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霄云

[摘要] 目的 研究探討護理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孕婦血糖控制及新生兒的作用。方法 選擇該院產科收治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婦(2016年7月—2018年6月),隨機劃分為兩組(50例每組),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比較兩組的血糖指標、妊娠不良結局發生率、新生兒Apgar評分。結果 護理后,觀察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較對照組更低(P<0.05);剖宮產、產后出血、巨大兒發生率觀察組分別為8%、0%、2%,均低于對照組(P<0.05);新生兒Apgar評分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綜合護理干預可更加有效地控制妊娠期糖尿病孕婦的血糖水平,有利于減少妊娠不良結局,降低新生兒窒息風險。
[關鍵詞] 產科;妊娠期糖尿病;護理;血糖
[中圖分類號] R47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9(a)-0107-02
妊娠期糖尿病屬于妊娠期特有的合并癥,其發病率較高,孕婦機體內血糖水平發生紊亂,易增加孕婦妊娠風險,引發巨大兒、產后出血的妊娠不良結局[1]。胰島素降糖治療是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治療手段,而為保證其血糖控制效果,臨床還需對妊娠期糖尿病采取護理措施。該研究針對2016年7月—2018年6月10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婦開展研究,分別給予常規護理干預、綜合護理干預,以探討護理干預用于妊娠期糖尿病中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該院產科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100例孕婦開展前瞻性研究,分組方法為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劃分為兩組(50例每組),對照組的年齡為21~36歲,平均(28.67±4.37)歲,孕周為27~35周,平均(31.02±2.49)周,有初產婦39例、經產婦11例;觀察組的年齡為20~35歲,平均(28.15±4.58)歲,孕周為27~35周,平均(31.15±2.38)周,有初產婦38例、經產婦12例。一般資料在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有可比性。經醫學倫理學委員會批準后開展研究,孕婦知情同意。
1.2 ?方法
對照組中施展常規護理干預,嚴格按照醫囑給予孕婦胰島素降糖治療,為孕婦講解妊娠期糖尿病的相關知識,告知其正確的用藥方法,并告知孕婦需要注意的相關事項。
觀察組中施展綜合護理干預,具體為:①心理護理。根據孕婦的性格特點、年齡特點、文化程度,與其交流,為其介紹產科環境,強調自然分娩的優點、剖宮產的缺陷等,分析孕婦的心理問題和壓力源,針對其內心顧慮、心理問題予以開導,并告知孕婦“無需過度擔憂病情,血糖可通過胰島素注射得到控制”,使孕婦了解積極配合治療的重要性,使其積極配合胰島素治療工作。②飲食護理。為孕婦說明飲食的重要性,與孕婦共同制定科學合理的妊娠期膳食營養計劃,飲食原則為少食多餐、規律飲食,選擇易消化、富含優質蛋白的食物,嚴格限制每日攝入的鈉鹽、脂肪、糖等物質含量,忌食辛辣、油膩、生冷等食物,戒煙酒,并注意補充微量元素和維生素。③運動護理。為孕婦說明運動鍛煉的重要性,根據孕婦個人體質、運動能力、喜好,與孕婦共同挑選合適的運動鍛煉方式,盡可能選擇上肢運動、行走等運動鍛煉項目,由護士或家屬督促孕婦進行運動鍛煉,3次/d,每次需持續15 min,以孕婦耐受為宜。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①血糖水平,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②妊娠不良結局發生率;③新生兒Apgar評分,于新生兒出生后1 min、5 min時評估,總分10分,得分越高,新生兒發生窒息的風險越低[2]。
1.4 ?統計方法
應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血糖水平比較
護理后,兩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低于護理前(P<0.05),觀察組血糖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妊娠不良結局發生率比較
剖宮產、產后出血、巨大兒發生率觀察組分別為8%、0%、2%,均低于對照組的24%、8%、14%(P<0.05),見表2。
2.3 ?新生兒Apgar評分比較
新生兒出生后1 min、5 min時,觀察組的Apgar評分分別為(8.56±0.45)分、(8.91±0.48)分,對照組的Apgar評分分別為(8.17±0.34)分、(8.45±0.40)分,組間比較,觀察組均較對照組更高(P<0.05)。
3 ?討論
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特有的一種病癥,主要是指孕前無糖尿病史的孕婦在妊娠期發生糖尿病,隨著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生,孕婦機體內代謝隨之改變,其血糖水平增高,機體內分泌失調,易影響到母嬰安全[3]。臨床上多采用胰島素治療妊娠期糖尿病,可有效控制孕婦血糖水平,但部分孕婦受到心理狀況、飲食、運動等因素的影響,其血糖控制效果欠佳,而理想的血糖狀態是保障妊娠期糖尿病母嬰安全的關鍵[4],故還需對孕婦實施護理干預。
妊娠期糖尿病的常規護理方案主要是針對孕婦實施常規健康宣教、簡單用藥指導,其護理措施不夠全面,針對性欠缺,無法滿足孕婦的合理需求。綜合護理模式的核心為護理服務綜合化,圍繞著這一護理核心,綜合護理模式下的護理方案無統一規范要求,其護理方案充分考慮到護理工作中的切實問題,主要由各項護理措施整合而來,護理方案的針對性、全面性、個體化特點更強[5-6]。該研究觀察組中施展綜合護理,主要從3大方面對孕婦進行干預,其中,心理護理通過心理輔導可減輕孕婦心理壓力和顧慮,解決其心理問題,改善其心理狀況,使孕婦以更加積極、更加平和的心態配合治療和護理工作;飲食護理通過控制飲食可減少飲食方面的安全隱患,避免孕婦因飲食不當而致血糖增高;運動護理主要是通過指導并督促孕婦進行合理的運動鍛煉,可有效提高孕婦的身體機能,控制其體重,避免孕婦在妊娠期體重增長過度,有利于降低血糖波動風險。
該研究還發現,護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妊娠不良結局發生率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P<0.05),新生兒Apgar評分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綜合護理用于妊娠期糖尿病圍產期可提高孕婦的血糖控制效果,有利于改善母嬰結局。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干預可更加有效地控制妊娠期糖尿病孕婦的血糖水平,有利于減少妊娠不良結局,降低新生兒窒息風險。
[參考文獻]
[1] ?葉朝,郭路.連續護理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結局的干預效果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4,29(9):780-782.
[2] ?李玉鳳,靳淑雁,潘利云,等.量化健康教育在妊娠期糖尿病護理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34(15):2103-2105.
[3] ?林艷玲,楊文莉,李萍華,等.心理護理聯合運動療法在妊娠糖尿病護理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4,29(3):272-273.
[4] ?張楊.個性化護理對妊娠期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及妊娠結局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8,16(22):2729-2731.
[5] ?胡艷粉,李領俠,張瑩,等.綜合護理干預對我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圍生期并發癥及妊娠結局影響的Meta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5,31(2):143-150.
[6] ?董麗敏,印娟.早期綜合護理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妊娠結局的影響[J].河北醫藥,2015,37(19):3006-3009.
(收稿日期:2019-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