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毛志華 郭城
2018年12月18日,在慶祝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的特殊歷史時刻,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站在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貫通歷史、現實和未來,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全面總結了40年改革開放的光輝歷程和偉大成就,精辟闡釋了改革開放的寶貴經驗和深刻啟示,科學回答了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戰略性的重大問題,對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戰略部署。習總書記的講話高瞻遠矚、內涵豐富、思想精深,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真理光芒,是指導新時代繼續推進改革開放的綱領性文獻。海南作為改革開放排頭兵和創新發展先行者,必須牢牢把握新的戰略定位,以“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奮進態勢,把改革開放旗幟舉得更高更穩。
黨的歷史表明,歷史方位就是客觀實際,歷史方位就是發展趨勢,歷史方位就是時代坐標。肩負著建設自貿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貿港重大使命的海南,必須深刻認識和把握黨和國家發展歷史方位,以清醒的歷史自覺堅定使命自信,以強烈的歷史擔當實現跨越發展。
開放融通、互利共贏,當好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堅持以自貿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貿港為總抓手,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抓住制度創新,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在促進雙向投資、推動貿易便利化、構建新型合作模式、搭建多元合作平臺等方面積極探索,加快形成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和公平開放統一高效的市場環境,靠開放的主動贏得發展的主動和國際競爭的主動。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當好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試驗平臺。堅持“摸著石頭過河”和頂層設計相結合,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統一,堅持試點先行和全面推進相促進,多出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帶動全國改革步伐。強化改革舉措系統集成,科學配置各方面資源,加快推進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人才體制、財稅金融體制、收入分配制度、國有企業等方面的改革,形成更加成熟的制度體系。爭先突破、示范引領,當好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開拓者。瞄準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課題,特別是建設中國特色自貿港的全新領域,在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服務和融入國家重大戰略上發力,率先在發展方式、經濟結構、擴大開放、社會治理上實現轉變,不斷形成新經驗、深化新認識、貢獻新方案。銳意進取、埋頭苦干,當好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實干家。既不好高騖遠,也不妄自菲薄,腳踏實地,苦干力行,謀一件干一件,干一件成一件,一步一個腳印,一天一個變化,扎扎實實把事做好,確保不辱使命、再創輝煌。
史志工作是黨和國家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站上新起點,對史志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只有提高站位、找準定位,深刻認識和把握史志事業新起點新要求,才能履行好存史資政育人的職責使命。
從史志事業脈絡的自然延展,看新起點新要求。經過建省辦經濟特區30多年的發展,海南史志工作取得可喜成績,為史志事業站上新起點打下了堅實基礎。與此同時,史志事業也面臨新的要求和挑戰。隨著“兩全目標”的完成,地方志的“一本書主義”愈發陳舊落伍,如何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助力新時代改革開放再出發,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助力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更加緊迫而尖銳地擺在我們面前。
從此次機構改革的戰略考量看新起點新要求。機構改革絕不是為改革而改革,而是有著鮮明的問題意識和戰略考量。具體到史志系統改革,最大特點就是強化研究職能。《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明確指出,組建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就是“為加強黨的歷史和理論研究,統籌黨史研究、文獻編輯和著作編譯資源力量,構建黨的理論研究綜合體系,促進黨的理論研究和黨的實踐研究相結合,打造黨的歷史和理論研究高端平臺”,這五個方面全部圍繞黨史研究,通過改革加強研究的戰略考量和明確導向可見一斑。因此,必須旗幟鮮明地突出史志研究職能,切實做到科研立室、研究立身。
從自貿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貿港建設的難得機遇和廣闊平臺看新起點新要求。每一位奮斗者都面臨著建功立業的舞臺和人生出彩的機遇,只要堅持夢想、努力奮斗,就一定能收獲芬芳。
改革開放是時代潮流,是歷史大勢。把握發展大勢,抓住變革時機,奮發有為,銳意進取,才能更好前進。以改革開放理念指引史志再出發,最重要的是改變不合時宜的體制機制、思想觀念和行為習慣,回歸史志研究是史志工作中心的本源;最關鍵的是不斷豐富和完善史志服務中心大局的手段途徑和方式方法,以有為實現有位。
