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世彤
英國志奮領學者,Stirling大學傳媒管理碩士,長期致力于電視傳媒的發展研究和咨詢顧問工作。
移動互聯網的本質要求是輕、小,地方融媒體更需要重視的是如何在超級App之下打造屬于自己的輕快小應用
打開手機,會發現常用的就那么幾個App,就這幾個App來講,可謂神通廣大,什么都能干。比如美團,真的就像它的廣告語一樣,美食攻略、網上訂餐、酒店預訂、旅游團購、飛機票火車票、電影票、KTV團購,吃喝玩樂全都有。更不要說微信、支付寶、百度這些平臺型應用了。在美國,各種小而美的應用也逐漸被谷歌、Facebook這樣的超級應用收納其中。這種超級App的出現是符合用戶需求的。超級App是移動互聯網進一步發展而形成的新概念,指那些擁有龐大的用戶數,成為用戶手機“裝機必備”的基礎應用。回想移動互聯網初起的年代,我們會回憶起許多各種各樣、各有特色的應用。每個應用出來的時候,我都超級興奮,每發現一個好玩的App就會趕緊寫東西分享,甚至也曾經嘗試著參與一些小應用的創業。幾年過后,再去找那些應用,會發現差不多都沒了。
過去有個非常不錯的新聞撰稿應用叫Storify, 它能聚合社交媒體等網上新聞線索形成新聞故事,曾經一度風靡全美新聞機構,現在已經關閉了。有位大學教授,執著于此類網絡自媒體新聞聚合應用研究,在他的博客上,翻看他曾經介紹過的App,如今都已經沒有了。今天,提起這樣的應用場景,研發人員都會把它說到云上去,而這些云通常都在FAANG(Facebook、蘋果、亞馬遜、Netflix、谷歌)上,當下的移動互聯網應用已經大到不易撼動,超級App也變得張牙舞爪起來。
此時,我們的地方融媒體建設正在緊鑼密鼓,到2019年年末,全國所有省市都有融媒體中心掛牌,在建設模式上,有省域統籌的,有市域聯動的,也有縣域自主的。但不管什么建設模式,都要完成主流輿論陣地、綜合服務平臺、社區信息樞紐的建設——也就是說地方融媒體也期望打造出超級App。當然地方融媒體的資金、人才及技術能力,目前還無法滿足打造超級App的條件,因此真正的超級App是在上級媒體中,包括中央媒體和省級媒體。新華社專門為縣級融媒體提供新聞專線,人民網推出智造中心,都期望把地方融媒體納入自己的平臺當中,而各省的各種云,如長江云、天目云、廣西云、四川云、津云等都聚合地市級媒體端口,內容共享,落地運營。這些超級App都具備播、視、報、網、端、微等傳播資源,也具備“新聞+政務+服務”的全面功能,也有人提出,融媒體的未來是融城市,這一雄心更讓地方融媒體的建設目標成為一個超級App。
然而對于地方融媒體而言,沉重的超級App不是他們所能承受和駕馭的。移動互聯網的本質要求是輕、小,地方融媒體更需要重視的是如何在超級App之下打造屬于自己的輕快小應用。這些輕快小應用應該和本地特色、本地實際相結合,只有推出差異化的、接地氣的應用才能在超級App上獲得青睞。這些小應用應該更多地考慮使用人工智能技術,這種方式能夠擺脫地方小、傳播能力低的弱勢。此外,反應速度也非常重要,超級App之下,唯有反應迅速,才能配得上5G時代。
網上曾流傳一個笑話,稱最近幾年中國龐大的方便面市場被打敗了,打敗它的是外賣App;可是沒多久,外賣發現訂單急劇下降,經過市場調研,發現打敗它的是共享單車,有了共享單車,人們可以快速抵達面館餐廳,不用焦急地等待小哥送餐了。有趣的是,這些都是美團這個超級App正在做的事。不管商業邏輯如何變化,終逃不出“如來佛的五指山”。在融媒體的超級App中,地方融媒體亦可以尋找一席之地,在特色服務上獲得用戶認可,更好地引導群眾,服務群眾。
今年1月25日,習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說:“全媒體不斷發展,出現了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信息無處不在、無所不及、無人不用,導致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發生深刻變化,新聞輿論工作面臨新的挑戰。我們要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加快推動媒體融合發展,使主流媒體具有強大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形成網上網下同心圓,使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讓正能量更強勁、主旋律更高昂。”地方融媒體應該以這樣的格局參與到超級App的建設中,把“融”字做通,在移動互聯網的新時代,占領信息傳播的制高點,實現宣傳效果最大化、最優化,更好地服務本地受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