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有糾結的心事無人分擔,你一定有沉郁的心結無法打開,正如你也有美好的夢想與我分享。歡迎來信給西橙,我會認真傾聽你的訴說,竭誠為您釋疑。希望你在此生成為你自己。
xicheng66xicheng@sina.com
西橙:
你看那個新聞了嗎?說是“2018年畢業生多為95后,他們求職更注重自我實現以及興趣,‘高薪’不是他們唯一的追求。”在山東大學2019屆畢業生秋季就業雙選會現場,有畢業生直接向招聘方打探:“公司有沒有員工活動場所?比如健身房之類。是不是有上下午的茶歇時間?”
我看了這個新聞還挺開心的,這說明新一代的畢業生不再那么急功近利,而是更注重生活質量,他們的求職不再僅僅是謀求一個糊口的飯碗,而是在尋覓自己所感興趣的生活方式。
表姐卻取笑我是“幼稚的佛系青年”。雖然表姐年薪40萬元,是眾人眼里一致認同的白富美,但是我總覺得她生活得太勞碌了,好像連慢悠悠地跟她聊會兒天都是與她來去匆匆的氣質不符的。
夜來風雨聲:
你對現實生活了解得太少了。有健身房和茶歇時間的公司,往往需要員工在健身和茶歇之外的時間里更加努力地工作。健身和茶歇只是調劑品,而閑適型調劑,其主要功能是陪襯勞碌型主餐的。
“健身房”和“茶歇時間”——這兩個高端配置看起來佛系,在現實生活里卻跟你所理解的“不急切,不慌張”的“平淡生活”不沾邊。
真的想慢悠悠地平淡著,歸園田居,每天睡到日上三竿,保證能實現你們所謂的佛系——問題是,錢從何來?怎么維持基本生活?人生還有別的目標嗎?
“衣食足而知榮辱”,是真理。以前物質匱乏時期,能掙錢的工作都有人搶著去做,誰會去問有沒有健身房?現如今生活條件普遍大幅度提升,求職者多數是沒經歷過溫飽不周生活的人,自然不再單一地要求物質方面的待遇,而是更講究工作和生活的舒適度。
舒適是輕而易舉的,是佛系小清新pose,但是努力的身姿,卻無疑有著更美好的意義。
我不認為畢業生乍一步入社會就不差錢地尋求“舒適區”有什么值得稱道的,不過是不打算吃苦的變相口號罷了。公司在聘用這樣的人之前,要做好心理準備——你多給他分配一些工作任務,他可能就要揚長而去了。不打算吃苦受累的人,當然不愿意勉強自己,也缺乏毅力,反正不著急掙錢,只想找個舒適點兒的單位待著。奮斗?不存在的。
你的表姐犀利地洞察了佛系青年“幼稚”的內心,不愧為年薪40萬元的優秀人士。而她為什么能達到年薪40萬元,可能跟她沒有總惦記著茶歇有關。
西橙
佛系心態有什么不好嗎?不急切,不慌張,去尋找自己真正向往的平淡生活。又或者說,必須高工資、有車有房,才是成功的嗎?西橙,你怎么看新一代畢業生的求職心態?
夜來風雨聲
西橙:
你好。
我家有個親戚是賣保健品的,上個月向我父母推銷了一款滋養大腦的補品,說對孩子學習很有幫助。因為我已經高三了,我的成績是父母最掛心的事,所以平時省吃儉用的他們一下就買了二十多盒,一共七千塊錢。我已經吃完了三盒了,沒覺得有什么效果。
那個親戚也向我姑媽、小叔推薦了這款產品,因為他們的孩子也都在上高中。我姑媽也買了許多,我小叔一盒也沒買,他說這款營養品是三無產品,騙人的。我們這才想起來查證一下真偽,發現確實是沒有條碼、生產商的詳細地址以及生產日期。我現在很糾結,畢竟是花了七千塊錢買的東西,不是小數目。現在是要繼續吃下去,還是就此打住?
孔雀沒有開屏
孔雀沒有開屏:
沒有條碼、沒有生產日期的東西,你們居然敢買敢吃,實在是膽子不小。
別再吃了,及時止損吧,就當花錢讓自己長個心眼兒。
事實證明,理智和常識,這兩樣東西,可開源,可節流。不讓自己上當受騙,就是最佳理財方式。常識是可以直接跟金錢掛鉤的,這就是你身邊的實例,請牢牢記住你這次的遭遇,并切實吸取教訓。
聽說還有很多老年人不惜掏出家底來購買所謂的保健品,平時省吃儉用,剩菜都舍不得倒掉,卻“心甘情愿”拱手拿出退休金來供養騙子,實在讓人心痛。
絕大部分保健品并不會比糖豆具有更多一點的營養和功效,至于治療疾病甚至治愈癌癥的說法,當然是無稽之談。如果真的像推銷者說得那么神奇,各大醫院為什么不及時購進呢?
人啊,還是應該懂點自然科學知識,還是應該努力培養邏輯能力,也更應該加強對常識的敬畏,不然就會很容易被別人口沫橫飛的宣揚左右了錢包,勞碌半世的那一點積蓄,唯一的結果卻只是養活了騙子,對于自己毫無益處。
吃點天價糖豆事小,把身體搞壞了事大。生活不容易,還是清醒點吧。
西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