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
鄉土人才是鄉村振興的“金種子”,泗洪縣出臺《鄉土人才助力鄉村振興行動計劃》,做好鄉土人才“育、賽、樹”,讓鄉土人才在鄉村振興的火熱實踐中干起來、帶起來、香起來。
育為本,提升鄉土人才實用技能。堅持培育放在首要位置,分類別、有針對地組織培訓,鍛造一支本領高強的鄉土人才隊伍。一是分類排查建庫。圍繞民間技藝、農業生產、水產養殖、市場經營等六個大類,在全縣開展鄉土人才排查、走訪、登記,并分類建立鄉土人才數據庫。二是開展定制培訓。依托縣委黨校、泗洪中專等平臺,開設新型職業農民、就業技能、電子商務、三產服務業、傳統技藝等定制培訓班,提升鄉土人才專業知識和技能。去年以來,共舉辦鄉土人才培訓班60期,培訓人員1.2萬余人次。三是鼓勵學習晉升。對新取得大專以上學歷的鄉土人才,給予5000—10000元的學費補貼。建立鄉土人才技能鑒定綠色通道,為符合條件的鄉土人才頒發技能等級證書。
賽為媒,搭建鄉土人才展示舞臺。堅持政府搭臺、人才唱戲,由縣職能主管部門牽頭,分領域帶領鄉土人才參加各類賽事活動,構建鄉土人才成長成才新舞臺。一是以賽傳技藝。該縣財政對外出比賽的鄉土人才給予食宿補貼,鼓勵參加比賽和相關項目評比,傳承技能技藝。泗州戲鄉土人才李洪湘常年帶領弟子參加各類戲曲大賽及文藝演出,培養出市級非遺傳承人3名,自己成功入選“泗州戲”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二是以賽促發展。組織鄉土人才參加各級博覽會、展銷會、研討會等,進一步開拓視野,改善經營理念,強化品牌意識。三是以賽展風采。縣委組織部牽頭,部門(鄉鎮)承辦,每季度一個主題、一場活動,分領域舉辦鄉土人才特色賽事,使其展現自我。去年以來,相繼舉辦鄉土人才賽事活動15場次,吸引2000多名選手同臺競技,226名鄉土人才脫穎而出。
樹為要,放大鄉土人才示范效應。精心打造鄉土人才“三帶”示范基地(工作室),強化表彰激勵,讓廣大鄉土人才學有榜樣、做有標桿。一是評比“十佳”鄉土人才。將“傳幫帶”作用發揮、致富帶富能力、社會影響力、群眾認可度等9個條件,作為重要評價依據,每年綜合評選出民間技藝、農業生產、市場經營等6種類型“十佳”鄉土人才。二是表彰獎勵給榮譽。舉辦頒獎典禮,表彰鄉土人才,給予資金獎勵,優先推薦為各級勞動模范和人才項目培養對象,增強他們的成就感、獲得感。去年以來,累計發放鄉土人才獎勵資金217萬元,1人獲得省勞動模范稱號、5人當選宿遷市“兩代表一委員”、36人入選市級以上人才培養工程。三是宣傳引領強示范。集中報道優秀鄉土人才先進事跡,去年以來共舉行鄉土人才創業事跡報告會8場次,開辦鄉土人才成果展10期,用身邊事激勵身邊人,努力營造激勵鄉土人才創業創新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