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明雅

一個女人還是小女生的時候,挑衣服的品位從哪里來?從眼睛。看顏色,看款式,那些直擊眼底的蝴蝶結、撲面而來的熱鬧的蕾絲花邊,就決定了我們喜歡上這件衣服。
可是成年之后,再熟透十年,你就會發現挑衣服真正的決定性因素是觸感。同樣是一條黑色的裙子,絹絲、棉麻、化纖,帶來的手感和垂度是完全不同的。
質感是歲月的教訓。我一度迷戀全棉,后來才知道,即使是棉也有品類各異的,因為密度和支數不同,就決定了它是一件版型挺括、穿三年也不會過時的T恤,還是最后被揉成一團丟進垃圾桶的睡衣。
扮靚沒有那么容易,每件衣服,因為質感,都開始有了它的脾氣。
從此理解了為什么輕熟女們冬日里只想躲進低調而沉默的雙面絨大衣里,初夏不舍如巧克力般絲滑的真絲襯衣。
朋友的啤酒吧在盛夏的夜晚開業,邀我和朋友們前往。酒過三巡,我和另外三個30歲以上的女人站在門口吹風,酒正酣,夜正濃,結果有個穿小黑裙的美妞還是覺得辜負了此情此景,幽幽地說了一句:“這種時候,真應該穿條真絲吊帶大露背裙子來的嘛……”
她大概是想起在這微涼夏天,真絲劃過自己的皮膚的那種體驗,那是正當年的體驗。
那只不過是一件衣服的質感,卻帶來歲月的不舍。穿上它,去見誰,兩個小時的內心戲比電影還要激烈。
至于顏色,安靜就好;至于款式,明朗就好。因為知道,那些安靜和明朗背后的質感才是心里的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