通以及開展一些類似看電影、看話劇和參與戶外活動等陶冶情操的項目,來滿足自己的精神文化需求。
(1)設置心理咨詢中心
文化具有導向功能,能夠為人們的行為提供方向。心理文化是文化的核心,是人們的社會心理和意識形態,包括人們的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社區心理咨詢中心無疑承載著一種心理文化,要將社區老年人心理咨詢中心的作用落到實處。社區低齡老年人剛離開工作崗位,其注意力轉移到家庭和生活中,與家人、鄰里長期相處容易出現摩擦。該心理咨詢中心可以切實起到解決糾紛,促進家庭和睦,推動鄰里和諧的作用,緩解老年人的心理和精神壓力,利于老年人豐富精神文化生活。
(2)定期舉辦文化體育活動
城市低齡老年人活力較為充足、行動方便,可以適當參加體育鍛煉,為豐富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一個較為健康的體魄。為增加老年人的參與熱情,社區可以定期開展老年人喜聞樂見的體育項目和文藝表演,健身與享樂兼得,極大地豐富了其精神文化生活。
(3)開設老年教育項目
文化本身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同時教育是傳遞和深化文化的一種重要方式,是更新和創造文化的一種重要途徑。鼓勵老年人接受老年教育,它可以滿足老年人獲得文化知識和追求與時俱進的需求,學習一些年輕時喜歡的卻無緣接觸的專業和技能,提升自身修養,豐富精神世界,實現老有所學,老有所樂。
(4)建立社區娛樂互助中心
娛樂文化是人類工作之余放松身心的一種文化,它有利于升華精神境界和互助交流。該娛樂互助中心可滿足不同年齡段的需求,有書屋、游戲室、電影廳等設施。青年志愿者可以到就近社區中陪伴老年人,教老年人時下流行的電子技術,為老年群體注入新的活力;在交流過程中老年人可以為年輕人解疑答惑,實現青年人和老年人的互幫互助,有利于老年人保持良好的心態,促進老年人的精神文化建設。
(5)設立旅游項目
從根本上說,旅游是從事文化活動的一種形式,旅游活動具有強烈的文化屬性。社會發展至今,旅游文化具有地域性、時代性和繼承性的特征。旅游文化資源在在繼承的過程中因時而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受人歡迎的旅游文化,以其獨特的魅力向人們招手。享受旅游文化不失為豐富精神文化生活的一種方式。征詢城市社區低齡老年人的意愿,根據他們想去的地方開設旅游路線,成立旅游團結伴出行。在他們退休后身體良好的階段多去看看世界,不僅可以與團內伙伴往來交流,消除孤獨,也可以欣賞美景,享受生活,豐富精神文化生活。
(6)鼓勵再就業
城市社區低齡老年人離開工作崗位的時間較短,便于重新投身于工作。可以鼓勵城市文化水平相對較低的低齡老年人接受短期培訓,從事力所能及的工作,既能填補自己的空閑時間,也能繼續融入社會。這在一定程度上比延長退休年齡更易于讓人接受,不僅可以繼續為社會創造財富、滿足社會人力資源需求,而且可以幫助他們排解孤寂,豐富精神文化生活,實現個人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