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眉
年是趙趙的本命年,也是她最失敗的一年。她開過韓國衣品店,開過小飯店,做過淘寶,甚至做過推銷代理,但是一年下來,除了把積蓄賠上去,沒有絲毫收獲。無奈,她只好重新回到了原公司。
但重新上班一個月,她就因為一筆業務失誤給公司造成了巨大損失。在老板近乎歇斯底里的狂吼中,她狼狽地收拾了自己的東西從公司離開了。
那段時間,她的意志消沉到了極點。她每天宅在家里,不出門也不想做任何事情。家里人慢慢看出她有些不對勁兒,可是面對家人的勸說,趙趙根本就聽不進去。

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2011年初,她才從打擊中恢復過來。經過多方考察,趙趙決定開一家玉器專賣店。畢竟是2011年的第一筆生意、趙趙慎之又慎,不僅考察了地理環境、門店裝修及惡補玉器常識,更是在供貨商的選擇上,精挑細選了一批優良的供貨商。
可是就在她大張旗鼓地準備投入資金時,在她常去的群里有一個網友卻勸她,玉器這一行水很深,還是不要介入為好。
她好奇地問過那個網友,才知道,網友原來就是開玉器店的。網友給她分析了這一行的規則及利潤等,然后告訴她做這一行,最主要的就是人脈關系,沒有人脈,什么也做不成。
趙趙聽了網友的勸說,決定緩一緩。熱心的網友把自己的經驗整理成冊以文檔格式發給了趙趙,其中不僅有對玉器的品鑒,更多的是她失敗的原因和對造成失敗后果的分析。這份冊子,給了趙趙很大的啟發。
暫緩了事業的趙趙那天偶然間進入到一個服裝經營群里,發現群里有一個叫秀秀的網友,準備開一家韓版的服裝小店,趙趙頓時想到了之前幫助自己的那個網友,加上她自身也開過這一類的小店且有失敗的經歷,所以,熱心的趙趙把自己的經歷講給了秀秀聽。
沒想到,這一講卻講出了利潤,秀秀對趙趙的失敗教訓很感興趣,她說,這里面很多切身感受都是她沒經歷過的,如果有可能,她想請趙趙詳細整理給她,哪怕出錢買也愿意。
很多人都是花錢買別人的成功經驗,可是居然有人花錢買別人的失敗教訓。詫異過后的趙趙平靜下來,認真分析了這一現象后得出結論:現在所謂的成功經驗,就是很多人在成功之后的夸大其詞的宣傳,畢竟成功是最好的解釋,而且隨便解釋都有人信。但是每一次失敗都是赤裸裸的教訓,沒有一個人會把自己的失敗大加渲染。
這個發現,讓趙趙有了個想法,她決心一試。
2011年3月,趙趙開始在網上收集失敗教訓。在此之前,她已經進行了將近兩個月的籌劃。她要的失敗教訓,內容包括各種各樣,有婚姻、教育、情感、事業、家庭等等。她堅持,在人的社會行為之中,肯定有不少有代表性的失敗者。
而且,在收集這些教訓時,她還有一個原則,那就是不僅要提供者拿出當初失敗的經歷,更要提供者分析自身失敗的原因,這些都要有詳細的資料及配圖,資料越翔實,她給出的價格越高。
召集令一發出,幾天內,趙趙的信箱就被擠滿。起初她欣喜若狂,但仔細看過郵箱之后,心卻涼了一半。里面是有不少應征者,但大部分都是寥寥幾句,甚至有網友在信箱里說她太無聊了。
面對那些真心想合作的人,趙趙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在網銀上給這些人分別匯了不同的錢,雖然只是一元兩元,但是至少別人看到了她的誠意。于是,就有網友陸續按趙趙的要求,把失敗教訓匯集成文檔,甚至是PPT格式發給她。
一個月的忙碌,趙趙收集了近兩百條失敗教訓。她欣喜地把這兩百條教訓的事在群里說了,一是為了先期做廣告,二是為了表達自己的喜悅。沒想到,群里依舊有人說她是無聊加神經病,收了一堆垃圾。
于是,趙趙就反復和那些人闡明自己的觀點和立場,但是很多網友表示還是不支持她的這種逆向思維。
為了證明自己是對的,趙趙在不同的群里及網上發布了一條信息,大意就是成功的經驗往往不好模仿,但失敗的教訓一定會給你成功的提醒之類。信息發出去一個星期,卻沒有一個人來找她購買失敗教訓。
