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書屋”原來取名于古語:“讀經味如稻粱,讀史味如肴饌,讀諸子百家味如醯醢?!币馑际钦f讀四書五經之類如吃米面,是食之本;讀經典史記如嘗佳肴美酒;而讀諸子百家學說,則味如醬醋,好比烹調中的佐料。也就是說,讀書既是生活所必需,又極有味。
魯迅先生的私塾老師壽鏡吾的子孫對“三味書屋”含義的解釋是:“布衣暖,菜根香,詩書滋味長?!币馑际菫槿艘十斃习傩眨蝗ギ敼僮隼蠣?;滿足于粗茶淡飯,不羨慕山珍海味的享受;認真體會詩書的深奧內容,從而獲得深長的意味。
支部建設2019年24期
1《師道·教研》2024年10期
2《思維與智慧·上半月》2024年11期
3《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24年2期
4《微型小說月報》2024年10期
5《工業微生物》2024年1期
6《雪蓮》2024年9期
7《世界博覽》2024年21期
8《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24年6期
9《現代食品》2024年4期
10《衛生職業教育》2024年10期
關于參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