第一,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核心地位。我們的改革是有方向、有原則、有立場的。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該改的、能改的我們堅決改,不該改的、不能改的堅決不改。史志工作是黨的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該變也不會變;史志工作者是立黨、興黨、強黨的服務者和奉獻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舉旗者和護旗者,不該改也不能改。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堅持為黨服務、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相統一相一致,在堅持黨的領導這個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重大原則問題上,時刻保持高度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絲毫不能動搖。二是把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踐行“兩個維護”貫穿史志工作始終。沒有脫離政治的業務,也沒有脫離業務的政治。史志工作要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發揮積極作用,為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全面貫徹落實發揮積極作用,為探究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發揮積極作用,為確保中國社會主義國家的政治安全、鞏固中國共產黨的長期執政地位、鞏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揮積極作用,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發揮積極作用。三是嚴守黨的政治紀律政治規矩。嚴格遵循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黨的歷史的重大判斷和關于重大黨史事件、重要黨史人物的最新結論和口徑,嚴格遵循黨的兩個歷史問題決議基本精神和重要論斷,嚴格按照中央、省委決策部署開展史志工作,確保史志工作始終沿著黨中央指引的正確方向前進。
第二,以“一突出、兩跟進”為抓手,毫不動搖地加強黨史研究。要按照中央部署,更加主動地突出開創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歷史時間段黨史研究;更加自覺地跟進十八大以來黨中央的決策部署,跟進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理論發展。一是緊扣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關鍵、根本和保證加強研究。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黨史研究必須突出黨的領導核心地位和作用,突出黨的理論探索和自身建設歷程。要抓住在推進“四個偉大”歷史進程中,習近平總書記成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這一關鍵;抓住習近平總書記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要創立者,為這一思想的創立發揮了決定性作用、作出了決定性貢獻這一根本,弄清楚其他一切成就和進步的取得,歸根結底都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抓住全面從嚴治黨這一核心線索,突出黨在堅定不移反對腐敗、嚴肅黨內政治生活、修復黨內政治生態、持之以恒改進作風、加強制度建設等方面取得的開創性、歷史性成就,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了堅強政治保證。在此基礎上,一邊及時做好存史工作,一邊從歷史和現實、繼承和創新的結合上深化研究。二是緊緊圍繞海南自貿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貿港建設深化研究。聚焦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特別是自貿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貿港建設的重大部署,堅持由淺入深、先易后難,不斷形成各類情況綜述、調研報告、理論文章、資政報告,當好黨委、政府的參謀助手,一步步發揮智庫作用;牢固樹立歷史思維,更加注重從歷史角度論證說理,從文化角度釋惑解疑;高度關注實踐中的“開拓者”和“實干家”問題,不斷賦予特區精神新的時代內涵,凝聚共識,匯集力量。
第三,圍繞黨和國家利益、經濟社會發展、以人民為中心“三大主題”開拓創新,擴展地方志工作面,發揮更大作用。瞄準地方志“志、鑒、館、網、庫、用、會、刊、研、史”十業并舉的轉型升級目標,不等不靠,主動作為,把能干的事先干起來。一是融入鄉村振興戰略和全域旅游發展,大力推進鄉村志、特色志編纂。在現有試點的基礎上,全面鋪開鄉村志、特色志的編纂,切實把海南的歷史文脈反映好,與現實需求對接好;進一步提升在編《名鎮志》的質量,爭取更多鎮志入選中國名鎮志系列叢書,擴大海南美譽度;結合實際謀劃名山名水名酒志等特色志鑒的編纂;探索《影像方志》的制作和播出,全方位多形式講好海南故事、傳播海南聲音。二是提升讀志用志水平,推動方志走向社會大眾、走進千家萬戶。從長遠看,要拓展地方志資源開發利用的深度和廣度,有針對性地調整公共文化產品的內容,豐富地方志產品的展現形式,這是治本之策,需要持續用力,久久為功。現階段,要做好史志書籍贈送工作,提高編纂書籍的社會影響力,服務招商引資和優化營商環境,助力文化扶貧和鄉村文化振興。三要用好用足海南史志館這一重要陣地。圍繞把史志館建成地情展示中心、地情文獻收藏中心、數字地情服務中心、地域文化研究中心等定位,夯實發展根基,強化辦館特色,挖掘館藏資源,推動學術研究,積極打造史志館的文化品牌。加大史志館信息化建設力度,構建多層次、立體化史志公共文化服務網絡,開發多樣性、高效便捷的服務形式,為經濟社會發展改革提供豐富的信息資源。
第四,堅持一手抓史志正面宣傳教育,一手抓史志輿論斗爭,更好服務中心大局。一是以三個“重要的時間節點”為引領,統籌推進史志宣教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十九大到二十大的五年中,有一些“重要的時間節點”:201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這些“重要的時間節點”,既是“我們工作的坐標”,也是開展黨史紀念活動的主題。要緊緊抓住這些重大歷史節點,加強黨史學習宣傳教育,發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二是守好意識形態領域史志陣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以正確的立場觀點方法對待黨的歷史,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實現黨的執政使命的必然要求,是應對意識形態挑戰,抵制西方敵對勢力西化、分化圖謀的必然要求,是開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新局面的必然要求,關系黨和國家長治久安,關系我國社會主義前途命運。”海南是意識形態高度敏感地區,史志部門要提高站位、發揮優勢,增強對歷史虛無主義的政治鑒別力,善于透過現象、挖掘本質,準確判斷和科學區分不同形態的歷史虛無主義;提高與歷史虛無主義戰斗的能力,不講大道理,不空喊口號,靠扎實的研究成果說話,用真理的力量教育人、啟迪人;提高反對歷史虛無主義的政策把控能力,既不“溫水煮青蛙”、任其做大,也不簡單化、一刀切。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