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生
王總一進辦公室就宣布了一個好消息——公司獲得了去年私募基金成績的第一名。而這個第一名其實是由操盤二部的業績奪得的,作為獎勵,王總除了發獎金,還要安排操盤二部全體人員去歐洲旅游。
現場的熱情被燃燒起來,一條消息瞬間在員工中發酵:操盤二部去年的成績十分亮眼,其基金規模高達40億元,盈利達到了8000萬元!
聞經理是本地“土著”,一口鄉音總是時不時地蹦出來,在公司里留下了很多茶余飯后的笑話。但他為人隨和,不爭不惱,從來就沒和誰紅過臉,是公認的老好人。
一部經理是個進攻型選手,在接下來的大熊市里堅持做短線,快進快出,很得客戶的喜歡。照理說一部應穩賺不賠,可是一年下來算總賬卻還是在虧損一一原來頻繁操作會產生大量傭金和印花稅,幾番操作便硬生生地將盈利吞噬掉了。
聞經理則像一杯溫吞水,行事不緩不急,股票、商品、期權、債券等都是以看為主,只偶爾在大宗商品上做做空,如此作為讓一部經理瞅著心里直發笑。但一到年底,聞經理卻賺得盆滿缽滿,投資人還紛紛要求加大續投。
王總曾問過聞經理背后的奧秘,聞經理細細解釋道:“上證指數從5178點下來以后,從3232點開始做周中樞,那么它跌破2638點就是大概率事件。這兩年來它一直沒有跌破,那我還不如不做。這是對分析的堅定信心。股市里第一要務是不虧錢,在熊市時做超級短線要么快速死亡,要么像徐翔那樣內幕交易最終坐牢,那又何苦來哉。”
王總研究了許久的K線圖,也沒弄懂聞經理說的周中樞到底為伺方神圣。只有推廣部的徐欣略懂-二,她的遠房舅舅也是個股市高手,曾聽舅舅說過此事,因此她和聞經理的探討就如同知音一般。聞經理“打蛇隨棍上”,有事沒事找徐欣吃飯,兩人一時間打得火熱。
操盤二部去歐洲旅游,聞經理還自掏腰包讓徐欣一起去。這下子大家都看出來了,聞經理“醉翁之意不在酒”,他是要追求徐欣。
從歐洲回來后,聞經理與徐欣的交往也頻繁起來。當大家咬定兩人已經交往的時候,徐欣卻撇嘴:“我只是很認同聞經理的投資理念。”
大家相視一笑,美女當然要故作矜持,沒道理三兩下就被聞經理“征服”。
徐欣沒管這些風言風語,轉頭告訴聞經理,她舅舅認為大牛市要來了,不知聞經理意見如何。聞經理只敢認同股市有這一跡象,卻不敢確定。
徐欣解釋稱舅舅從今年1月就看出了大牛市,2月份就全倉砸了進去,一直持股不動。
聞經理倒吸了一口冷氣,徐欣見狀反倒咧開嘴笑了起來:“我舅舅比王總更有信心,但他的信心不是建立在國家發展的前景上,而是建立在大勢研判的技術上。聞經理就說做事要有信心,你對我也應該有信心。”
下班后兩個人相約去一家裝修豪華餐廳就餐,聞經理干脆直接發起進攻,要徐欣答應做他女朋友。徐欣卻不以為然,一來二去,聞經理甚至透露了自家拆遷戶背景。
家里有10棟樓的他出來打工純粹是玩票性質,這是他做私募心理素質好的底氣,也是他的信心來源。言畢,他盯著一大桌昂貴的餐食,很堅定地說:“我們先試著相處一下,我有這個信心。”
日子如流水般慢慢地流過去,股市在頑強地向上慢慢攀著,各方面的消息都有回暖的跡象。操盤一部每天依舊忙得熱火朝天,王總卻沒有欣喜的表情,徐欣看不透,只好請教聞經理。
聞經理說:“現在看起來,操盤一部的盈利比我們多,可現在是牛市初期呀,浮盈說明不了什么問題。關鍵是要在最后關頭能逃出來,才是真正的贏家。以往的幾次大牛市,不少基金和機構都死在山頂上。王總知道我們二部的持倉成本比一部低,萬一大牛市發動起來,我們才是最大的贏家。”
徐欣這下明白了,卻也高興不起來。原來,她有個絕妙的推廣方案,誰知王總看了這個方案,卻讓推廣部經理領銜執行。徐欣早就聽聞推廣部經理和王總有一腿,這一下氣不打一處來,萌生了回學校去深造的想法。
聞經理到底做操盤手多年,觸覺何其敏銳,遂抓緊時機表示愿意出學費。聽了這話徐欣幾乎眼淚奪眶而出,但她忍住了,輕描淡寫地問:“你對我就這么有信心?”
“做什么事都必須有信心,這就是信心的力量。”聞經理道,“特別是我們做私募的,技術占10%,系統占30%,心理因素占60%,這60%里就包含著信心。韭菜們總以為我們是靠內幕消息,其實內幕往往害死人的。”
徐欣辦離職手續時,碰巧推廣部經理也在辦手續離職。經理現在羽翼豐滿,準備自己單干,隨后更是邀請她以后可以一起共事。這話讓徐欣有靈魂出竅的感覺,她猛然領悟到信心的強大作用,不管是聞經理的底氣、舅舅的膽識,還是推廣部經理突然上演辭職的戲碼,其實背后都是信心的力量。
一時間,她對自己充滿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