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輝
站在當前改革開放新的歷史關口,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賦予了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重大責任和使命。海南海事局作為交通運輸部派駐海南的水上交通安全監管機構,處于深化改革開放的最前沿,有機會參與并見證海南深化改革開放進程,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海南海事將在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4·13”重要講話和中央12號文件精神,準確把握新形勢下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主動作為、敢于擔當,全面履行海事職能,服務海南自貿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貿港建設,書寫新時代新征程中的海事篇章。
海南推動全島建設自貿試驗區、探索建立中國特色自貿港這一重大歷史責任和使命,為海南海事提質增效、轉型升級提供了重大機遇,為海南海事擔當作為、高效履職帶來了全新挑戰,為海南海事轉變理念、創新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為海南海事防控風險、保障安全拓展了新的空間,為海南海事固本強基、凝心聚力提供了新的動力。海南海事必須抓住機遇,乘勢而為,在建設自貿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貿港中展示海事新形象,體現海事新作為,樹立海事新擔當。
自貿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貿港建設為海南海事發展帶來了新機遇。習近平總書記在“4·13”重要講話中提出,著力打造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試驗區、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國家重大戰略服務保障區。這個戰略定位,從更深層次、更高視角提出了使命和任務,必將成為海南海事發展的又一次重大機遇。海南四面環海,安全、暢通、高效的海運是海南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生態環境是海南最大的優勢和本錢,海南海事作為海上重要執法力量之一,在服務海南自貿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貿港建設過程中,主動作為的舞臺越來越大,需要珍惜來之不易的發展機會,提高政治站位,提升大局意識,找準自身發展定位,全面提升海事服務水平,為海南自貿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貿港建設扛起海事擔當。
自貿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貿港建設對海南海事發展提出了新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4·13”重要講話中提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當前,海南海事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全面履職能力和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安全、環境需求之間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水上交通痼疾還未根除,新的安全隱患不斷涌現,物聯網、云計算等現代技術對海事監管格局的影響正在凸顯,海事法律法規體系仍不夠健全,應對新業態的監管經驗還存在不足,監管和服務方式有待創新,誠信管理的推進力度有待提高。隨著海南自貿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貿港建設的推進,人民群眾對水上交通安全便捷的訴求越來越高,社會公眾法治意識不斷增強,對執法公平公正的呼聲更為強烈,對公共服務便捷優質的期望更加迫切。海南海事需要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對海事服務快捷化、多樣化和個性化需求,進一步轉變職能、理順職責、規范管理、優化服務,以積極主動的作為回應人民群眾對海南海事的新期待。
自貿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貿港建設為海南海事發展拓展了新空間。習近平總書記在“4·13”重要講話中提出,海南發展不能以轉口貿易和加工制造為重點,而要以發展旅游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海南獨特的地理位置決定了旅游業的發展離不開海洋,現代服務業的發展離不開航運。海南海事作為經濟類執法部門,承擔著保障水路運輸安全暢通、促進海上運輸和貿易便利化、推動航運市場公平公正的重要職責。習近平總書記對海南發展定位,給海南海事的發展拓展了新的空間。海南海事需要牢牢把握發展機遇,用好自貿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貿港政策,在提升水上交通安全現代化治理能力、推動海運綠色低碳發展、提升國際航運服務、支持水上旅游新興產業發展等方面,充分借鑒其他自貿試驗區海事工作經驗,結合海南自身特色,深入挖掘自身優勢,推出具有海南自貿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貿港特色的海事監管舉措。
自貿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貿港建設為海南海事發展提供了新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在“4·13”重要講話中提出,海南要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走在全國前列。當前,海南海事面臨著體制機制不完善、人員素質不均衡、裝備建設不匹配、法治建設不健全等問題,整個隊伍中還有少數人存在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觀念陳舊的現象。自貿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貿港建設的推進和新發展理念的貫徹執行,必將給海南海事的發展注入新的強大動力,必將對海南海事破解制約因素、提質增效轉型升級起到深遠影響。因此,海南海事應立足于創新,立足于求變,立足于發展,要舍得打破壇壇罐罐,堅決拆除籬笆圍欄,革除老舊、過時、低效的監管服務手段,按照國家總體戰略要求,刷新思想,刷新理念,刷新心態,進一步提升干部職工干事創業的榮譽感、使命感和責任感,凝心聚力,眾志成城,砥礪前行。
