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兆琛
匆匆忙忙之際,中秋節的腳步聲已悄然臨近。
今天,便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中秋夜晚,雖說在老家的稻場上坐著有一絲絲的涼意,但依舊阻止不了我想見圓月的急切心情。
與往年一樣,我們一家人各自搬著一把竹椅,靜靜地坐在稻場上,回憶上半年的收獲與快樂。遺憾的是,有幾位親人在遠方打工,不能回家團聚,只能通過視頻聊天來與親人們見個面,彼此問候。快樂之余,大家不免有些失落。過了不久,或許大家都折騰累了,各自躺在竹椅上,享受著秋天里難得的寧靜愜意的時光。
忽然,奶奶冷不丁地問我一句俗語,可我根本不曾聽說過。這時,姨媽笑著說:“不就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嘛。”我聽了恍然大悟,抬頭望著天空,玉盤似的皓月正向我們展露著笑臉,靜靜地灑滿一地的光輝。朵朵浮云在月光的映照下絲絲縷縷地飄浮著,宛如仙女在舞動紗巾,翩翩起舞,月光透過斑駁的樹隙垂下來,在地面上鋪了一層碎銀。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有多少身處異地的打工者“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可他們很多人卻只能通過視頻聊天來看看思念已久的家人,感受一下家鄉的溫暖與月餅的飄香,也借此慰藉遠方的親人。想到這里,我不禁有些惆悵,想到了蘇軾的《水調歌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媽媽從屋里拿出一盒月餅,我拿起一個,看著圓圓的月餅,不正是象征著團圓的意思嗎?可現在有許多打工者過節的時候也留在外地,只為了賺取更多的節假日加班費。而且他們中有的人卻并不為沒有陪伴家人而感到愧疚,反而因為掙了更多的錢而覺得美滋滋。
唉,這都是錢鬧的!
我咬了一口月餅,圓圓的月餅少了一個角,也少了一些滋味……
(指導教師 ?周遠喜)
【評點】
文章開篇交代了中秋賞月的背景,巧借景物描寫,表達了對親人濃濃的思念。文章中對經典詩詞的引用不僅巧妙地契合了文章烘托的氣氛,也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底蘊。敘述描寫之后,水到渠成地進行抒情議論,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結尾省略號的運用,不僅有余音繞梁之美,也使文章多了一份凝重與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