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陽高縣第二中學/岑 輝
此刻,一個聲音響起來,像一束光觸及心底……耳邊似有沙沙的風聲,又有湍湍的水流,又好似什么都沒有,只有一個聲音,在緩緩彌漫……空氣凝結出淡淡的芬芳,滴落在每一個時光的角落,悄悄滋長、蔓延……
從遠古洪荒時代的彼此呼喚,到“嗨——吆——嗨”節奏統一的勞動吶喊,再到慶祝豐收、喜迎節日時的敲打撞擊、奔走相告、歡呼雀躍,音樂從人類歷史深處蹣跚而來,一路撥云見日,一路昂揚芬芳。經歷了兩河流域獨特文明的滋養浸潤,從石器、豎琴,到宮廷編鐘,直至笙簫風靡,五聲、七音、十二律,折木而歌,捕葉即吟,風雅頌之,詠唱不盡,綿延未絕。無論是和平繁榮,還是動蕩不安;無論是在黑暗中摸索,還是在驚濤中前進,音樂伴隨時代應運而生,猶如一束光,照進生命之源,抒寫人類歷史文明的輝煌;映射內心魂靈,渲染天地眾生的喜怒情愁。
唐朝賦詩為吟,宋代填詞而唱。
在詩鬼李賀的心中,音樂如昆山玉碎,鳳凰鳴叫,能使芙蓉泣露,香蘭吐笑;在詩魔白居易的耳中,音樂如急雨嘈嘈,來勢洶涌,亦如兒女私語,呢呢喏喏。
曲若流觴水,應風和而舞。
古有伯牙絕弦碎琴的泣神佳話,也有陶潛無弦歌吟的驚天之舉;今有凡塵煙火的感人故事,更有撼動山河的偉大力量。美的音樂如紅樓中的絳珠仙草,墜落人間,歷經塵世悲歡喜,撰盡世人繽紛淚,卻終又“余音繞梁”,回歸天籟。
音樂是雨后空氣中彌漫的芳香,是森然山谷間悠然的鳴唱;
音樂是思念時懸在壁上的風鈴,是失意時響徹心扉的吶喊;
音樂是成功時環繞頭頂的光環,是前行時舞在耳邊的召喚。
音樂,是內心通往世界的光亮,是生命深處吟奏的絕響。
我看見音樂的模樣,在呼嘯的風雪中屹立,在拔節的草木里生長。
我看見音樂的模樣,在紛雜的內心中涌動,在廣袤的天宇間蔓延。
時光的縫隙里,我緩緩站起來,又慢慢矮下去。
漸漸地,開始有淚水滑落,流淌……此刻,這個聲音于萬家燈火中直穿心底;此刻,這個聲音在季節渡口邊姍然而臨……
——新年你好,看見你,我看到了音樂的模樣;
——新年你好,迎接你,用最美的,只屬于音樂的姿勢。
這樣的春天,我無法傾訴。
鳥兒鳴破光陰,殘風倒置黃昏。春梨在閑云里深耕,泥土在陽光下做夢。
我在春風里獨行,花兒們簇擁,蟲兒們談情。
是誰遺落了天上的星星,在一汪春水中晶瑩?
是誰觸動了藏在蕊中的深情在一城春色里叢生?
一場盛大的興衰接踵而來,內心的蠢蠢欲動最先登場。角落里的行囊,視線中的風箏,再一次成為一個個樸素的意象,深深淺淺地描繪著三月的情懷。
跨過湍湍激流,在桃李中遭遇春風。和耕牛一起,在朦朧中承載落日的沉重。穿過田野,來到山岡,在巖石的縫隙中尋找生存的力量。蒼涼在足跡中淹沒,繁華于落寞中退場,詩歌和離別,一起喧鬧著奔赴遠方。
誰的手高懸歲月之上,敲打著古老的節拍,亦歌亦吟?誰的眼神閃爍光芒,跳動在凝霜的塵埃中,忽明忽滅?誰輕輕抖落一世浮傷,匆匆穿過人間,將腳步遺失在萬家燈火的煙塵中?
我在春風里獨行,看到灼灼重生,忘記滿目傷痕。
炊煙在守望中結成蛛網,網住了陳年雜事、流殤過往。蛛絲在眼淚中抽出,敷起層層憂傷;燭芯在疲憊中展開,點亮似水流光。鳥兒在頭發里筑巢,思念瘋長,砸倒身后一大片蔥蘢的惆悵。破舊的年輪,在一簇簇笑顏中緩緩蘇醒,那一層層積滿滄桑的老繭在晨曦中笑出滴滴淚水。深深的皺紋,穿過滄桑時光,在矮矮的田埂上深深地瞭望,望見遍布的金黃,皚皚白雪和一大片洶涌起伏的金浪。禾鋤嶄新,像新漆的柏油路一樣充滿光亮。
——誰家的炊煙又起?又是誰把酒杯緩緩舉起?
——誰家的炊煙又起?又是誰把淚滴匆匆抹去?
——誰家的炊煙又起?又是誰在心底默默嘆息?
——誰家的炊煙又起?又是誰能預言下一個歸期……
笙歌奏響,不言離殤。歲月之眸隱藏在繁雜的喧囂中屏息凝神,看到黎明,看到滄桑,看到唐朝的憂傷和深秋的曙光,還有未來的模樣……
春潮涌動。和蟲蠅一起,舞起生命的船帆。春色昂揚。和含羞一起,靦腆低眉。
泥土里深蘊種種蘇醒,行囊里裹挾不屈生命。風聲里蘊藏肆意生長,即使一粒米,也承載一片光芒。
就這樣,站成一棵樹,在晨曦夜幕中守望;笑成一朵花,用千褶百皺遮住瑩瑩淚光;吟成一首詩,在裊裊炊煙中輕唱……
我在春風里獨行,長頭發高高揚起來,飄成一面鮮艷的旗幟。
這樣的春天,我無法傾訴……