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征文活動中,廣大青少年用自己手中的筆書寫對黨的崇敬,對黨的熱愛。
(一等獎)
貼在大門上的紅色宣誓
王眷思
去年初夏的一天,中午放學后,我像往常一樣,一路小跑奔向我家四樓,剛準備拿鑰匙開門,咦!大門上的兩塊閃亮亮的小紅牌吸引了我的眼球。小紅牌上的六個大字“共產黨員家庭”分外醒目,格外莊重。
爸爸是共產黨員,他是單位的業務骨干,加班加點是家常便飯,經常冷落了我這個寶貝女兒。為這他沒少給我賠不是。媽媽也是共產黨員,她是出了名的熱心腸,對自己各方面的要求就像對我的成績一樣嚴格,是我的一面好鏡子。雖說我知道他們倆是黨員,可這貼在門上的紅牌子是怎么回事呢?
“姑娘回來啦!”爸爸的聲音里透著股興奮。“這,這是你貼上去的嗎?”我指著小紅牌問。“這一塊是你爸爸單位發下來給貼的。”爸爸還沒說完,媽媽已經從廚房走出來了,“這是社區給貼的,是專門為我這位社區黨員貼的。”媽媽顯得很開心。“不要小看了這兩塊牌子,它代表的是一種責任和擔當,代表的是一種承諾和宣誓,時刻提醒著我們是共產黨員,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時刻提醒著我們是共產黨員家庭,要注重家教,弘揚家風,行為示范。”爸爸的語氣變得嚴肅起來,媽媽也跟著表示同意。
家,共產黨員家庭,我突然覺得自己的家有了不一樣的含義。我記得《孟子》里說“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習近平總書記也說過“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共產黨員家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千萬個新家庭,不正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紅色基因嗎?我轉過身用手把兩塊小紅牌使勁摁了摁。
一塊牌子,一個身份,一份榮譽。我家門前懸掛兩塊“共產黨員家庭”牌,時刻提醒我們一家人要從一言一行、一點一滴做起,樹立共產黨員形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貼上小紅牌后,我覺得自己骨子里突然多了一份紅色基因,我家成了名副其實的紅色家庭。去年冬天下了一場大雪,爸爸不顧自己腰肌勞損,忙碌了一整天,和小區里幾個熱心人一起,把小區道路上的積雪清掃得干干凈凈。我知道,我家是共產黨員家庭,這是必須的。媽媽今年的一個行為更是讓我們都捏了一把汗,她在上班路上扶起了一位趴在花圃上無法起身的老大爺。在扶了可能會“攤上大事”的隱患下,媽媽還是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扶”,因為我家是共產黨員家庭,這是應該的。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作為一個共產黨員家庭的小主人,我一定會把這兩塊牌子越擦越亮。
2015年,我家曾被評為泰州市“十佳書香家庭”。從那以后,爸爸經常教育我“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現在,我家貼上了“共產黨員家庭”的光榮標簽,這是榮譽,更是一種使命。我暗暗宣誓:今天我是一名優秀的共青團員,明天我會努力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用信念來約束自己,用行動去感染他人,讓我家的紅色基因永續流傳。
(作者是江蘇省泰州市姜堰中學學生)
(一等獎)
學習雷鋒精神 做環保好少年
丁夢雯
雷鋒精神,是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著的革命精神,其實質和核心是全心全意 為人民服務。我們少先隊員,必須傳承這種紅色基因,為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
——題記
“學習雷鋒好榜樣,忠于革命忠于黨,艱苦樸素永不忘,愛憎分明不忘本……” 胸前戴著紅領巾,站在鮮艷的隊旗下,我愛唱《學習雷鋒好榜樣》這首歌曲。
在2018年3月份的“讀書月”活動中,我認真閱讀了《雷鋒的故事》。雷鋒叔叔從一個舊社會的貧苦孤兒,在黨的培養下成長為一名光榮的人民解放軍。雷鋒的人生,散發著耀眼的光芒。“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毛主席親自為雷鋒叔叔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我最感動的一個故事是1960年夏天, 雷鋒叔叔帶病到撫順市第二建筑公司本溪路小學建筑工地參加義務勞動的事。星期天,連部放半天假,別的戰士去公園賞花或者到百貨大樓買東西。雷鋒因為肚子疼, 看病回營部途中卻脫下軍裝,幫助工人們推磚塊,不說累,不計報酬,不圖名,舍己為人,具有崇高的為人民服務精神。雷鋒叔叔在日記中寫道:“如果你是一縷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片黑暗?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粒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
雷鋒叔叔是我學習的榜樣,他的為人民服務精神深深地教育著我,引導著我。今年麥收時節,我積極響應學校少先大隊的“小手拉大手,禁止焚燒秸稈”號召,利用雙休日,到街市、村頭宣講國家禁止焚燒秸稈的法律政策,解說焚燒秸稈的危害。我是我們班少先隊隊長,帶領班級4位隊員到楊寨村協助做好禁止焚燒麥秸工作。在秸稈存儲點,不怕苦,不怕熱,配合行政村看護人員,細心地協助村民堆放麥秸。在協助村民的同時,還幫助扶貧戶拉麥秸。村里的扶貧戶張大爺,患有哮喘病,抬一袋麥都困難。我向張大爺說明了焚燒麥秸的危害性并向村里反映了他的情況。可張大爺看見別人家種豆子,心里急了,我發現他幾次想拿打火機到地里點燃麥秸。有一天晚上,我發現張大爺到自己地頭去了,時不時地還四下張望。當他蹲下來想點燃麥秸時,我遠遠地喊:“張大爺,地濕嗎?可以下種嗎?” 張大爺慌忙說“還——不行!”站起來低聲慍怒:“小妮子,懂個啥!我不弄干凈 我怎么種豆子?!”我佯裝沒聽見,又上前勸說,“村長已經說啦,明天給你拉,我們幾個來摟”。
第二天,我和隊員起得很早,到張大爺地里,摟的摟,杈的杈,村主任騎著三輪電瓶車也趕來了。我們一起把麥秸裝上車送到秸稈存儲點。到吃早飯的時候,把張大爺地里整理得干干凈凈。張大爺高興得趕忙把自己家的杏子摘下來硬塞到我們兜里。張大爺笑了,我們也笑了。我的頭發被汗水浸濕,貼在臉上麻沙沙地疼。紅領巾在汗水的浸潤下,顯得更鮮艷了。村主任高興地說:“今年禁止焚燒秸稈工作,你們立了大功, 到現在我們村沒有一起焚燒秸稈事件,鎮里已經表揚,你們真是環保好少年!”說完高舉大拇指。我們還和環衛工人一起清理路邊溝角殘存的麥秸和雜草,徹底消除焚燒隱患。我作為一名少先隊員,能為環保工作作點貢獻,我感到特別高興。我想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明天的環境一定是藍天白云,清水綠岸。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雷鋒叔叔的這篇日記像一盞明燈,指引著我。今后我將讓胸前的紅領巾更鮮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
雷鋒叔叔的精神是天邊一道永遠絢麗的彩虹,是我們少先隊員心中永恒的明燈!
(作者是安徽省阜陽市穎泉區四九初中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