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

[摘要] 目的 探討護理干預對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護理情況的影響研究。方法 選取2017年1月—2018年4月該院接診的比例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為調查對象,分析患者接受護理干預前后的護理情況。結果 護理干預能夠顯著改善患者護理情況,干預后護理情況優于常規護理,血糖、血脂控制情況良好(P<0.05)。結論 護理干預有利于改善患者血糖、控制血脂水平,適于在臨床廣泛推廣。
[關鍵詞] 糖尿病;冠心病;護理干預;血糖;血脂
[中圖分類號] R248.1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9(a)-0093-02
老年群體常伴發高血脂、心臟病、糖尿病、腦梗塞等慢性病。由于老年患者器官衰退等生理特點,并且記憶力和理解力明顯下降,需要通過護理干預來改善心理狀態和生活質量。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代謝綜合征,臨床發病率較高,同時具有較為嚴重的合并癥。老年患者身體機能衰退,自身免疫力下降,因此很容易引起較多的并發癥,增加了護理的難度。由于糖尿病人的血液黏稠度高以及血脂水平代謝紊亂極易引起冠心病,兩種疾病相互作用增加了護理的難度,因此必須提高護理的質量,從而改善患者的預后。綜合護理重視從患者的身心方面采取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具有良好的護理效果。該研究于2017年1月—2018年4月選取該院接診的10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護理干預情況,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該院接診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為調查對象,患者人數100例,均為老年患者,年齡68~82歲,平均年齡(76.2±2.5)歲。診斷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平均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50例。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的護理措施,觀察組患者采用綜合護理措施,方法如下。
1.2.1 確定護理問題 ?根據護理人員理論實踐經驗可知,糖尿病并發冠心病常見循證問題有飲食、疼痛、運動、心理、健康教育等。
1.2.2 護理干預 ?(1)疼痛護理:冠心病患者可能發作心絞痛,要立刻評估疼痛程度和部位,讓患者就地休息,護士要迅速為患者服用硝酸甘油,監測患者血壓[1]。若疼痛未顯著緩解立刻報告醫生遵醫囑鎮痛。
(2)心理指導:護士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能夠避免應激心理對疾病的消極影響,起到安撫患者情緒,提高治療依從性的作用。在進行心理護理時要講究方式和方法,根據患者的心理特點進行護理,對患者關心關愛,鼓勵他們參與集體活動,讓病友之間加強交流,傾訴內心的苦悶,從而排解心理問題[2]。護士可以恰當利用肢體語言,例如當患者感覺不適時,用手觸摸患者的前額表示關心。在傾聽患者傾訴時用手撫摸患者的肢體等,能夠減輕患者內心的焦慮情緒。
(3)康復指導:定期開展患者健康教育講座,采用現場教學的方式直接與患者溝通,可以采取多樣化的健康教育方法,包括學習健康教育手冊、觀看視頻、參加講座等[3],同時安排現場答疑,對患者關心和疑慮的問題進行解答?,F場教學可以促進患者之間的交流,促進患者心理康復。在健康教育時利用模型開展互動教育,講解者使用模型演示如何自行測試血糖、如何注射胰島素等,為患者實地演示,再由患者使用模擬人進行練習,通過情景教學進行互動。邀請有經驗的自我護理水平高的患者講解自我護理過程以及可能遇到的問題等,組織開展病友交流分享會,展示優秀的自我護理案例提高患者的抗病信心。
(4)飲食護理:要注意的是不要攝入油膩食品和甜食,注意飲食規律,需要重點攝入的營養素,包括葉酸、鐵、b族維生素等,主要食物來源為蔬菜、蘑菇、海產品等熱量較少的食物。要多吃雜糧和粗糧,盡量少吃饅頭或白米飯,多攝入雜糧餅或雜糧飯,不用額外增加飯量。多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
(5)運動護理:患者要在每餐餐后休息30 min后散步約30 min~1 h。每天最好由家人陪同散步1~2 h,步數不要低于6 000步。平時可以選擇騎車、散步等運動,每天保持運動時間不低于1 h。
(6)用藥護理:重視患者的正確用藥以及按時用藥的問題,由專職護士負責患者的用藥護理,監督患者是否能夠按時定量用藥,糾正錯誤的用藥方式和用藥時間以及用藥方法等。對于老年患者記憶力下降,理解力較差以及思想較為固執等特點,可以采取以下安全用藥護理措施:①藥物處于患者的可視范圍內,由于老年患者記憶力較差,因此為了讓患者能夠按時服藥,要將藥物放在患者能夠容易發現的位置,例如病床旁邊的床頭柜等,避免藥物不在視線范圍導致遺忘服藥。②一些藥物具有特殊的要求,因此為了避免患者錯誤服藥,要將特殊要求的藥物采用小包裝,提醒患者需要注意用藥的特殊性避免錯誤用藥。③老年患者吞咽能力降低,為避免藥物難以吞咽可以將一些需要整片服用的藥物碾壓成碎末。但是一些藥物必須整片服用,要特別提醒患者禁止咀嚼或壓成碎末。④一些藥物需要通過飲食輔助使用,可以為患者使用藥物提示卡片,讓患者正確掌握服藥方式。服藥姿勢需要坐或者站立,有些藥物禁止在床上躺臥服用。⑤服藥后要注意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監測血壓和血糖心率等變化,觀察是否發生藥物不良反應,并且提醒患者藥物的常見不良反應類型,指導患者掌握應對不良反應的方法。對于患者使用的自備藥物要進行詳細詢問并且向醫師咨詢后,為患者給出用藥指導建議,避免發生藥物不良反應。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脂,血糖指標變化情況。
