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偉兵
(湖南尚上公路橋梁建設有限公司,長沙410000)
當前,我國經濟良好發展,也進一步推動了高速公路的發展,在高速公路實際建設過程中,其覆蓋面持續擴大,這必然會遇到軟土地基施工問題。盡管工程人員做出了大量的努力,但此問題依然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因此,有必要對軟土地基這一施工環境展開探討,提出一些可行的施工技術,進一步增強高速公路的耐用性。而復合地基施工技術能夠顯著增強高速公路工程的整體質量,為道路建設事業創造更多的可能。
本文以某高速公路為例,重點圍繞復合地基技術展開探討,關于該工程的各項參數具體見表1。
綜合考慮到工程要求以及所在區域的地質條件等多方面的因素,經商討后決定選用粉噴樁法,由此實現對復合地基的處理。借助于粉噴樁法,能夠充分發揮出壓縮空氣的作用,在指定攪拌設備的作用下對所得到的孔洞進行處理,將水泥以及砂石等材料噴射到指定區域。關于粉噴樁法的運行機制,其主要以霧狀的方式展開,加之充分攪拌以及壓縮等工藝流程,可以有效地吸收存在于軟土中的水分,這一過程會伴隨著物化反應的發生,從而得到固結軟土層,地基的承載能力得到了顯著的提升。基于粉噴樁法,所得到的樁體穩定性較好,軟土路基的整體穩定性得到了全面的保障。在粉噴樁施工過程中,受預壓時間較短的影響,對軟基的含水量提出了相應的要求,要想提升粉噴樁法的應用效果,要求其含水量最佳值應達到30%[1]。經實地檢測后得知,本工程中軟土層所帶來的含水量達到了29.6%,非常接近上述標準,因此,具備粉噴樁法的施工條件。但為了確保工程質量,需要做好質量控制工作,具體標準見表2。

表2 粉噴樁法質量控制的主要要求
粉噴樁法復合地基處理要點具體如下:
1)水泥控制:在本文所探討的工程中,考慮到工程實際情況,水泥的用量要≤摘要t。為了滿足施工進度等多方面的要求,應挑選高性能水泥材料,并為之選配合適的鉆機設備,由此避免材料出現摻雜現象。
2)樁身控制:在整個施工環節,必須對粉噴樁身的尺寸做以全面的監測,為了進一步獲悉粉噴樁徑的具體值,需要使用鐵鍬工具,向下掘進10cm 左右的深度,進而展開測量[2]。
3)攪拌控制:確保軟土與水泥能夠達到均勻攪拌的狀態,這是增強粉噴樁法整體施工質量的必要舉措。大量工程案例表明,二次攪拌工作尤為關鍵,其對于施工效率起到了有效的推動作用,因此,這是工程人員需要高度關注的問題。
4)樁徑控制:考慮到工程的實際需求,將粉噴樁徑設置為0.5m,關于樁長,其需要控制在5m~10m 范圍內,所有粉噴樁應遵循梅花形的方式展開布置,不同區域的樁距存在差異,對于涵基以及近橋臺區域而言,以1.2m 為宜;而關于外樁區域,則需要將間距設為1.5m。
在展開碎石樁法復合地基處理工作時,對施工區域的地質條件進行了全面的勘察:其路段地下水位較高,同時,上部含有大量的亞砂土,對應厚度普遍介于1.1m~1.5m 區間內,中部的黏粒含量達到了10%甚至更多,而下部為大量的亞黏土,對應厚度介于3.2m~3.7m 范圍內。為了滿足該地質條件,在施工過程中需要注重如下幾點內容:
前期準備工作必不可少,需要安排人員對現場進行整平處理,排除對測量放線的影響因素,將樁機精準置于指定的位置上,有必要對樁管做以矯正處理。當進行樁管長度檢驗時,需要嚴格遵循“由外向里”的原則進行。對于相鄰樁位而言,必須做好間隔性跳打振搗工作。伴隨著施工的持續進行,如果軟土層的淤泥含量較高,為了避免其對工程施工造成不良影響,則需要暫停施工作業,制定出針對性處理措施。在打樁過程中,必須遵循隔行跳打的原則進行,此舉可以控制土體的變形程度,同時也能夠避免出現斜孔問題[3]。
1)外觀:大量工程案例表明,如果出現了灰色細粒土,則意味著該區域為典型的軟土路基形式;
2)含水量:此處指的是軟土所對應的天然含水量,基于試驗的方式可以得知;
3)強度:借助于十字板剪切技術實現,從而明確其是否達到了軟土路基的標準;
4)孔隙比:孔隙比建立在天然狀態的基礎之上,反映的是軟土粒與空隙的體積比情況。
當結束高速公路建設工作后,并且經過了多次雨水浸泡,基于連續性監測得知,在經過3a 的使用后,高速公路路面總體上依然具有高度的平整性,軟土地基的穩定性較為良好,無論是橋頭還是涵頭處都沒有出現明顯的地基下沉現象,并且跳車現象也得到了良好的控制。因此,復合地基技術所創造的工程質量較為良好,可以兼具粉噴樁法以及碎石樁法二者的基本特性,經過長期的使用后依然可以滿足工程所提出的各類需求[4]。
1)在圍繞路橋工程展開施工作業時,必須確保橋頭處的地基具有足夠的穩定性,應充分考慮到工期等方面的要求,在此基礎上制定出可行的排水計劃。需要在軟地基下方設置臺階,此舉可以有效地避免公路沉降問題,對于工程成本的控制也發揮出積極作用。為了深化復合地基的應用水平,要求所有工程人員充分掌握各項技術與技巧,合理使用塔板的方式做好結合工作。盡管行業技術水平已經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工程人員依然需要做深度的研究。
2)在當前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的大背景下,對高速公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得到的高速公路必須具有可靠的質量,與此同時,公路施工過程中的拓展工作也至關重要。工程人員必須要確保工程的整體質量,因此,沉降監測就顯得尤為關鍵,這是提升高速公路質量的必要前提。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復合地基技術必須得到全面的控制,應充分考慮到工程的實際情況,由此確定出可行的處理方法,全面提升高速公路的整體質量。
3)關于橫穿公路構造物路段,其重點集中在路基下方區域的管道、蓋板等各類型通道。在實際施工環節,需要高度重視對構造物基底的處理工作,當面臨管道軟地基施工環境時,有必要對其進行打樁處理。此環節在確保工程質量的前提下應充分考慮到經濟性的原則,對現場實際情況展開深度分析,對復合地基技術進行深化,增強其對于路面沉降現象的抵御水平,做好對地基管道鋪設厚度的控制工作,無論是參數指標還是操作方法都需要得到全面的優化,由此創造出更為顯著的施工效果[5]。
綜上所述,在當前社會經濟穩中求進的大背景下,高速公路的建設規模進一步擴大,此時對高速公路的整體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推動高速工程事業的持續發展,必須做好對施工質量的控制工作,當面對軟土地基環境時,復合地基施工技術具有較高的可行性,其能夠有效地避免沉降等不良問題,進一步提升工程整體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