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薇·曼納斯

大多數夫妻選擇同床共枕,以此來表示兩人關系親密、感情和睦。然而,研究發現分床睡也有好處。就像20世紀50年代的電視劇《我愛露西》里演的那樣,在每個臥室場景中,主演露西爾·鮑爾與她現實生活中的丈夫戴西·阿納茲分床而眠。或許這種做法才是正確的:各睡各的床。
同床共枕的夫妻夜間更容易受到對方的干擾,比如呼嚕聲太大、衛生習慣差、翻身太頻繁、作息不一致。這種干擾很有可能引發健康問題,導致性功能障礙,引發夫妻矛盾。
德國帕拉塞爾蘇斯私立醫科大學2016年的研究結果顯示,睡眠問題常常與兩性問題同時發生。早在2013年,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就有研究發現,如果兩性關系中的一方因對方的干擾而失眠的話,那么第二天他們很有可能會產生沖突。專攻兩性關系和親密關系的心理治療師瑪麗·喬·拉皮尼表示:“同床共枕確實有好處,但是一方惹人厭的睡眠習慣會影響另一方,增加皮質醇的分泌,引發各種因壓力而產生的生理反應,進而給兩性關系帶來問題。”
專家們指出,休息好后精力充沛的感覺能幫助人們在應對各項生活事務時,擁有更高的專注度和控制力。如此一來,人們便能從兩性關系中收獲更多的滿足感和幸福感。“如果雙方整晚都能睡個好覺,第二天他們將在身體、精神、情緒上感到更加舒適。不存在埋怨對方害自己徹夜難眠或因干擾對方而心生愧疚的情況。睡個好覺是建立和發展良好兩性關系的基礎。”《各安好夢》的作者簡妮弗·亞當斯說。
優質睡眠委員會2012年的調查顯示,有1/4的夫妻會為了更好的睡眠而選擇分床睡。去年,市場調研公司OnePoll受床上用品零售商“安睡云”的委托對2000名美國人作了調查。其中,46%的人希望自己能與伴侶分床睡。
“分床睡之后,有些伴侶明顯感到彼此的關系更牢固了。”在紐約工作的心理治療師肯·佩奇說。他還是《深層次戀愛》的作者,以及同名播客節目的主持人。很多伴侶告訴他,分床睡意味著不用擔心睡覺時受干擾,感覺輕松了不少,過去失眠的所有怨恨全都煙消云散了。
52歲的職業家庭收納師吉爾·戈貝爾表示:“與其說分床睡幾晚是出于喜好的選擇,倒不如說它是個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丈夫的呼嚕聲越來越大,我也越來越難以入睡。”吉爾的丈夫布雷特·戈貝爾是位科學家。兩人最終達成一致,繼續共享一間臥室,但是吉爾每周會去客房睡幾晚。
性別也是影響因素。《睡眠與生物節律》期刊于2007年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女性更易受到同床男性的干擾,反之則不然。“通常都是妻子或者女友贊成分床睡,”拉皮尼說,“女性對同床伴侶的睡眠習慣更為敏感,而且懷孕或者激素變化也會讓她們想自己睡。”
一位與丈夫結婚18年并育有兩個孩子的女士透露:“懷頭胎時,我經常翻來覆去睡不著,于是偶爾會去客房睡;懷二胎時,分床睡已經成為我們之間不成文的規定了。每當我累得不行時,我丈夫要是打呼嚕、扯被子,我就特別生氣。有時候我會弄醒他,讓他消停點,他當然不高興,過了好幾年我們才習以為常。”
要想分床睡達到最佳效果,關鍵在于伴侶成熟的溝通技巧。
45歲的蒂娜·庫珀是名社工,她與交往了10年的男友唐納德·史密斯住在位于馬里蘭州巴爾的摩的家里。然而,她更愿意擁有自己的房間。“我很看重隱私,需要個人空間。”蒂娜說,“每個和我交往過的人都知道,要是結婚了,我想擁有自己的臥室。如果對方想讓我改變主意,那么他就不適合我。”
和許多其他想要分睡兩屋的伴侶一樣,庫珀和史密斯的睡眠習慣也截然不同。“我是夜貓子,他是早起鳥;我需要聽著舒緩的聲音入睡,而他喜歡安靜;我的床墊很軟,而他偏愛睡硬床,”庫珀說,“我不喜歡清晨的陽光,唐納德就把背陰的主臥讓給我。他睡次臥,那樣就能看到日出了。”
分床睡的同時如何保持親密關系?首先,得把自己想單獨睡的原因開誠布公地告訴對方;其次,要有一套日常慣例,定好雙方每天的溝通時間,比如每天一起吃早餐,或者晚上睡前一起喝兩杯。庫珀和史密斯即是如此。他們常常一起待在廚房里,還把第三間臥室當成共用的辦公室,不過各有各的書桌。
分床睡的伴侶與同床共枕的伴侶一樣幸福。他們既能尊重彼此的私人空間,也能擁有親密關系和美好的性生活。在紐約工作的保奈特·謝爾曼是名心理學家,著有《由內而外地戀愛》一書。她說:“分床睡會讓兩人對性生活感到更加興奮與渴望。”上文那位育有兩個孩子的女士透露:“我和丈夫非常期待分床睡的夜晚,我們的性生活很健康。”
對尚未準備好分床睡的伴侶來說,想順利解決睡眠問題,倒也有個折衷的好辦法。搜一搜滿足雙方睡眠需求的可調式床墊,或者把兩張床墊拼在一起,這樣既能平息沖突,又能保持兩人的親密關系。
“當你覺得心情舒暢,能順暢溝通時,可以談談分床睡的話題,”佩奇先生補充道,“千萬別在大半夜對方的呼嚕聲把你逼瘋的時候談。”
[譯自美國《紐約時報》]
編輯:要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