海南海事將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4·13”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12號文件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系列部署,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圍繞水上交通安全監管中心工作,通過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不斷提高工作效能,打造外向型海事、法治型海事、服務型海事,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實現海事管理與自貿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貿港建設良性互動、協同發展,推進各項海事管理創新服務措施有效落地,達到理念先進、監管高效、服務優質、裝備先進、作風優良、特色鮮明,有力支持海南自貿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貿港建設發展。
主動作為,積極融入海南改革開放新征程。充分發揮海事專業優勢,立足全局,大膽思考,創新舉措,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寬的視野境界、更堅定的干事信心,主動作為,積極融入海南改革開放新征程。一是強化戰略引領。積極與海事院校、研究機構等開展戰略合作,加強自由貿易港海事戰略研究,堅持先謀后動,做好頂層設計。二是強化政策對接。積極與省委、省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對接,強化溝通交流,實現信息共享。主動承接交通運輸部、部海事局有關自貿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貿港研究事項,為上級決策提供參考。三是深化機構改革??偨Y直屬海事系統基層執法機構改革經驗,結合海南行政區劃改革實際,爭取上級授權開展機構改革試點,統籌使用各類編制資源,全面優化機構設置、職能配置。四是健全人才制度。積極跟蹤中央12號文件關于公務員聘任制和分類管理改革推進情況,積極爭取人員培訓、掛職交流等方面的支持。
精準定位,全力支持海南特色產業新發展。準確把握海南深化改革開放的戰略定位,立足特色產業,結合海事監管實際,提出服務舉措,全力支持海南特色產業新發展。一是服務郵輪旅游。跟蹤推進郵輪港口岸建設和開放需求,保障郵輪進出港安全,進一步提高通關效率,推出郵輪通關24小時不間斷服務;支持三亞加快向郵輪母港方向發展;支持開辟公海無目的地郵輪航線。二是服務游艇發展。研究放寬游艇旅游管制,推動修訂游艇法律法規,創新游艇監管模式,支持游艇租賃經營,助推瓊港澳游艇自由行。三是服務西沙旅游。完善應急保障措施,提高應急救援能力,推動三沙航區調整工作,健全旅游目的地水上交通安全監管體系,服務、保障西沙旅游安全發展。四是服務新生業態。研究水上飛機、地效翼船、氣墊船、潛水器等新興水上旅游工具的監管服務要求,引導水上新生事物健康、有序發展。五是服務國際航運。實施自貿區國際船舶登記制度,研究探索更為開放的海南自貿港國際船舶登記制度;服務國際航行船舶綜合服務基地建設。六是服務航海教育。進一步支持我省航海職業教育,培養符合自貿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貿港形勢要求的海員隊伍。
敢為人先,不斷推動貿易便利化水平新提升。積極開拓創新,發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推動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構建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一是提升口岸服務水平。實施海事現場執法“清單式”管理,實現一次登輪完成海事監管所有執法檢查,提高現場監管效能和服務水平;強化口岸單位協作,健全國際航行船舶聯合登臨檢查工作機制,提升口岸查驗能力和服務水平。二是支持“單一窗口”建設。完善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的運輸工具進出境和貨物進出口的應用功能;推進海事電子政務平臺與電子口岸公共平臺的數據對接,建立符合自貿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貿港個性化業態的應用模塊。三是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梳理簡化審批項目流程,推進政務辦理標準化;全面推行“一號申請、一窗受理、一網通辦”,探索“就近受理”模式;優化政務服務舉措,提升政務服務質量。
體現擔當,深入探索海南特色監管新模式。針對制約海南海事發展的各種因素,敢于自我革新,刀刃向內,打破常規,樹立擔當,扛起責任,深入探索海南特色監管新模式。一是推進執法模式改革。落實深化海事體制機構改革任務,強化局機關綜合管理能力;深化海事基層執法模式改革,加強基層綜合執法能力建設,提升綜合監管能力和執法水平。二是推進海事法治建設。建立權責清單,公開海事執法權力和責任事項;完善基層執法工作制度、檢查標準;強化執法監督,提升執法工作質量。完善履約工作機制,深化履約成果運用。三是推進信息化服務。著力構建“智慧海事”,推進“互聯網+海事”建設,努力打造“服務型信息化、監管型信息化、共享性信息化”。四是推進誠信管理。推進“雙隨機、一公開”,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健全企業、船舶、船員信用評價體系,推進誠信管理;發揮監督檢查、信用評價和掛牌督辦三個平臺作用,強化風險防控和隱患治理。
堅守底線,努力實現安全保障能力新提高。在保障水上交通安全的前提下,強化基礎建設和能力建設,全面提升安全保障能力。一是強化應急能力建設。加強應急管理基礎能力建設,健全水上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體系,強化應急人員、搜救志愿者培訓;普及公眾應急知識,加強應急演練。二是改善水上通航環境。推進修訂瓊洲海峽船舶定線制;積極推進航道、航路、錨地等港口相關配套設施規劃和建設;推動科學規劃建設各港口停泊錨地和全省防臺錨地。三是強化港口防污染能力建設。推動設立海南海上船舶污染排放控制區;推動沿海各市縣溢油應急能力建設;強化船舶防污染綜合治理,全面推行船舶污染物接收閉環管理制度,服務海南綠色發展。四是推進港口資源整合和瓊州海峽港航一體化發展。推動港口布局調整和功能優化,統籌推進港口資源整合;推進建立瓊州海峽客滾運輸一體化管理模式,加快兩岸港航資源整合。五是加強南海維權和開發服務保障能力建設。加快完善海南海事重點基礎設施,提升對管轄海域的綜合管控能力;跟進實施南海保障工程,推動建立完善的救援保障體系。
強化交流,全面構建海南海事合作新格局。強化海事合作交流,深化互聯互通理念,深入參與低敏感和非傳統安全領域有關重點工作、重大活動,為自貿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貿港建設提供“海事智慧”和“海事力量”。一是強化部門聯動。加強與省委、省政府各有關部門的溝通交流,健全信息通報、聯動協作等機制,充分發揮各單位優勢,取長補短,緊密配合,形成合力。二是強化區域合作。深化瓊州海峽合作,推進港航、旅游協同發展;強化華南片區海事監管交流,健全合作機制;推進瓊港澳海事搜救合作,適時與香港、澳門建立海事、搜救領域合作協議,推動信息聯通、資源共享。三是強化國際交流。跟進南海低敏感度領域合作,在南海海上搜救合作機制下,與東盟國家開展海上搜救、人員培訓等務實合作。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