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之后,國有企業紀檢監察部門深刻領會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牢固樹立“四個意識”,不斷加強自身建設,為企業健康發展貢獻了力量。但面對新的形勢新的要求,企業紀檢監察工作仍有不足之處,還須不斷創新方式方法,才能更好地履職盡責。
國有企業的紀檢監察工作在“雙重領導機制”下推進,其順利開展離不開上級紀委的領導,更離不開同級黨委的重視與支持,同時也離不開企業行政的支持與配合。履行好監督職責的前提,首先是上下互動,要做到準確領會上級部署,及時向上級紀委請示匯報,做到“凡動必請”,不能只是被動等待安排工作,這樣從工作的原點就失去了內生動力,后續的工作成效更無從談起。其次是內外互動,一方面與同級黨委和企業各部門做好溝通,從政策、人員、經費等各方面爭取企業內部支持,一方面與業務模式相近的同類企業紀檢監察機構加強聯絡,以座談、調研、交流學習等模式增強溝通,以期相互學習、借鑒、找到更加適合國有企業開展監督的模式。
在企業內部,紀檢監察干部一是要積極自主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與技能,做到“打鐵自身硬”,二是要對積極爭取黨政部門對紀檢監察工作的支持,健全、規范紀檢監察干部的任用機制,從而提高紀檢監察干部履行監督職能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同時必須高度重視執紀監督監察安全工作,按規定建設辦案場所,按程序開展執紀工作,保障好紀檢監察干部的人身安全,使企業紀檢監察人員可以放心大膽地開展執紀問責工作。
要把握住監督職能的重點,把“重點人、重點事、重點環節”作為發現企業內部違規違紀情況的聚焦點,對存在權利濫用、資金違規使用、干部提拔使用可能性的產業區域進行更加深入的監督檢查。
在方式方法上不能一味地墨守陳規,要采取問卷調查、深入基層與基層工作人員深入交流相結合等綜合措施,同時注重與其他部門,如財務、行政、投資等部門的溝通配合,進行全方位綜合監督,同時可以采用大數據等方式進行研判,避免因為信息不足、信息錯誤、專業水平過低等因素影響監督職能開展。
在職能履行方面,企業紀檢監察干部要做到嚴格遵守中央紀委及省市縣紀委制定的監督執紀工作規則,靈活運用警示教育、廉政約談、組織處理、紀律處分等多種方式對違規違紀行為進行處理,讓企業管理人員真正意識到企業監管部門的作用以及重要性,使企業紀律更加風清氣正,防止因小錯誤不斷累積而最終釀成影響企業發展的情況發生。
首先要健全企業紀檢監察機構的問責機制,發揮好制度的約束作用,加強企業內部的黨風廉政建設。要制定健全的、符合企業實際的責任追究管理規定,并嚴格按照所指定的規定去實施,在企業內部出現問題的時候要做到有據可查、有章可循。同時要把監督檢查、目標考核、行政處罰與黨紀責任追究有機融合,發揮聯合處罰的震懾作用,從而使企業監察監督機構更加成熟。
在責任追究方面要嚴格追溯黨政紀處分的執行情況,對于違紀違規問題不上報、不查處等行為要進行嚴肅的處理,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特別是在黨中央嚴肅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要求下,要通過深入基層,明察暗訪等方式走訪調查,對于發現的問題進行總結,對于干部不作為、不思進取、混日子等行為作出嚴肅處理,讓紀檢監察機構所擁有的權力真正成為推動企業進步、發展與改革的助推器。
十九大后,黨中央對紀檢監察干部的自身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明確指出,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堅持“打鐵必須自身硬”要求,強化自我監督、自覺接受監督,建設忠誠干凈擔當的黨內“紀律部隊”。同時,監察體制改革在省市縣全面覆蓋的基礎上,下一步極有可能在國有企業內部試點鋪開。面對緊迫的形勢與任務要求,國有企業紀檢監察機構可通過邀請講課、掛職鍛煉、交流學習、專題培訓、交叉輪崗等方式展開執紀監督監察能力提升培訓,從而向打造“忠誠干凈擔當”紀律部隊的要求迅速靠近靠攏。
執紀者必先守紀,律人者必先律己。在學習提升執紀監督監察能力的同時也要做到對紀檢監察隊伍自身嚴格要求、嚴格教育、嚴格管理,堅決防止監守自盜情況的發生。紀檢監察干部提高自身業務素質的同時,必須提高道德意識、責任意識,強化自我約束能力,自覺遵守黨內法規,在行使自身權力的同時,盡到自身應盡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