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鵬
前幾天做完手術后,發現手機有一個未接來電。有未接來電是很常見的事,如果號碼不在我的通訊錄里,一般也不會回撥。但這個號碼連續撥打了好幾次,所以我還是回撥了。
對方是一個患者的家屬。這個患者我還是有印象的,6年前她快滿76歲,因為血尿來醫院診病,結果檢查出來左腎有一個13厘米的腫瘤,兩側肺部已經出現多處2厘米左右的腫塊,經過診斷,是晚期腎癌,伴有雙肺和淋巴結的轉移。
通常,早期腎癌手術治療效果比較好,但是晚期腎癌一般已經沒有手術機會了。而當時晚期腎癌的標準治療是靶向藥物治療,平均生存期在2.5~3年,況且當時靶向藥物是不能報銷的,每年費用需要10多萬。
患者和家屬多方權衡,最后采取了我的建議(具體建議見后文)。經過一年多的治療,患者自己感覺精神狀態各方面都很好,CT復查肺部、腎臟的病灶都明顯縮小,便停止治療出院。出院后就沒有聯系了。
她的家屬打來這個電話是告知我,患者前5年狀況一直都很好,80歲了還能生活自理,直到1個月前覺得胃口和精神變差。前幾天去醫院檢查,腎臟的腫瘤和肺部的腫瘤有些長大,肝臟出現新增加的轉移。打電話的目的就是想問我還有沒有什么好的治療方案。
有沒有好的治療方案暫且不說,這個患者能夠以較高的生活質量活到現在,已經出乎我的預料。
那么,我之前給患者推薦的是什么治療方案呢?其實是國外權威指南對很多晚期癌癥治療的首先推薦——臨床試驗。
可能很多人覺得臨床試驗是去當“小白鼠”,其實在國外,很多患者都愿意參加,而且參與名額是需要競爭的。而上面說的這個患者,當時正是參加了一項有關晚期腎癌的臨床藥物試驗。
為什么晚期癌癥的治療,首先推薦臨床試驗呢?我們需要從臨床試驗的原則說起。
臨床試驗的第一大原則,就是對患者有利。如果一項試驗的方案,明顯不如現有的最佳治療,那么這項試驗一般不會被批準。另外,臨床試驗通常要設置對照組,而對照組的治療,一般就是采用目前的公認標準治療。例如一線治療晚期腎癌的臨床試驗,對照組會得到免費提供標準的靶向藥物,如果對照組使用的不是靶向藥物而是以往流行的干擾素,那么這種試驗也不會被批準。
有人說,聽說有些臨床試驗對照組使用的是“安慰劑”,也就是不用任何有效成分的藥物,這樣不是會對患者造成傷害嗎?的確,有些臨床試驗,對照組是使用安慰劑,但是一般這個階段的患者,都是“沒有標準有效治療”的患者。比如晚期癌癥已經接受多種化療、靶向藥物治療等,但仍是“回天無力”,此時使用一種新藥,或者不使用藥物,對患者可能都是正確的選擇。
如果某種疾病某個階段還存在“有效治療”,那么臨床試驗絕不會使用安慰劑對照。所以,針對晚期癌癥的臨床試驗,參加人員所接受的治療,要么是目前現有已知的最先進治療,要么是超過現有最先進治療效果的藥物。
當然,還有一些晚期癌癥患者已經嘗試過多數已知的治療,無效的情況下,臨床試驗就是接受一些可能有效的新治療。
所有臨床藥物試驗啟動之前,需要通過單位機構的“倫理委員會”的項目倫理審查。一般倫理委員會并不是完全由醫生或者醫務人員組成,這個類似國外法庭的“陪審團”,通常是由各行業、不同文化層次的人員組成,對項目是否合乎倫理提出討論和質疑。如果倫理委員會認為項目對患者的利益有損害,則不能通過審查,這樣的臨床試驗是無法獲批開展的。所以參加臨床試驗的患者,其基本利益是受到保護的。
參加臨床試驗,意味著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更為細致的關注。參加臨床試驗的受試者,在簽署《知情同意書》時,上面會標注研究者(醫生)、臨床研究協調員(醫學專業人員)的電話,如果有各種不適反應,可以隨時和這兩者聯系。一般研究醫生都是高年資的專科醫生,對該疾病的診治很有經驗。如果有各種不適的反應,無論是否和疾病本身、治療副作用相關,都可以和研究醫生交流和咨詢;一旦有需要緊急處理的情況,都可以得到迅速的處理。
晚期癌癥患者,各種檢查項目很多,這些檢查在參加臨床試驗時都是免費的。另外,對于檢查結果的評估,參與臨床試驗的患者的檢查報告會進行前后對比,腫瘤到底是長大還是縮小了,療效到底如何,都可以得到明確的解釋。
當然,參加臨床試驗也并非只有好處,通常也會有一定的風險。
1.無法選擇和知曉確切的治療方案。臨床試驗通常是隨機對照試驗,在隨機試驗中,患者被隨機分配到不同的治療組。有可能患者,包括醫生都不知道參與者正在接受哪種治療,直到研究結束。
2.可能無法從新治療中獲益。雖然在之前實驗室研究是安全有效的,但并非就一定對患者有效;就算對多數患者有效,并非一定對某個參與者有效。所以,部分參與者是無法從新治療中獲益的。當然,在確定某種治療對某個參與者無效之后,這個參與者將立即退出試驗。
3.就醫時間和頻率增加。對于晚期癌癥患者,有些患者是不太關心具體病情的,希望順其自然,那么這類患者不適合參加臨床試驗。因為參加臨床試驗的患者,需要按時間到醫院進行復查,雖然可以和醫生更好的交流,但是也會耽誤自己的一些私人時間。當然,某些臨床試驗是有路費補貼的。
所以,大家應當辯證看待臨床試驗,它既不是讓患者當“小白鼠”,也不是“死馬當活馬醫”的救命稻草。
此外,每一種臨床試驗的獲益和潛在風險的可能性是不一樣的,對于晚期癌癥患者,該不該參加臨床試驗,需要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1.我的訴求是什么?
由于每個人的想法不同,有些患者希望順其自然,或是希望盡量延長生存時間。希望順其自然者就不適合參加臨床試驗。
2.如果不參加試驗,我的病情是否有標準有效的治療?
如果現有的治療療效較好,那么不一定要冒險參加有風險的臨床試驗。如果現有治療效果很差,或者由于經濟原因無力支付現有的先進治療,那么可以考慮參加臨床試驗。
3.我準備參加的這項臨床試驗,分別會接受哪種治療?
這個問題就比較專業了,需要從研究醫生那里去了解,這個項目所提供的幾種治療方案,是為標準治療,或者試驗方案前期的療效如何,發生副作用的風險多高,有沒有因為試驗的治療導致病危或死亡的。知道這些,才能了解試驗的具體風險和獲益。
4.除了免費得到治療,我還可以得到什么?需要配合什么?
晚期癌癥的臨床試驗,因為可以得到免費的最先進治療,所以通常不會得到太多的額外補貼。但是一些試驗可以得到一些采血的費用補貼,以及一些交通費補貼。通常需要按時間復查,如果復查和回訪的頻率過高,就不適于年齡較大的患者,以及離醫院距離較遠的患者。
綜合以上,對于晚期癌癥患者來說,參加臨床試驗是很好的選擇,尤其對于無力支付高額醫療費用的患者,以及現有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但是決定參加臨床試驗之前,需要了解試驗的具體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