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 楊繼輝 李銳

[摘要] 目的 對糖尿病患者多樣性護理的應用價值進行探討分析,給臨床護理提供參考。方法 2016年11月—2018年3月該院對100例糖尿病患者進行分析,將患者分成了常規組和試驗組,均有50例,常規組使用常規護理,試驗組使用多樣性護理,對兩組的血糖和生活質量進行對比分析。結果 經過護理,試驗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比常規組低,患者的生理功能,精神狀態,社會功能等評分比常規組高,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糖尿病使用多樣性護理,對患者的血糖控制比較理想,患者的滿意度比較高,臨床中應該進行推廣使用。
[關鍵詞] 多樣性護理方式;糖尿病;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9(a)-0005-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diabetes patients' diversity nursing,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nursing. Methods From November 2016 to March 2018, 100 patients with diabetes were analyzed in our hospital.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routine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50 cases each. The routine group used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used diversity nursing. The blood glucose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After nursing, the fasting blood glucos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blood glucose at 2 hours after the meal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 mental state and social function of the patient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ventiond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ere statistically different(P<0.05). Conclusion Diabetes uses diversity nursing, and the patient's blood glucose control is ideal. 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is relatively high, and should be promoted and used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 Diversity nursing methods; Diabetes; Nursing
糖尿病是比較多見的代謝疾病,患者的主要癥狀就是高血糖,高血糖是因為胰島素分泌不足以及生物受損引起的[1]。糖尿病的時間較長會導致高血糖狀態,讓患者的組織受到慢性損傷,引起各項功能障礙,其他的臟器受到影響。根據研究表明[2-3],糖尿病患者使用綜合治療并提供多樣性護理能夠改善患者的病情,臨床中意義重大。該次該院就2016年11月—2018年3月收治的100例患者進行了分析研究,分組進行探討分析,對多樣性和常規護理的效果進行對比,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院對100例糖尿病患者進行分析,將患者分成了兩組,試驗組組和常規組均有50例。常規組共有20例女性患者和30例男性患者,最小36歲,最大74歲,平均(51.36±6.37)歲;試驗組共有18例女性患者,32例男性患者,最小36歲,最大75歲,平均(51.32±6.41)歲。兩組的一般性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結果不產生影響。
1.2 ?方法
兩組均根據糖尿病常規治療法治療,常規組進行常規護理,即飲食指導、血糖觀察、藥物指導、基礎護理等。試驗組基于常規護理施予多樣性護理方式,具體操作如下:①健康宣教。結合患者的文化程度提供健康宣教,講解精神壓力,體重等和患者疾病的關系,強調運動的重要性,讓患者能夠堅持用藥治療,對自己的飲食進行管理,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鼓勵患者每天監測自己的血糖情況,對生活行為進行記錄,交代嚴重并發癥,讓患者能夠對其重視。告知患者攜帶糖果,防止低血糖。②飲食指導。為患者進行體質量計算方式指導,叮囑患者合理的運動減肥,飲食保持八分飽。根據體質量和飲食習慣來指導患者家屬飲食替代治療方式,為患者提供飲食指導,少食多餐,監控血糖,記錄血糖水平波動情況。③生活干預。叮囑患者控制情緒,防止情緒起伏過大,調節患者的心態,叮囑患者保持心態平和,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多休息,保持睡眠充足。叮囑患者戒煙戒酒,鼓勵患者積極的運動,每周運動5次,每次超過30 min。④用藥及出院指導。叮囑患者及其家屬藥物治療時不能夠隨意的對藥物劑量進行調整。對降血糖藥物的治療效果和使用方法進行講解,交代不良反應情況,為患者提供用藥指導,叮囑患者家屬對患者的用藥行為和情況進行監管,讓藥效能夠最大的發揮出來,降低患者的用藥不良反應。患者出院后,定期對患者進行隨訪,對患者的情況進行了解,改善患者的各項身體情況,使用電話隨訪方式對患者進行隨訪,及時解答患者的疑問,叮囑患者定期來院接受治療和復查。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使用生活質量評價表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估分析,對患者的生理功能,精神狀態,社會功能進行評價,得分越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越高[5]。為患者進行了3個月的護理,使用血糖儀對患者的血糖情況進行監測,取平均值。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該次研究相關數據進行處理與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經過護理,試驗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比常規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 ? ?
試驗組患者的生理功能,精神狀態,軀體疼痛,社會功能等評分比常規組高,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糖尿病患者的發病主要是遺傳和環境兩個原因導致的,根據研究顯示,Ⅰ型和2性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特性比較明顯,2型糖尿病患者的發病受到基因突變的影響,常見的有線粒體和胰島素等基因突變,導致了胰島素分泌受到影響[6]。環境因素主要是飲食不規律,活動過少,導致了患者的肥胖。目前糖尿病的研究越來越深入,治療的時候提供合理的護理對患者的血糖控制和生活質量改善都有非常大的幫助。多樣性護理是以患者自身和患者家屬作為考量,根據醫院的情況,為患者進行資源協調,提供了多樣化的合理的護理,具有針對性,能夠有效的促進護理質量提升[7]。在相關學者[8]的研究中,探討分析了2型糖尿病患者的依從性和治療效果的影響情況,結果顯示,經過護理,患者的血糖水平受到了很大的改善,并發癥幾率明顯的降低,此次研究結果也表明,經過護理,試驗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比常規組低,患者的生理功能,精神狀態,社會功能等評分比常規組高,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糖尿病護理采取多樣性護理是可行的,能夠對患者的血糖情況進行有效的控制,然患者能夠配合護理,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讓患者的血糖水平穩定,讓患者的臨床護理滿意度提升,因此效果比較好,臨床中能夠進行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張紅妹,王瑩.參與型護理模式對2型糖尿病病人自我護理能力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6,30(30):3809-3811.
[2] ?劉秋鳴,趙改麗,韓瑛婷.以問題為基礎教學法在社區護士2型糖尿病延續護理培訓中的應用[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6,33(20):63-66.
[3] ?梁金玲,李駿.2型糖尿病患者應用優質護理干預模式的效果評價[J].海軍醫學雜志,2016,37(4):359-361.
[4] ?張堯,那芷菁.歸家式護理模式與2型糖尿病患者相關性的探討[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6,32(36):2852-2855.
[5] ?楊素華,胡細玲.社區家庭護理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分析[J].現代臨床護理,2016,15(1):62-65.
[6] ?王瑩,張紅妹,王麗娜.多形式護理健康教育對首診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響[J].山西醫藥雜志,2017,46(13):1633-1635.
[7] ?趙輝,孔梅.無縫隙護理對糖尿病住院患者健康知識及血糖控制的影響[J].西南國防醫藥,2015,25(10):1130-1133.
[8] ?單提娜,李媛媛,陳金芳,等.糖尿病護理小組在糖尿病患者臨床護理中的作用分析[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7,14(A2):254-255.
(收稿日期:2019-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