1.4 ?統計方法
數據經過SPSS 18.0統計學軟件分析,計量資料進行t檢驗,表示方式為均數±標準差,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血脂情況對比
治療前兩組的血脂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血脂水平得到明顯改善,改善效果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空腹血糖比較
干預前,對照組的空腹血糖為(10.2±0.6)mmol/L,觀察組為(10.8±0.4)mmol/L,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對照組為(9.5±0.5)mmol/L,觀察組為(8.7±0.4)mmol/L,兩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6.74,P<0.05)。
3 ?討論
當前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不斷進步,人們的生活條件也得到了顯著改善,溫飽問題已經不能困擾當前的生活,人們更加注重身心健康和生活的質量。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對于健康的要求也在更加完善。糖尿病是發病率較高的慢性疾病,是由于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功能障礙,導致血糖水平持續性異常升高的一種疾病。糖尿病患者胰島素分泌缺陷,通常發生在中老年人群中。糖尿患者的臨床表現主要為血糖含量顯著升高,導致血液黏稠度大大增加,血液的組份以及性質都發生了明顯改變,血液流速緩慢降低,血液中的磷脂含量迅速減少,從而導致細胞膜表面的膽固醇含量明顯升高,繼而引起了紅細胞的顯著形態結構變化,造成紅細胞的彈性降低,當經過管徑狹小的血管時很容易因為彈性降低、流速緩慢導致血管堵塞,所以影響了血液循環的暢通性[4]。如果在冠狀動脈處發生了血管堵塞,將會導致冠心病,降低了心肌的耗氧量,造成心肌細胞缺氧壞死。所以糖尿病患者很容易因為血液黏度增加以及血脂代謝功能失調而引起冠心病,臨床表現為心絞痛,病情嚴重后形成心肌梗死。糖尿病和冠心病兩種基本相互作用,增加了疾病的復雜程度,提高了治療的難度,給患者帶來更大程度的痛苦。對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進行護理干預,主要有以下作用:①強化認知。通過科學的護理干預可以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從而能夠灌輸正確的疾病護理和預防知識,能夠改變患者的認知,從而提高治療的依從性[5]。②樹立信心。護士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能夠解決心理問題從而解除不良情緒,爭取家庭和社會支持,從而讓患者樹立治療的信心。③改善行為。通過護理干預能夠指導正確的飲食、運動等方式,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從而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得到家屬的積極配合,有利于規范按時用藥、注射胰島素等行為。
綜上所述,護理干預能夠提高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糖、血脂控制水平,適于在醫療服務中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 ?季冬梅.門診綜合護理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體會[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6,11(4):1023-1025.
[2] ?宮譙.健康教育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當代護士,2016,15(14中旬刊):225-226.
[3] ?傅學俠.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護理效果的影響[J].中醫藥臨床雜志,2017,17(7):789-791.
[4] ?朱婭妮,林雪寧.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臨床護理分析[A].《中醫雜志》特邀心血管專家學術座談會暨中醫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疾病臨床經驗會議論文集[C].中醫雜志社,2017:589-590.
[5] ?李運超.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護理體會[A].第六屆華北長城心臟病學會議暨河北省心血管病學2013學會、第二屆經前臂(橈1尺)動脈微創代冠脈介入冶療國際論壇論文集[C].中國醫師協會,河北省醫學會,河北省醫師協會,2016:360-361.
(收稿日期:2019-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