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油油散發著稻花香的水稻,稻田里四處游動的小龍蝦……這活靈活現的稻蝦模式場景被四川中倫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搬到了四川農博會現場,目的是證明其大米的生態,進而為該公司推出的新米現碾模式吸納更多的客戶。
“現在的消費者都希望吃到真正生態的大米,我們推出新米現碾就是為打消他們的顧慮,讓他們把健康、品質、新鮮帶回家。”9 月28 日,四川中倫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銷售經理張志遠向記者介紹,“我們通過到高端社區做活動,于幾個月前推出了新米現碾的模式,每月5 日、25 日由公司用基地的生態稻谷在加工廠碾出新米寄送給客戶,目前已經銷售了幾萬斤。”
據張志遠介紹,這些新碾大米都有共同的特點,“品種好、產量低、稻蝦共育,不施化肥不打農藥”,售價達到了13 ~ 18 元/斤。
在四川農博會宜賓展位,一盆盆熊貓戲竹創意的竹盆景,吸引市民紛紛拍照留影。竹盆景是興文縣一個農場主的點子,主要是為了提高其竹子的附加值。
這個農場主聘請了專門從事園藝生產的余宏剛生產竹盆景。前來參展的余宏剛說:“農場主為我提供盆景原料羅漢竹,我們聯手開展竹石盆景,已經做了半年多了,銷售了兩三百盆,每盆從三四百元至800 多元不等。”
余宏剛介紹說,制作一盆竹盆景需要2 ~3 根1.1 ~1.2 米高的羅漢竹,竹子附加值可提高 10%以上。不僅僅是羅漢竹,琴絲竹、鳳尾竹、小佛肚竹、黑竹都可用來制作盆景。“但是,竹盆景的市場比較小眾,主要是針對有一定生活情趣的中高端客戶。下一步,我們準備生產一些適合大眾消費的竹盆景。”余宏剛說。
成都市民王霞說:“這些竹盆景都很有特色。如果商家能開發一些適合書桌擺放的微型竹盆景就好了,這樣可以把價格降下來,消費也更大眾一些。”
“買檸檬了!買檸檬了!白檸檬,5 元1 個!”在四川檸香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展位,傳出一陣陣吆喝。萬萬沒想到的是,這個比尤利克檸檬、青檸檬都貴得多的白檸檬,竟也不乏買家。
其實,白檸檬不白,其表皮也是青色的,它只是檸檬的一個品種而已。
“白檸檬實際上是大英縣河邊鎮的一個傳統老品種,這個品種在省內其他地方幾乎沒有。這幾年,為了發展特色產業,河邊鎮的檸檬業主都種有一定面積的白檸檬。”檸香公司技術員王自富介紹說,白檸檬個頭比較圓、油胞細膩、皮薄、無籽,其多種維生素含量比尤利克檸檬高。白檸檬平均畝產最多1000 斤,產量只有尤利克檸檬的1/4 至1/3,但是價格每斤高達8 至10 元,比尤利克檸檬高6至8 元。

酷似蘿卜的芫根
王自富說,由于白檸檬種的人不多,因而市場行情近年來基本穩定。“白檸檬主要走高端路線,供應大酒店、大餐廳,鮮榨成汁,做檸檬系列食品。”
在甘孜州的展位,兩個帶著蘿卜秧、白里泛紫的大蘿卜讓不少參觀者感到驚喜:“這個蘿卜好巴適!有沒有種子賣呢?”
可是,這并非蘿卜,而是來自雪域高原德格縣的傳統特色農產品——芫根,參展的燈真芫根農民專業合作社將芫根開發成了具有保健功能的芫根茶,每斤售價80 多元。
“芫根是青藏高原獨有的一種藥食同源綠色食品,肉質脆嫩、微甜。”燈真芫根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燈真介紹說,芫根就像當地的青稞一樣,是農牧民增收的一個產業。合作社五六年前在德格縣汪布頂鄉龔加村建了1000 余畝芫根種植基地,合作社成員每年每畝投入1000 多元成本,到10 月的采收季,每畝就可收獲一兩千斤的新鮮芫根,合作社以1 ~3元每斤的價格進行收購,這樣,農戶比種青稞每畝多收入兩三百元,而合作社將芫根加工成芫根茶,在省內外銷售,銷路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