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一個人因為興趣而創業,其自身過往的經歷并不重要,有態度就會有未來,不用考慮退路。”
2014年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李克強總理第一次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強調要借改革創新的“東風”,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掀起“大眾創業”、“草根創業”的浪潮,形成“萬眾創新”、“人人創新”的新態勢。
人人跑科技聯合創始人黃帥的入場時間則更早一些,他從2012年開始研究互聯網科技,那時候對互聯網的認知還處于小白階段,對很多知識都不懂,但是憑著一腔“雖然我什么都不懂,但都可以學”的熱血尋找自己的夢想,興趣則是黃帥下定決心創業最大驅動力。
人人跑科技致力于在多層次、全方位的生活場景中構建一站式智能消費產品的互動平臺,公司作為大數據、智能物聯網和新型共享領域的倡導者,以新技術、好產品、優服務為核心,目前己獲得知名風險投資機構上千萬元的融資。
從金融領域出逃,只為遵從不安分的心
從一個在香港求學的校園風云人物投身金融事業八年,黃帥對國內金融行業了解十分透徹,但當他放棄優渥安逸的生活扎進創業大潮時,周圍很多人并不能理解他的想法。
“在銀行金融行業工作雖然前景光明,生活也相對安逸,但我一直是屬于不安分的那種活潑人,時間久了就越來越對相對固化的生活有些煩了,特別想跳出原有的框架,遵循自己的興趣去工作和生活”黃帥解釋說道。
創業的風險極高,即使是非常成功的創業者也經常以九死一生來形容創業的艱難歷程,即便是連續創業者如雷軍、王興在創立小米、美團的時候也是猶如在千軍萬馬中拼搶過獨木橋。
黃帥對自己過往幾年的創業經歷也是深有感悟:“如果沒有承擔后果的能力,最好不要創業。創業需要對某一行業知識的了解,對于市場需求的了解,有具體的規化,不要異想天開,當然,創業者需要有判斷力,獨自思考能力,善于溝通能力,經的起誘惑,堅持初衷。”
跨界科技智能
從銀行金融行業出來的黃帥并沒有選擇風投或者其它與金融相關的領域,而是一頭扎進了科技互聯網。“在經歷過完整金融專業知識體系培養后,再進入其他行業似乎就沒有那么困難了。”最初的時候,黃帥這樣安慰自己。
“眼光放遠”開始研究互聯網科技,這也許是黃帥最好的決定,當時正是物聯網發展的起步階段,他花了幾年時間研究人工智能、區塊鏈和物聯網。回頭看看時間并不算太長,但當時真的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互聯網思維在他還在銀行工作的時候就已經展現出來了,如何利用人工智能的互聯網為客戶更好的把握風控,利用AI的系統和自己想法使得投資策略更加有保障。
“如果說之前的工作經歷對后來創業有什么啟發的話,就是進一個新行業,一定要沉下心去了解,不急于行動,因為很可能由于不了解,所行動的都是錯誤的。創業這些年,我抓住的機會,因為選擇了互聯網,互聯網本身就是渠道的變革。”
注冊公司、租賃辦公室、招聘人員等等,創業階段的各項工作接憧而至,每天早上九點開會,一天工作結束一般也都到了晚上12點以后,半夜突然有想法也會爬起來打開電腦或者直接與合伙人打電話,這種忙碌而充實的日子讓黃帥覺得自己當初的選擇并不壞,自己是非常享受的。
2018年,黃帥將業務重點轉向了智能鞋,他也會分析這個項目到底是炒概念還是確有價值。在他看來,尚未成熟的市場是創業的契機,智能鞋尚處于起步階段。但發展潛力巨大,僅中國的成人鞋的規模已經超過2000億元,每年國內生產的鞋子超過60億雙。但痛點卻是在智能硬件、大數據和物聯網等基礎設施不夠完善。選擇一個合適的創業切入點,選擇一個非成熟市場,會使創業早日成功的機率大一些。所以人人跑科技公司的成立和獲得知名風險投資機構注資更加讓他堅定了當時的創業想法!
“這是我們第一次在硬件領域‘試水,前期做了大量的市場論證和消費者研究。”黃帥介紹,公司第一款產品智能鞋RUN1已經實現量產,目前公司正在推進“百城千人”計劃,在年底前實現覆蓋全國100個城市,全國城市合伙人數量達到1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