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工地上的超齡農民工估計得占到一半以上。現在到哪找年輕工人?工地上也不想使用這么多的‘老人’,是沒有辦法。”近日,對于工地上存在不少超齡農民工(超過退休年齡)的現象,長年在建筑業做工程承包商的鄒奎感嘆說。(10月2日《工人日報》)
點評:由于缺乏一技之長,身體機能和勞動能力又下降,不少超齡農民工都干著強度大、收入低,風險高、保障少的工作。
超齡農民工外出務工并非“閑不住”,而是因為“不能閑”,不論是攢錢解決自己的養老和醫療問題,還是幫扶子女,都驅使著這些原本應該“閑下來”的老人們繼續辛苦勞作。
能干一天是一天,能多掙一點是一點,“不能閑”背后的超齡農民工的生存困境,不能被忽略和漠視。改善超齡農民工的生存狀態,除了他們的“自我救贖”,也同樣離不開公共部門的制度護佑和人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