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錦全
【內容提要】把老年學校打造成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示范基地是實現老年教育目的的必然要求;是黨的建設、社會建設任務的需要;是弘揚中國精神、貫徹黨中央對老年人希望和要求的需要。把老年學校打造成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示范基地必須多措并舉:明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指導思想;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教學活動之中;加強校園文化建設;開展好第二、三課堂活動;建立和健全思想政治教育有關制度。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涉及國家、社會、公民三個層面的價值要求融為一體,深刻回答了我們要建設什么樣的國家、建設什么樣的社會、培育什么樣的公民的重大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魂聚力,更好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和道德滋養。”國辦印發的《老年教育發展規劃(2016-2020年)》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列入首條重點推進計劃。習總書記的指示和國辦《老年教育發展規劃》指明了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老年教育重要內容的理論依據和實踐意義。

這是實現老年教育目的的必然要求。老年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中國老年大學協會原會長張文范對此有過精彩的表述:“教育的目的是塑造人的本質、身體和性格,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老年教育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是提高老年人基本素質,使其成為時代進步中、社會進程中全面發展的現代老人。”目前我國老年人的整體素質有待提高。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信息化時代的到來,老年人擁有的信息量逐漸減少,信息內容顯得單薄,自身在生理、心理、精神和行為習慣上不斷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限制了他們對社會生活的參與,影響了老年人生活質量的提升。在現實生活中有的老年人曾參加過“法輪功”“全能神”等邪教組織;有的老年人因貪圖小利,屢上騙子的當。這說明一些老年人在科學素質、思想素質、文化素質方面尚存在缺陷。因此,對老年人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實現新的人生價值就顯得十分必要。
這是黨的建設、社會建設任務的需要。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地位,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離退休干部、老黨員、社會老年人是重要的基礎和資源;加強社會建設、解決社會問題、化解社會矛盾、完善社會管理、構建社會和諧,老年人既是重要的工作對象,更是重要的依靠力量,而老年大學要發揮好在黨的建設、社會建設中的重要陣地、有效平臺的作用,就要不斷強化學員的思想道德教育、文明禮儀教育、修身養性教育、社會責任感教育、家庭責任感教育、科學培養下一代教育等,這既是老年教育的屬性,也是老年大學的政治責任。
這是弘揚中國精神,貫徹黨中央對老年人的希望和要求的需要。弘揚中國精神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支柱,是凝心聚力的興國之魂、強國之魂。老年大學靠這種精神支撐,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振奮精氣神,才能不斷增強團結一心的精神紐帶,不斷增強自強不息的精神動力,奮發進取開創未來。中央希望老同志始終保持政治堅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保持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為黨和人民事業增添正能量。老年教育就必須堅持與時俱進,體現時代性、體現中央要求,與時代脈搏緊緊相扣,使老年學員與時代發展息息相通,成為時代老人。
明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指導思想。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堅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一中、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緊緊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這一目標,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人們的生產生活和精神世界,激勵廣大學員為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而不懈奮斗。
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老年教學活動之中。在課程設置上體現出核心價值觀的積極作用。比如設立政治大課,培育紅色老人,保持老人晚節;充實科技課程,塑造時尚老人,顯現老人風采;保持傳統課程,培養康樂老人,提高精神生活;爭創特色課程,打造才藝老人,傳承地方文化;搞活二、三課堂,展示陽光老人,為社會增加正能量;設置保健課程,培養健康老人,提高生活品質。
在教學方式上堅持內容和形式相統一,寓教于樂,潛移默化。比如在書法上,選用以飽含陽剛之美的書法大家作品為模本的書法教材,就能給人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和奮發進取、向上、熱烈、奮進的感受。反之,如果選用一些沒有實在功底,只有華麗外表的作品作教材,就會使學書法者產生浮躁的心態,于人性修養有百害而無一利。要突出每門課程中真善美的內容對學員進行正面影響,切實發揮教化之功。
在學員管理上做到民主管理和加強黨的建設、思想政治建設相結合。要善于針對老年人的一些心理偏差,從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建設入手。開展學習教育活動,堅持老年教育的正確辦學方向,營造健康向上、團結和諧的校園環境,使老年學員成為身心健康、重塑價值、與時俱進、受人尊敬的老年人。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倡導團結、向上、民主、文明的校風;博學、嚴謹、健康、敬業的教風;友愛、勤學、上進、求實的學風。重視校園建筑設計、景觀布局、綠化美化等環境的建設,構建積極向上的人際關系及尊師重教的人文環境,建立各種規章制度、行為準則等。
開展好第二、三課堂活動,組織學員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服務社會。這不僅幫助了別人,彰顯了正能量,自己也得到鍛煉和洗禮。
逐步建立和健全思想政治教育有關制度。如堅持每學期開學、結業兩次校會進行形勢任務教育,請縣領導或專家到校宣講黨的方針政策,開設公共政治課進行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堅持重要紀念日和重大政治活動進行黨史、國史、理想信念教育等制度。
通過上述舉措,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于學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切實把老年學校打造成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