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昆明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權威解讀《昆明市工資支付條例》,明確加大對違反工資支付制度的處罰力度,對拖欠工資的用人單位最高處以10萬元罰款,情況嚴重的列入“黑名單”。該條例將于9月1日起正式實施。
加大拖欠工資處罰力度
2004年出臺的《昆明市企業工資支付條例》(以下簡稱原《條例》)已實施了15年,在保障勞動者工資報酬權益方面起到了積極有效的作用。隨著用工制度的深入調整以及近年來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的持續推進,原《條例》在解決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拖欠和治欠保支制度落實方面的短板開始顯現,對惡意欠薪和拒不落實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制度的懲治力度不強的問題逐漸暴露出來。修訂原《條例》顯得極為緊迫和重要。
2019年出臺的新《條例》和原《條例》相比,修改了26條,刪除了8條,新增加了13條。其中,新《條例》調整范圍擴大了,將“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組織及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納入適用范圍。還重點增加了農民工工資保障制度。增加了工程建設領域實名制管理、專戶管理、工資保證金和保險保函等制度,明確了工程建設領域工資支付的責任主體等內容,把健全治理長效機制和落實治欠保支重點制度從政策層面上升到地方性法規,為開展農民工欠薪治理提供了法律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新《條例》加大了對違反工資支付制度的處罰力度。提高用人單位的違法成本,督促用人單位自覺履行工資支付義務,對拖欠工資涉及10人以上或超過3個月或拖欠工資數額超過10萬元的用人單位,處以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同時,增加了涉嫌犯罪移送制度,對拒不支付勞動報酬涉嫌犯罪移送制度作了專門規定,將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起來。
工資支付周期不能超過一個月
哪些收入才算工資?新《條例》明確,勞動者工資由計時工資、計件工資、崗位工資、職務工資、技能工資、獎金、津貼、補貼、延長工作時間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屬于勞動報酬性的工資收入等組成。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能以其他實物代替。
但用人單位按照規定負擔的各項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按照規定標準支付的獨生子女補貼、計劃生育獎,喪葬費、撫恤金等國家規定的福利費用及其他屬于非勞動報酬性的收入,則被明確為不屬于工資范疇。簡單來看,工資與非工資區別的關鍵即是否屬于勞動報酬。
用人單位應該多長時間支付一次工資?新《條例》明確,用人單位應當每月至少支付一次工資。如遇節假日或者休息日,應當提前支付。其中,實行計件工資制或者以完成一定任務計發工資的,可以按照計件或者完成工作任務情況約定支付周期,但如果支付周期超過一個月的,應當按照約定每月支付工資。實行年薪制或者按照考核周期支付工資的,應當按照約定每月支付工資,年終或者考核周期屆滿時應當結算并付清工資。實行周、日、小時工資制的,工資支付周期可以按照周、日、小時支付。
也就是說,工資支付周期可以短于一個月,但是不可以超過一個月。
勞動關系終止須在5個工作日內結清工資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對工資發放金額發生爭議時,如何認定勞動者的工資?據了解,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或雙方對工資金額有異議的,由用人單位負責舉證來證明勞動者的工資金額,如果用人單位也不能證明,則應該參照本單位同工種的平均工資按月支付勞動者工資。在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雙方對工資數額約定不明確的情況下,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不利的后果。
請事假是否可以扣除勞動者的工資?可以扣減,但只能扣減事假期間的工資,一旦超過就屬于克扣工資的違法行為。探親假、婚假、產假、喪假等法定假期,用人單位應當按照法律規定或者勞動合同約定的工資標準支付工資。
勞動關系終止或解除后,用人單位應在多長時間內結清勞動者的工資?用人單位須在勞動關系終止或解除后5個工作日內結清勞動者工資;且須一次性結清。如有違反將處以5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
新《條例》還規定,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工資的;支付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工資的;拒不支付延長工作時間工資的;用人單位因拖欠工資有意轉移財產,法定代表人或者經營負責人有意回避、逃匿等,勞動者有權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舉報。
欠薪情況嚴重要被列入“黑名單”
新《條例》明確,要完善用人單位守法誠信管理制度和拖欠工資企業“黑名單”制度。那么,哪些拖欠工資的行為會被列入“黑名單”?據了解,拒不支付一名勞動者3個月以上的勞動報酬且數額在5000元以上或拒不支付10名以上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且數額累計在3萬元以上;拖欠工資違法行為引發群體性事件、極端事件造成嚴重不良社會影響的;將勞務違法分包、轉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和個人,并且發生上述兩種工資拖欠情況的,這些拖欠勞動者工資情況嚴重的都會被列入“黑名單”。
如用人單位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工資等引發嚴重影響公共秩序事件的,用人單位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應當按照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的要求及時到現場協助處理。如無正當理由不到現場協助處理的,處以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不得以工程款未到位為由拖欠農民工工資
建設領域是拖欠工資的高發領域。新《條例》明確,昆明實行工程建設領域勞動者工資支付專戶管理制度,承包合同應當明確約定工程款中的人工費比例和支付期限,并將人工費足額撥付到專戶。工資支付專用賬戶內資金少于應發勞動者工資總額的,開戶單位應當按時補足。工程竣工且工資全部結清后,工資支付專用賬戶方可注銷。工資專用資金只能用于支付工資,不得挪作他用。
建設單位對發包工程項目的農民工工資支付負監管責任,施工總承包企業對所承包工程項目的農民工工資支付負總責,分包企業對所招用農民工的工資支付負直接責任,均不得以工程款未到位或存在結算爭議等經濟糾紛為由克扣或無故拖欠農民工工資,不得將合同應收工程款等經營風險轉嫁給農民工。也就是說,按照“誰用人 誰付薪”的原則,建設單位、施工總承包企業、分包企業都對農民工工資支付分別承擔責任。
對未執行分賬管理或者因建設單位、施工總承包企業未將人工費用撥付到農民工工資(勞務費)專用賬戶的工程建設項目,發生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時,由建設單位或者施工總承包企業承擔農民工工資清償責任。
值得注意的是,工程建設領域施工單位未按照規定實行工資專戶管理的,由市、縣(市、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以1萬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