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國兵
東??h以鄉土人才“三帶”行動計劃為引領,以“晶都英才計劃”為抓手,以“一鎮一城一館兩園”為平臺,推動水晶產業人才工作創出特色、形成品牌。
近年來,東??h以鄉土人才“三帶”行動計劃為引領,以“晶都英才計劃”為抓手,以“一鎮一城一館兩園”為平臺,推動水晶產業人才工作創出特色、形成品牌,水晶鄉土人才真正“香”了起來。目前,該縣水晶產業從業人員近30萬人,水晶加工企業3000多家,年交易額超180億元,電商交易額超80億元。
突出資源稟賦,匯聚“大師巧匠”綻放“東海晶彩”。實施“雙向人才戰略”,向上攀登招引高端人才、向下扎根培育本土人才。暢通引才“快車道”。單列2000萬元水晶產業人才預算經費,“一事一議”“一人一策”招引水晶產業高層次人才,無償提供4000平方米廠房及100萬元裝修資金,先后引進曹志濤、張玉成等12名國家級大師落戶,柔性引進19名大師在中國東海水晶城設立大師工作室。搭建育才“立交橋”。支持大師領銜創建“晶都英才工作室”,開展“名師帶高徒”活動,培育人才近1000名。與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合作共建人才培養基地,創辦水晶工藝學校,成立東海水晶學院,每年培訓水晶人才千余名。持續舉辦水晶電商創業大賽、“晶光杯”創新創業大賽,創建電商集聚區3個,培育水晶網店3萬家、“網紅直播”2萬余人,帶動7萬勞動力就業致富,獲批國家級推動農村電商和產銷對接工作十大典型縣市。優化留才“服務區”。落實縣領導聯系水晶人才制度,發放服務“金卡”,優化服務保障,解決人才后顧之憂。
聚焦問題瓶頸,探索“破冰之路”打造“東海標準”。針對商品真偽難辨、價值認同偏低等突出問題,在業內率先制定水晶產品及人才評定標準。一方面,樹起行業“米其林”提升公信力。制定水晶工藝品A-F分類標準,將水晶細分為天然水晶、天然優化水晶、合成水晶、熔煉晶等7大類,準確劃分水晶工藝品等級,為甄別定價提供可靠依據。突出黨建引領,評選“黨員示范店”“黨組織推薦放心店”120家,引導黨員店鋪掛牌經營、黨員商戶亮明身份,著力打造“水晶黨建”集群;評定水晶星級店214家,引領帶動3萬家水晶商戶共建行業誠信體系。另一方面,構建技能“等級鏈”提高附加值。創新水晶人才評價機制,建立4級12檔評定標準,堅持以賽代評,以實戰作品評級定檔。今年將舉辦全國玉石雕刻職業技能競賽水晶專賽,擴大“東海標準”影響力。印制《水晶雕刻人才A-D分級評定名錄》,收錄A類水晶雕刻大師15名,B類名師50名,C、D類人才497名,展示大師風采,彰顯人才價值。
拓寬國際視野,融入“一帶一路”貢獻“東海智慧”。借勢“一帶一路”倡議,構建“買賣全球”新格局,推動水晶產業和水晶人才邁向中高端。構筑產業“生態圈”。成功舉辦14屆中國·東海國際水晶節,聯合中寶協舉辦中國天然水晶“晶華獎”評選大賽,搭建對外展示和交流合作平臺?!按蠼銋钦锥稹薄爸辽品弧钡绕放品肢@中國馳名商標、省著名商標。深化中捷“合作圈”。建設中捷水晶文化產業合作園,連續四年組團赴捷克“雙招雙引”,咖薩克水晶項目以及舍普琴科等一批知名水晶工藝大師落戶東海。2018年在布拉格與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聯合舉辦“中捷水晶產業合作與發展論壇”,與南捷克州開展定期學者互訪活動,建立長期交流互派學習機制,推動水晶人才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擴大全球“朋友圈”。先后與水晶資源豐富的匈牙利奧伊考市、美國蒙大拿州巴特市、巴西庫爾韋盧市結為友好城市,通過經濟、文化等各領域交流,將東海水晶產品和人才推向國際舞臺,擦亮“世界水晶之都”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