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晞 李麗芝
金石橋鎮是隆回縣的貧困鄉鎮,有7萬多人口,3萬多戶,幾乎家家戶戶都養雞。以前,人們喜歡散養家雞,但散養家雞破壞環境,且易損壞莊稼,政府規定不準散養家禽。現在,人們改成了圈養家雞。
我們發現圈養的雞發病率高,死亡率也高,增膘快,4~6個月就能長到6~7斤,宰殺后1/3的肉是肥肉,膽固醇含量高,吃起來油膩難咽,吃后體內熱量過剩,血中脂類增多,易引發高脂血癥、動脈硬化和血栓,嚴重者甚至中風。而散養的雞肉質鮮嫩,味道鮮美可口,一般只有3~5斤,瘦肉多。為了圈養出類似散養雞的瘦肉型家雞,提高雞的免疫力,又不破壞環境,我們發明了一種誘導雞跑步吃飼料、跑步飲水、跳高吃蔬菜的裝置——牧雞小農場,這種裝置在可放置在樓頂、草地、空坪、林間。
1.裝置構造
牧雞小農場由太陽能電池板、電動機、進食旋轉桶、飲水槽、跳高進食鉤、散熱風扇、加熱電燈、雞計步器、清污雞糞屜、清污泵、圍網、清污地板等構成,誘導家雞跑步吃飼料、跳高吃蔬菜、跑步飲水,讓它們在進食時鍛煉身體,提高免疫力。
2.應用原理
運動學、動物學、生理學原理
作品設計與制作
我們根據設計思路制作各部件,然后將它們和變壓裝置、繼電器、電線等組裝成圈養家雞健身防病飼喂裝置——牧雞小農場。
作品整體構造圖:


將牧雞小農場放到合適的地方如屋頂、草地、空坪,再把飼料放入進食槽,將水倒入飲水槽,將白菜葉或蘿卜掛在跳高進食鉤上,打開電動機開關,控制轉速為每分鐘20~30圈,使進食旋轉桶旋轉,最后將圈養家雞放進牧雞小農場內,讓雞跑步吃飼料、跳高吃蔬菜、跑步飲水。

如果是晴天,就利用太陽能電池板供電,讓進食旋轉桶旋轉,雞同樣跳高吃蔬菜、跑步進食。如果氣溫超過33℃,就打開散熱風扇降溫;如果氣溫低于3℃,便打開加熱電燈,使牧雞小農場內的溫度升高。
牧雞一天后,將雞糞清理到清污抽屜里,讓雞糞堆積發酵用來做肥料,然后打開清污泵,用水沖洗地板。
試驗結果表明,圈養的家雞在牧雞小農場內每次進食時跑步20~30步,每分鐘跳高10~15次,這樣能鍛煉身體,提高免疫力。
主要貢獻與創新
1.牧雞小農場由進食旋轉桶、太陽能電池板、電動機、清污泵、散熱風扇、加熱電燈等構成,滿足鄉鎮人民發展養雞業的需要,同時填補了圈養家雞機具領域的空白。
2.牧雞小農場運用動物學、運動學原理巧妙地誘導家雞跑步進食、飲水,跳高吃蔬菜,增加運動量,增強免疫力,提高肉質,強化牧雞效果。
通過對這個創新項目的研究,我們接觸并學到了一些養雞知識和動物學、工程學等方面的知識,提高了動手能力,激發了探究與農村生活相關的科學的興趣,同時增強了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
指導老師 ?陳富昌 ?李謨強 ?羅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