難道這一次又要失敗?趙趙不甘心,她決心走出去,和客戶見面,走走實體。那段時間,她背著包走過大街小巷,看到新裝修的店鋪,就進去和老板聊天,大部分老板對她推銷的這種“失敗經驗”表示十分不看好,甚至有的老板認為她這是故意找麻煩,客氣地請她出去。
就在趙趙認為自己堅持不下去,快要放棄的時候,一家新開業的小型電動車維修中心的老板,發現她的想法有些新奇,接納了她,并決心購買關于維修行業的失敗教訓。
興奮至極的趙趙,馬上發布了購買令,十天不到,她收到了數份網友的失敗記錄,然后加上其他網友的建議,她忙了整整一夜,把上百頁資料裝訂成冊,做好精美的包裝,第二天一早,就給那個老板送了過去。
資料價格一共是50元錢,趙趙之所以把價格定得極低,是因為這是第一筆生意。那個老板看過之后,從工具、材料、維修價格等“失敗的經驗”上面,看得連連點頭,說這份資料太值了。
被肯定的趙趙,開始信心十足。人一有信心,好運就如影隨形。很快,有一個失戀的男孩,在網上聯系到了趙趙,要購買一份感情失敗的教訓。在問清了對方的條件之后,趙趙從自己的那些教訓里面,挑選出了一個最適合他的,以20元錢的價格賣給了那個男孩。
雖然成交了兩筆生意,可是整個生意依舊不見起色,怎么能讓更多的人加入呢?那天,偶然路過一家寄賣店,趙趙心里突然就有了主意。
自己僅僅收購,不僅要花大筆的費用,而且還要宣傳人氣,既然失敗的教訓可以作為商品,那么,寄賣,會不會是一種很合適的方式呢?
2011年8月,趙趙的“失敗寄賣店”正式開業了。她租了一家小小的寫字間,然后把所有的失敗教訓都整理歸檔。
在她寄賣店里的“失敗經驗”一般由賣方整理成實體的文檔,或者是電子文檔。在寄賣之前,她已經聲明,越是整理規范,價格就會越高,所以,一開始蜂擁而來的寄賣者,都盡力修改自己的資料。為了限制造假,趙趙對每一個寄賣者所提供的資料都會審查,然后再入檔成冊。
對于寄賣方式,她選擇了三種,一種是借閱式,在她小小的寫字間里,有一個卡座,會員只需要一次性付50元錢,就可以來這里查詢自己想要的“失敗經驗”,從而對成功有所啟發,而且還免費提供茶水。
還有一種是出售式,這種資料往往比較多,而且還附帶許多實體性的東西。比方說服裝店的“失敗經驗”,就有人給趙趙提供了衣服樣品及款型供購買教訓者參考。實物的出現,不僅大大提高了寄賣的價格,而且還能給人進一步真實的參考。
第三種方式是網上售賣,趙趙注冊了店鋪,裝修完畢,然后在網上買一些電子稿。這些電子稿往往帶有真實的圖片,這樣也能給買家良好的參考。電子稿由于其可復制性,所以售價很低。
開業一個月,趙趙從一開始的擔心再次失敗,迎接來了高峰期。雖然很多人一開始過來都是覺得好玩,但是后來卻被趙趙認真整理收集的那些“經驗”感動了,有不少人稱贊趙趙這種寄賣方式,是給人與人之間增添了一種新的交流方式,有人把這戲稱為挫折交流。
而趙趙的寄賣店,不管是網上還是實體,幾乎不用她自己宣傳,那些寄賣者會在很多群里宣傳自己賣的東西,雖然一份失敗賣不了多少錢,可是買的人多了,就賺錢了。
除此之外,趙趙還給每個失敗者建立了一個專屬于個人的“庫”,庫里的東西可以隨意添加及修改,這樣,就提高了雙方的互動功能,使得產品更容易賣出去。
除了這些大類別外,趙趙還用心尋找各種冷門失敗的經驗。因為她堅信,很多冷門雖然做得少,但這些“失敗經驗”也就顯得更加珍貴。
談及成功與否,趙趙頗為自嘲地說:“我的成功就是讓失敗變得不再失敗。這些教訓,不是人們所說的垃圾,而是不愿意被放大的、真實的經歷。我覺得,這些經歷遠比那些成功的經驗來得猛烈。想想,如果一個人連失敗都不愿意去看,那么成功也會離他遠遠的。”
2012年更是趙趙豐收的一年,她的寄賣店已經擴張了兩倍,每個月五到六位數的收入,更是讓她有了充足的資金去做這個“失敗”事業。
她下一步的目標就是除了實物及手冊之外,還要多開幾個像是失敗訓練營一樣的模擬場所,這樣,會讓她的會員更直觀、更真實地了解失敗。
正視失敗及避免失敗,幫助更多的人。
她說,自己能做到這一步,才算是真正從“失敗”中做好了自己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