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一可
風雨同舟,歲月如歌,70年披荊斬棘,70年風雨兼程,中國已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處在這個關鍵節點的我們,應不負前輩之努力,繼往開來,在新時期節點上敢于作為,共同鑄就偉大的中國夢!
70年來,新中國以令世界驚嘆的速度從雨后初生到如今的枝繁葉茂。在這一中國速度的背后,是幾代人的青春,是他們的無私奉獻,是他們的勇敢創新,是他們的棄小家以成大家的精神。所以,處在新時期節點上的我們,不應故步自封,而要將自己的夢想與中國夢緊密相連,勇于作為,共筑中國夢!
新時代的青年,當求真務實,勇于反思,勇于改錯,彰顯復興決心。祖國的70年歲月并非一帆風順,亦有過迷茫和徘徊,但終于在反思中開始了改革。1978年開始平反冤假錯案,吸取經驗教訓;1979年的改革開放成為了改變世界格局的偉大壯舉;黨的十八大,開始了大規模的反貪反腐行動,“求真務實”是從那之后的座右銘……這一切的一切都只為了一個目標——復興中華!
處于新時代的我們更應該繼承這種求真務實、敢于反思的精神,在實現夢想的途中不斷反思,不空談,要實干。要堅信,幸福是奮斗出來的,要敢于創新。大國青年,應勇敢地站在時代的潮頭,樹立創新精神。“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站在祖國70周年華誕的節點上回望先前的奮斗者,不難發現他們所共有的品質——創新。三峽工程,讓世界矚目;載人航天,全球關注;“天眼之父”南仁東,20多年青絲變白發;“兩彈元勛”“氫彈之父”于敏,幾十年隱姓埋名……他們用親身經歷告訴我們:科技成就強國,創新鑄就未來。因此,處于歷史與未來的時間節點的我們應該勇立潮頭,敢為人先,敢于創新,運用新思路和新方法攻破夢想路上,乃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上的一個又一個困難。
處于新時代的我們,應腳踏實地,走好新一代的長征路。在泥濘之中,也要堅定求真務實、敢于創新的信念。這必將給我們帶來與眾不同的人生,而這樣的人生也必將與我們的時代交相輝映。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新青年敢作為,共筑中國夢!
【評點】
本文論證思路嚴密,具有深度。首先,作者緊扣“新青年”這一身份的限定,以“新青年敢作為,共筑中國夢”將材料中所給的“大事件”形成有機關聯,以“中華復興”為目標聯結求真務實和創新意識,形成論證的自然過渡。另外,所選取的“平反冤假錯案”“改革開放”“反腐敗”等大事件與后面奮斗者們的創新精神形成了思辨的深度。只是倒數第二、三段的銜接還需要打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